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朝代都出过大太监,明朝著名的太监有哪些呢?
明朝著名的太监有刘瑾,冯保,魏忠贤等等。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刘瑾,正德朝权宦,时人叫他为立皇帝刘瑾,本命谈瑾,汉族人,陕西兴平人。刘瑾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留,之后净身进宫当上太监,此后换姓刘。刘瑾曾在明正统年里犯过罪,饶恕后离开了走好运,被派去服侍明武宗朱厚照,获得朱厚照的宠溺,多次晋升,官至司礼监手掌印太监。刘瑾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后借机专擅朝廷,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和马永成.高凤等七名太监被称为“八虎”。刘瑾则为”八虎“之首。那时候大伙儿叫法刘瑾为”立皇帝“,意思是“站着的皇上”;称呼正德帝为”坐皇上“,意思是“坐下来的皇上”。刘瑾并不是无能之辈,也不曾将国家大事作为任情。独裁期内,他对于时弊,对政治体制作了许多修改,实行过一些旧法。即说白了'刘瑾变法'。刘瑾被抓后,从他家里查出来黄金白银数百万两,并有假造的印玺.翡翠等违规物。他被觉得是那时候的”全球首富“,十个马云都没他富有。但是这一刘公公的结局也非常惨,正德五年,刘瑾被凌迟处死。二,冯保,一个文艺范,有格调的太监政治家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汉族人,河北衡水市人。冯保于明嘉靖(明世宗朱厚熜国号)年里进宫,隆庆(明穆宗朱载垕国号)初期执掌东厂兼理御马监。隆庆皇帝驾崩时任职冯保为顾命大臣。一个太监竟被任职为顾命大臣,厉害指数值,世所少见。万厉(明神宗朱翊钧国号)皇帝登基后,冯保列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手掌印太监。冯保是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冶友军,他当权后适用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使大明朝政党一度发生恢复局势。张居正评价冯保说:“勤诚敏练,早受知于肃祖,(世宗)常听为“大写字”而不明。”冯保最终由于明朝万历皇帝对他的嫉恨被流放到南京市,后患病而死,财产亦被抄收。三,魏忠贤一个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太监魏忠贤,本名李进忠,字完吾,汉族人,河北肃宁人。魏忠贤是个市井无赖出生,特爱赌博,曾将自身的闺女卖了还欠债。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没道德底线的渣人。之后因赌钱欠了别人很多钱,被逼的挥刀自宫干了太监(也是一个自宫的死太监,跟王振很像。假如说王振是岳不群的话,那麼这魏忠贤就是林平之)。魏忠贤进宫后,在宫里只能认了太监魏朝作“干父”,然后换姓魏。之后讨好上王安,变成王安的亲信,遭受王安庇护。一代大将袁崇焕为魏忠贤建生祠位居第七。袁崇焕曾2次写信魏忠贤请立生祠。他赞许魏忠贤“从古内臣哪里有出其右者,通侯之世赏宜也!”袁崇焕跟魏党拥有数不清的关联。崇祯皇上朱由检称帝后,严厉打击惩处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魏忠贤听闻后,就上吊自杀了,其他党亦被崇祯皇上整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大家有不同意见和想法的,可以留言一起讨论,期待你的回复。
盘点清朝著名的大太监
李莲英: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又作:李连英),原名李进喜,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事件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吴良辅:吴良辅,清朝顺治朝太监,受到顺治帝的宠幸,因而专权把持朝政,顺治15年时,发生宦官与官员贿赂勾结的案件,吴良辅牵涉其中,但顺治帝袒护他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但顺治帝逝世后,即于康熙元年由孝庄皇太后下旨依“变易祖宗制度”之罪被处死刑。有说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即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 苏培盛:苏培盛,清代恩济庄一地埋葬的有墓碑并留下拓片的清代太监之一,康熙十二年九月廿三日生,乾隆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卒,顺天府大兴县人,官职为宫殿监督领侍。 清宫造办处档案有记载:雍正藩邸近侍,深得宠信,破例获赏当铺。甚至于庄亲王、弘历(后登基为乾隆皇帝)、弘昼等人前颇为不敬,为雍正帝所斥。雍正元年正月十七日时任懋勤殿首领太监,雍正五年八月廿二日记载中的官职变为副总管太监,此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直到雍正驾崩,官职都是总管太监。 安德海:安德海(1844年-1869年),清末宦官,直隶南皮(河北省南皮县)人。他在八九岁时净身,进宫后在咸丰帝身边为御前太监。由于安德海聪明伶俐,善于奉承,他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干预朝政,打压恭亲王等。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南采办服饰,走到山东地方,被巡抚丁宝桢擒获处决。李莲英:清朝后继安德海另一当权太监。 小德张:小德张(1876年-1957年4月19日),中国清朝末代太监总管,名祥斋,字云亭,在内宫太监里排辈兰字,序号张兰德,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天津静海县南吕官屯人。1888年12岁自宫其身,1891年入宫当太监,1892年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技艺精湛,深受慈禧太后赏识。1898年被提升为后宫太监回事。庚子事变中,随慈禧太后西狩,回京后升任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1909年,按照慈禧的懿旨,小德张升为长春宫四司八处大总管。各王公贵族,朝廷大臣晋见隆裕太后,必须得到小德张的首肯,权倾一时。民国二年(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后,出宫到天津英租界做寓公,深居简出,不问政事,广置田产。1957年4月19日病逝于天津,终年81岁。张兰德旧居在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