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爱春华

时间:2025-03-29 09:32:41编辑:小星

这首诗是谁写的?具体是什么意思?

分类: 艺术 >> 诗词歌赋
问题描述: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我不是归人,我是迎娶你的人.

解析: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项,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赏析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

口的佳作。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

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

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这是一首绝对

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

故事。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

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

传统。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

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

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

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

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

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

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

不露,又悠长深远。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

的,因为日盼夜 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

无限的失望。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这"美

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

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

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

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由于政治缘故,

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不过,如果尝试

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

证。如郑愁予《情妇》中"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种人"两行,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

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

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

境。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全篇幅不长,但所表现

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从结构上看,隐

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

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

这种写法与柳宗元《江雪》中从"千山鸟飞绝"的大景,最后落墨

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颇有相似之处,将诗情层层

推向 *** 。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

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

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了

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

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

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

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

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

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

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若与此诗的中国性

联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所表现的

意境。 同时,郑愁予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

"莲花"、"柳絮"、"马蹄"、"春帏",特别是"东风"这一

意象取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

意,再再表现了郑愁予中国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杨牧在《郑愁予传

奇》的长篇文章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

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强调了郑愁

予诗歌语言的中国化,从而体现了中国的思想与情感。

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郑愁予在谈论写诗技巧时,

说:"写诗要忠诚,对自己诚,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写的东西连

自己都不确定,那就是不忠实。"因而郑愁予的《错误》强调纯净

利落,清新轻灵,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戏,或堆砌词藻,竭力以最忠

实的文字展示诗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

《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

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感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

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欣赏《错误》

1.解题

现代诗社主要成员郑愁予的诗歌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错误》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杨牧:“自从现代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

郑诗大都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仁侠精神与浪子情怀的结合)他的诗歌在台湾传唱的程度,恐怕不亚于李后主、李商隐。他的诗歌,一种是豪放、爽快、豁达的“仁侠”精神,酷似李白;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羞的婉约情韵,宛若李商隐。两种气质充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正是这种修养使他避免了台湾现代派诗歌的缺点,把中国的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结合得浑然一体,使他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中国诗人”。


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题目不完整,缺少关键信息,不知道你想要的是哪一首诗的释义。没办法给出准确答案,建议将题目补充完整,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你。

《三五七言》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夜的风有些清冷,秋夜的月明亮透彻。
落叶聚起又被吹散,寒鸦栖眠又被惊醒。
彼此相思彼此挂念,却不知相见是何日。
此时此刻的我在这秋意阑珊的深夜,不忍觉得情何以堪。
若是有人能置身于我的心境,定然会明白这种相思之苦。
总是想你的时候便总会在眼前忆起你的模样和从前种种。
有时想起你来更是陷入其中,思念无休无止似没有尽头。
如果早知道你这般惹人牵挂,还不如当初没有与你相识。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为何解

出自汉代佚名诗人的《旧题苏武诗·结发为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译文
和你结发成为夫妻,就从没怀疑与你恩爱到老。
和你相爱缠绵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时刻,多么美好的时光呀!
可是明天我就要为国远行,不得不起来看看天亮没亮是什么时候了。
当星辰隐没在天边时,我就不得不与你辞别了,
因为要到战场上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团聚。
与你依依不舍长时间的握着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泪是因为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
我倍加珍惜现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远也不会忘了和你相爱,这么幸福欢乐的时光。
如果我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我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上一篇:我也渴望有人哄有人宠是什么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