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首先,对学生要有爱心。
一个学生在家里,他能跟自己的父母无话不说,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父母当做了靠山,当成了保护伞,他没有任何设防,所以可以敞开心扉。那么他在学校,你作为他的班主任,你有没有让他获得安全感,他敢不敢跟你掏心窝的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将取决于我们做班主任的是否每天都真诚的对待他,是否放下了你的架子和他有过平等的交流。现在的学生靠打骂是不服你的,我们只有靠无限的关心和呵护,才可以引发他们的善心,引发他们对你的遵从。例如,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去查宿舍,发现男生宿舍没几个人有拖鞋,冲完凉后,大家都赤着脚在宿舍跳来跳去,我问他们怎么没拖鞋,他们说:“上学期没带回,被阿姨收走了”,然后一个同学说:“老师,你能不能帮我们去三茂买几双?”,我说:“可以啊!”后来我帮他们买了几双,这个大周回来,又有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把上次买拖鞋的钱还给你,多的钱你先不给我,能不能在中周时给我买点零食啊?”我说: “到时候再说吧,只要你们不跟我玩阴的”,另外一位同学马上调侃我说: “我们就知道吕老师好说话,所以我们班也从不搞阴谋诡计,如果带钱不交给你, 而是悄悄的叫外卖,被学校发现了,你岂不是更加难过!”我当时听了,也觉得这个同学蛮坦诚的,所以我想:平时对待学生,要充分的给予关爱,将他们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对待,他们才能跟你说真心话,你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反之,你如果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是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
二、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对于学生,不管是哪个方面,他们总是千差万别,也参差不齐。你既然带了这个班,就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了。我们九(4)班可以说在平行班中也是很特别的班级,说它特别就是因为特殊学生多。这些学生除了不会学习以外,一个个还很傻。举个例子,上学期开运动会,我从财务室把他们的预付款掉出来,想让他们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取预付款,就有一个学生反复求我,要我帮他把预付款全部取出来,然后他分一半给我(差不多两千多),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竟然说,反正拿不到手这钱就不是他的钱。本学期,我们下午放学要体训,他想买块表自己跟自己计时,他家长把他带到表行去看表,结果他竟然挑了一块二十多万的(镶有蓝宝石),当时家长没给他买,却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表示非常无奈,希望我能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像这样的学生,他傻了点还能跟同学玩到一起,不至于让我操心。另外一个叫杨钧祥的,可以说没有哪个班有这样的学生,这个同学是上学期从云浮转过来,他本应该读高一了,就因为成绩差,无法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听说加美能改变孩子的性格,慕名而来。这个孩子性格内向,跟谁都玩不到一起,你跟他交流他总是天马行空,找不到主题,宿舍柜子里的物品看都不给别的同学看一眼,他和同学的关系就可
想而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他写第一题,他偏偏就写了第二题,要他写第二题,他偏偏就写了第三题,一天中N次没事找事,上洗手间班里的纸巾不拿,偏偏找我要纸巾,大周回家半夜会打一个电话问我在干嘛?你说这样的同学本来就不被同学所接纳,如果我们班主任对他简单粗暴,不给予他人格的尊重,他就有可能在这里呆不下去。因此,我们对于那些身体、心理有缺陷的同学要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能因为这些学生的差异而产生好恶感,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感受到你的责任心和爱心始终倾注在他们身上,这样,他们才会充分的信任你,以至于向你说出自己的内心话。
三、与学生的谈话要注意细节。
作为班主任,少不了每天都要和学生谈话。有时候是聊天,拉近你和他的距离,有时候是了解他的家庭或生活的背景,有时候也许是你从科任老师或班干部那里得到了他违纪的信息资料后,想对他予以教导??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的谈话,我认为第一,要找好谈话的时间和地点,比如说你发现这两天某同学犯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迟到、打瞌睡等),你可以利用晨会或班会来进行集体谈话,因为这样的谈话也没有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学生是可以接受。倘若某个学生拍拖、拿别人的东西或犯了性质比较严重的错误,那就要选择好谈话的地点了,我一般不会在办公室,因为学生最忌讳他的隐私被别的科任老师知道,而且你在办公室和他交流,你是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的,学生只会跟你敷衍,当你把问题问得尖锐时,也许会激起他对你的反感和抵触。我一般会选择晚修时在走廊上或宿舍的某一个角落,这样,学生会愿意和你交流,而且也愿意和你说真心话。
四、多给学生台阶下,不要动不动就请家长
学生犯了错误叫家长是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严重的违纪学生,但不可常用。如果学生犯了一点小错就叫家长来学校,显得我们太小气,久而久之会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后的工作会更加被动。本学期我们和家长签了一个手机协议,前不久,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晨读时,我发现有个女生在偷偷摸摸玩手机,以至于我走近她都没发现。我当时很不高兴,心想,你是签了手机协议的,为什么带了手机不交给我?于是我开始跟她较量了:我说:“把手机给我!”但她就是不交。反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我想:她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如果我要她交的话,势必会使矛盾激化,何况我更不能伸手去搜她的口袋。于是,我对她说:“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你把手机交给我,下课后我通知你家长来学校处理问题;二是你现在把手机收起来,但你要保证以后不再上课玩手机”,并要求她说话算数,我知道她会选择后者,其实,这也是我给她的一个台阶,然后,她非常果断的说:“老师,我保证下次绝对不会这样了!”我说:“好!我信任你。”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这几天,我查课,发现她不仅没玩手机,而且上课听得还很认真。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处理学生的问题,要学会给学生台阶下,不要动不动就跟他较真,动不动就请学生家长来学校。这样,学生会很信服你,同时,也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基础。
