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
第一部分(1—6题,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扶掖(yè) 谮害(jiàn) 恁地(nèn) 强聒不舍(guō) B.拮据(jū) 诘难(jié) 朴刀(pō) 味同嚼蜡(jiáo) C.腼腆(tiǎn) 诓骗(kuāng) 恣睢(zī) 吹毛求疵(cī) D.怄气(òu) 抽噎(yē) 枘凿(ruì) 恪尽职守(gè)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 )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改正: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2分)…………( )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x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④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守。 A.③①④②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5.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3分) 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 6.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5分) ①《梦江南》中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 , ; ②《武陵春》中描写哀愁,创意独特句子: , 。 ③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的理想的句子是:“ , 。” ④《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⑤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举一例: , 。 7.名著阅读(6分) (1)天性与职业相辅相成的人是幸运者。相反,有些人干着他们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就说: “我的灵魂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生客。”在学习上,一个人要强迫自己学违背天性的东西,必须规定时间;而如果学符合自己天性的东西,他就不要管什么规定的时间了。因为他会心驰神往,只要别的事情或学习留下的空闲时间够用就行。人的天性不生香卉,便长野草。所以让他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填书名),作者是英国的思想家、哲学家 。(2分)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①甲乙两个文段均选自《水浒传》,文段中“洒家”和“他”分别指 、 。(2分) ②结合你读《水浒传》的感受,说说“洒家”和“他”性格的共同点(2分) 共同点: 8.语文综合性学习(5分)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根据“关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和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下表数据,写出研究结论: 。(2分) 孝感市食品安全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表 (调查人数:500人)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人数比25%28.5%39.7%6.8% (2)研究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提炼观点,在成果展示会上交流。(3分) 材料一 那瘦肉多得动你心的猪肉,有可能含有瘦肉精;那颜色白得馋你嘴的馒头,有可能就用过漂白剂;那色彩艳得逼你眼的饮料,有可能就加了塑化剂…… 材料二 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的恐慌,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辞的.宣传不无关系。例如,某个地方西瓜使用了膨大剂,专家证实如剂量适当并不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但由于媒体的片面宣传,导致很多人不敢吃西瓜。他们把个别问题当成普遍现象,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把食品安全的问题放大了。 材料三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主管、职能检测部门,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实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对黑心者,频出重拳。 主要观点是: ① ② ③ 第二部分(8-19题 33分) (一)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从词的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阙重在 ,下阙重在 。(2分)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 11.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倾城”一语,突出观猎盛况。 C.词的下片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苏辙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 D.词的上片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 1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2分)……………( )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 北定中原 北通巫峡 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 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文: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 1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3分) 答: 16.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有删改 ) 17、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④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⑤段加点的“绊脚石” 和“垫脚石”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分) 答: 绊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垫脚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0、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针对这一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 (4 分 ) 答: 第三部分作文(20题,40分) 21.作文(5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裤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很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 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自主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以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 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请以“磨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33分) 1.(2分)B 2.(2分)A 3. (2分,选对并修改正确才得分) C “始终”和“一直”去掉其中一个(或抄写正确句子) 4.(2分)B 5..如: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爬山虎不是攀附权贵的小人,而是奋力向上攀登的君子——为了心仪的蓝天力争上游。(3分) 6.(每空0.5分,有错该小题不得分,共5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⑤开放题(如: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名著阅读(6分) (1)《培根随笔》 培根(2分)(2)①鲁智深 李逵(2分)②共同点:疾恶如仇 侠肝义胆 脾气火爆(2分) 8.(1)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群众对孝感食品安全基本满意,少数群众不满意。(2)①食品安全确实存在问题;②少数媒体片面宣传和夸大食品安全问题;③行政部门已经对食品领域黑心者实施监测打击。