五、学会点赞,让学生亲近你
花有花的美丽,叶有叶的光荣。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再差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肯定,尤其像我们九4班的同学,他们一路走来就没有荣光过,你如果总拿3班和5班跟他们比较,或者每天总拿他们的作业、背书、月考成绩来说话,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窝囊,一见到你,他们就会诚惶诚恐,根本谈不上和你用心来交流。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就要学会从他们身上找闪光点,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或者是很牵强的优点,我们也不要吝啬赞扬的话,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比如说,上一次,我们开了一个“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会后一个叫黎佳琪的梧州的同学考端州区4千多名(只有四千七百考生),她小心翼翼的来问我:老师,你帮我分析一下成绩,我能不能考上加美的高中?我拿出她的分数条,语文、数学、英语等都不及格,但我很违心的跟她分析,你看你的哪科还可以提高十分,哪科还可以提高15分,就这样一番交流,让她心花怒放,这段时间,她学习特别来劲,还很关心班级事务,板报就是她带头办好的。像这样的差生,你老师批评她无数次,还不及一次真诚的表扬所带来的功效。因此,平时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多给他们点赞,他们就会充满自信,更愿意接近你,与你做朋友。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从平时对他们持续不断的小小的赞扬开始。 总之,我们做班主任的只有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学生才有可能向你倾吐他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你的班级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你的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接班人和现代化建设者的神圣责任。教育和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是我们广大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老师们成天为了祖国的明天都在奔波忙碌着,都在苦心积虑地为如何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而费尽心机,殚精竭虑,都在尽心尽力地履行着自己光荣的使命和职责。家长和社会都以期盼的眼光看着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要设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打开教育的局面。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呢?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对于学生,他们总是千差万别,他们的长相有好,也有差,贫富不均,学生程度也会参差不齐,做人也有上、中、下之分。教师绝不能因为这些对学生产生好恶感,要一律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其次,对待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要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你要舍得放下教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有长者的风范,做人要大度,切莫小肚鸡肠和学生斤斤计较。再次,遇事要和学生勾通,切不可居高临下,拒人千里之外。要胸怀锦绣,包举宇内,切记说一些学生不喜欢听的话语,因为有些话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第四,教师要抽时间进行家访,通过家访进一步勾通学生,并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第五,当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要静下心来和学生交流,教育的学生的方式绝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要让学生感觉到靠近你温暖他,这样你的说教学生才能听进去。第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要将心比心,不要动辄就胡乱批评学生,甚至谩骂学生,或污辱学生人格。第七,教师对待学生要态度端正,要对学生满腔热忱,心中一定要装得下学生,要有容人之德。要具备: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情怀。要胸怀坦荡,大公无私。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要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教师只有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争做学生的诤友和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向你倾吐内心世界,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你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你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你的教育才会是最有效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才能真正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将是一片阳光明媚的春天,你的教育才能鲜活有力,你的教育天地才会更加宽广和开阔
怎样理解一念一世界?