(5分,(1)2分;(2)3分,各1分) 第二部分(27分)(一)(6分)9.(2分)叙事(或描写)(1分) 抒怀(抒情)(1分) 10.(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意思对即可)?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意思对即可)。 11.(2分)B (二)(14分) 12.(2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1)挟持,控制(2)早晚 13.(2分) C D 14.(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2)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5.(3分) (1)“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分) (2)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分) 16.(3分)开放性题,结合选文分析诸葛亮性格,得出结论,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示例:不同意这种观点(1分)。从选文看诸葛亮受刘氏父子礼遇,先为先主制定三分天下的大计,后受先主托孤重任,他为蜀汉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良将他绝不会夺权谋逆(2分,意思对即可) (三)(12分) 17、(3分)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文中运用司马迁和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一观点,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 (明确方法计1分;准确说出好处计2分,意思相近即可) 18、(3分)不能删。 (1分)因为“往往”一词强调了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如果去掉,就显得过于绝对。 (2分;语意相近即可) 19、(3分)绊脚石:人生路上的障碍。垫脚石:人生路上不断前进的凭借 (明确两者内涵各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20、(4分)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要善待挫折”(或:要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成为生活的强者)(2分;意思相近即可);举例1分(只要与观点相吻合即可);结合事例分析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第三部分(40分) 21.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根据这个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去写: 1、因为料子高档,要挽回损失。所以可得出:化不利为有利,且永不放弃。 2、挫折不可怕,战胜挫折才能成功。 (2)磨炼,顾名思义,是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磨,就要“铁杵磨成针”;炼,就要“百炼成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人,如果不经过千锤百炼,就不能炼成一副能担当重任的钢筋铁骨。可以写一个人经历磨炼后是如何走向成熟的;也可以从“磨炼、砥砺人的意志和性格”入手,分析磨炼意志和性格对一个人成长的和重要性;还可从写自己或他人是如何面对挑战,如何经受磨炼;还可以写自己或他人经过一番磨炼后是怎样正确认识自我等。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的语文试卷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做题。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挣脱(zhèng) 荫庇(yīn) 铸就(zhù) 半身不遂(suí) B.吮吸 (shǔn) 戏谑(xuè) 慰藉 (jí) 吹毛求疵(cī) C.捯气 (dǎo) 瞰望 (kàn) 赔偿(cháng) 万恶不赦(shè) D.癖好 (pǐ) 手腕 (wàn) 魁梧(wú) 呱呱坠地(gū) 2.下列各组词语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顶礼膜拜 星临万户 黏膜 砰然作响 B.断壁残垣 周道如砥 不屑置辩 一泄千里 C.无精打采 中流砥柱 绯红 引颈受戮 D.折衷是非 有例可援 恻隐 相生相成 3.下列用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2)自从他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3)难道这都是真的吗?他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 )想出来了。他一直在向北偏东走,他已经离开狄斯河,走到了铜矿谷。 (4)江流人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 ),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A.辩解 获得 竟然 卑鄙 B.争辩 荣膺 毕竟 卑微 C.辩白 取得 然而 卑下 D.争论 荣获 马上 微小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对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朵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 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 C.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6.诗文填空。(12分) ⑴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⑵.《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 , 。 ⑶.《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了诗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 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 , 。 ⑷.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 。 ⑸.《别云间》中描写山河破碎,泪眼朦胧,满腔悲愤的诗句是: ⑹孟子以“ , ”阐述了战争中各条件因素之间的地位和作用。 7.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⑴.中国古代小说成就巨大,获誉极高,请写出下列作品的名称。(2分) ①中国古代讽刺小说最高峰: ②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章回体小说: ⑵.下列这副对联与那部作品有关,小说的作者是谁?(2分)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品: 作者: ⑶.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范进、孔乙己、闰土、诸葛亮……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任选一位对他说一句话。(2分) 我想对 说 。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快递 梅子涵 ①现在都喜欢快递。一封不重要的信,一份有点重要的合同,一包盼望读到的书,一盒扬州包子,一袋山西枣子,都会快递而来,弄得门铃不断,喜气洋洋,很像成功人士。我不但有快递,而且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多到五六个,喜气洋洋得有点手忙脚乱。 ②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上海人都不接电话?刚才是没有听见。”“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我要去问问他想干什么,他这是在送快递还是准备拼命?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二楼、一楼,我走得快,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我大叫。“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让他和我说话!”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③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自以为是地要让他向我道教。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的门口,他的助动车停在樟树下,他正在和这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④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农场当知青,也被晒得很黑。那时,我不能再读书,他现在也读不了书,干着这样一份按人家门铃,打别人手机,可是别人却可能没有听见的职业。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他的年龄应该比我女儿还小些,是应该叫她姐姐的。女儿正在法国读书,而他呢,骑着助动车,把一包我喜欢的文学书给我送来。