一念一世界,万事万物的形成都来源于心念。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都是经由自己当下的认知和心念感召而来的。一念起,行为有了,世界便形成了。
听课是因为心念起了,想听;看电影是因为心念动了,想看。想喝咖啡的人都走进了咖啡馆;来书店的人皆因起了看书或买书的心念;火锅店里的人,因为共同的,想吃火锅的心念,便聚到了一起。
看见一只茶杯,喜欢它的颜色、款式,念头动了,便会发展成行为,将其买回。如果没有动心,就不会有之后一系列的行为,这只茶杯便不会出现在我们的世界。即便是他人送的,我们将其留下,也是因为动了心念。心念决定选择,选择注定结果。有怎样的心念便会感召怎样的事。平和的人大多一辈子相安无事;暴躁的人则会感召很多恼人的争执。譬如,车在路上被刮蹭了,平和的人要么不在意,要么心平气和地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暴躁的人则会雷霆大怒、不依不饶,小事可能演变成大事,结果可想而知。
刷抖音时,我们对一个视频感兴趣,停留久了,大数据便会记录,接下来,便会不断给我们推送同类型的视频。所以,我们以为是视频找的自己,殊不知,是自己的心念感召来这些视频。
一念一世界
我们的每个思想和意念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各种形式实践自己。
你的思想会创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
你的思想能让你陷入痛苦,也能让你离苦得乐。
思想创造出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天堂与地狱……
你生命经验的种种,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创造的。
所谓一念一世界。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我们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呈现。
英国诗人米尔顿在《失乐园》有句名言:“心是居其位,只在一念间;
天堂变地狱,地狱变天堂。”
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念头,你的任何起心动念都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现代物理学家说在微小的原子里存有巨大的能量。
原子是这么的小,小到连显微镜都看不到,它只是一个推论,但它却改变了整个世界,日本长崎、广岛就是被原子能量所摧毁的。
正如同原子能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你的思想能量也是一样,相似的能量会吸引相似的能量,形成类似的“能量团”。
当这些类似的“团”在宇宙中彼此穿梭、碰触,慢慢的聚合在一起,也就形成了物质,形成了我们的世界,这即是思想形成物质的原理。
每一个思想,即使只是小小的念头,也会变成一个东西,而每一样东西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想法,也只是来自一个小小的念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不要轻忽你的恶念,说:“我只是无聊乱想,我只是说说而已,我想应该没什么关系。”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火花,也可能烧掉整座森林。
不要小看你的善念,说:“那只是一件小事,不算什么。”
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整个大池子。
人们为善、为恶,都在一念之间,变好、变坏,其实就在一个小小的念头上。
不要忽视小恶;
火花尽管再小,都会烧掉像山那么高的干草堆;
不要忽视小善,以为它们没有什么用;
即使是小水滴,最后都可以注满大容器。
生活是由小事所组成的,没什么大事,但小事累积起来就成了大事。
单单一个小小的善念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念头即是大大的福报。
单单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看起来没什么,但光是那个行动即是大大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