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 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⑤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8.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6分) (1)第②段最后一句“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2)第④段最后一句“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又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9.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4分)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 (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第(1)句: 第(2)句: 10.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文中画线处小伙子内心的懊悔。(60字左右,2分) 11.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2分) 二 难得淡定 (1)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2)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3)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7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 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4)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5)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 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6)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7)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12.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2分) 答: 13.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4.文章第(4)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答: 15.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于是论次①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②,幽于缧绁③。乃喟然而叹曰: “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 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④,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⑤以来至于麟⑥止自黄帝始。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注释】①次: 编次,整理。②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帝面前为其辩解,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③缧绁(léi xiè):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④羑里(yǒu):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⑤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⑥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 16.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 (3)乃喟然而叹曰: (4)故述往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18.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于 是 卒 述 陶 唐 以 来 至 于 麟 止 自 黄 帝 始。 19.(1)【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2)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 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表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 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 D.列举圣人贤士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20.【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2分) 二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1.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 (2分) 22.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23. 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四、写作(共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路,有无数。 或长,或短;或狭,或宽;或坎坷,或平坦…… 耕耘,是蚯蚓的路;探索,是小溪的路;摧毁,是飓风的路;发光,是闪电的路…… 彩虹的路是绚丽的,但那是虚幻的;流星的路是短暂的,但这是辉煌的;爬山虎的路是艰难的,也是无畏的;老黄牛的路是泥泞的,也是踏实的…… 要求:以“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D 2 B 3 B 4 D 5 C 6 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⑶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⑷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⑸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 ⑴ ①《儒林外史》②《水浒传》⑵《聊斋志异》 蒲松龄 ⑶ 略 二、现代文阅读 (一) 8.(1)怒不可遏(愤怒) 声嘶力竭 面红耳赤 气急败坏(意思对即可) (2)和蔼可亲(和颜悦色) 心平气和 和声细语 包容 理解(意思对即可) 9.(1)(2分)这句话运用了“腾”这个拟声词(这句话运用了“蹿”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快递员怒气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时的样子,体现了他急躁和粗暴。 10.示例:我怎么老是和别人吵架呢?这位长辈对我这么关心,我刚才却对他那么无礼,往后我可不能再把自己焦躁和烦恼的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 11.联系原文,结合实际谈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二 12.人生要有淡定的情怀(或做人处事,要有淡定的 情怀) 13.①引出论点 ②为论点作道理论据 ③增添文学趣味 14.论述了淡定是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举例论证或例证法。 15.示例:人生难免起伏,在困难危险面前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镇定地面对,失败和不如意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从容安详地思考与处理,不过分看重身外之物,不为身外之物所困,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怀。 三、古诗文阅读 一 16.(1)通“增”,增加 (2)犯错误 (3)于是,就 (4)因此,所以 17.(1)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奋发创造)。 (2)《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为发泄(抒发)愤懑(愤怒)而写的作品(创作的)。 18.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每断对一处得1分)。 19.(1)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2)C 20.生于忧患(或忧愁祸害足以使人生存)。 二 2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2、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23、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