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

时间:2025-03-21 05:19:14编辑:小星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什么?会传染吗?特征是什么呢?为大家整理了“流行性感冒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尽在。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中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级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流行性感冒是什么?

在冬季,不少人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嗓子痒这样的症状,那么是普通的感冒、流感还是新冠 阳了呢,这三者有什么不同呢?不做 抗 原 怎么分辨是流感还是阳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普通的感冒、流感、新冠 阳了在临 床 上的表现是有很大不同的。普通感冒是我们正常的、呼吸道的 病毒,所以没有季节性 流感突出的传 染 性,而新冠 病毒造成的感染 传播 更强,传 染 性 更强。
其次,从症状的区别上而言,普通感冒对于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免疫 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流感 症状更重,伴随着乏力、浑身酸痛;而新冠 病毒除了呼吸道 感染的症状之外,还包括乏力、咽痛、后续的咳痰、咳嗽等一些比流感更重的症状。
既然的环境没法改变,我们就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家庭。因此,做好以下护措施很重要!
首先是食物的储备,对于食物的储备,前面的一些经验已经证明,对于会做菜的人来讲,可以储备一些米面油蛋奶等生活物资,以及一些能够存放较长时间的菜;对于做菜能力相对较弱的人呢,这时候一些速食的食品就得安排到位了,例如便利年轻人的自热米饭、方便面等,还有一个大家常常会忽略的——饺子,是速食食品中比较健康美味的选择。
其次是医药用品的储备,建议大家购买一些常备药品,选择相同疗效的药品进行购买。不盲目跟风,保护好自己身体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症状?

1. 体温: 流感和新冠均可导致发烧,但新冠更常见于中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而流感更常见于儿童和健康的成年人。 新冠通常会伴有持续高烧(体温高于 38°C),而流感通常会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on症状,如咽痛、头痛和肌肉酸痛。

2. 呼吸道症状: 流感和新冠均可导致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促和喘息等。 新冠通常会伴有持续干咳和呼吸困难,而流感通常会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头痛和肌肉酸痛。

3. 身体症状: 流感和新冠均可导致身体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和头痛等。 新冠通常会伴有乏力和体重下降,而流感通常会伴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咽痛、头痛和肌肉酸痛。

普通感冒的话是我们正常的呼吸道定值的病毒,所以它没有季节性;对于流感来讲的话也叫流行性感冒,所谓流行性感冒,或叫季节性感冒,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它有传播传染,传染性,那在我们国家,其实流行性感冒是按照丙类传染病来管理的,会造成我们大面积的人群感染,就是人和人之间可能,会出现这种传播的风险;而新冠病毒造成的这种感染的话,它的传播性更强,传染性更强,所以从这块儿讲的话,我国是按照乙类传染病来管理,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症状?

你好,普通感冒、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在流行性和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大不同。一、普通感冒,是我们正常的呼吸道定植的病毒,所以没有季节性。流感,也叫流行性感冒或者季节性感冒,突出特点就是有传染性。在我们国家,其实流行性感冒是按照丙类传染病来管理的,它会造成大面积的人群感染,人和人之间可能会出现传播的风险。而新冠病毒造成的感染,传播性更强、传染性更强。我们国家按照乙类传染病来管理。二、三者症状的区别:普通感冒一般来说,对于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流行性感冒症状更重,因为它是伴随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一些全身的症状,比如乏力、全身酸痛。而新冠病毒感染,除了呼吸道症状以外,这种全身的感染的症状,比如乏力、全身酸痛、咽痛,包括后续的咳嗽、咳痰,这些症状相对比流感要更重一些。三、阳了一定要注意这些:1、吃药不要所有药物混个一起,药性不同,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要知道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态下,吃进去一样的药都可能不同效果。2、多睡觉,可以让身体进行自我修复,免疫系统充分调动起来,屋里和厕所垃圾袋要换勤点,咳痰包起来再扔,防止循环破坏屋里环境,防止对自己屋里还有家里环境再造成污染。3、患病期间要保持进食,维持营养摄入,做到少盐少油、清淡饮食、控糖限酒,保证充足的白开水或电解质水,水之所以对新冠阳性的人很重要是因为,大量的发热会带走机体大量的水分。4、发烧过后更要注意防寒保暖,身体经历了高温的战役,体表温度虽然正常了,但脏腑与骨髓的温度依然是略高的。身体的整体能量处于力竭状态,注意防护,防止二次感染。四、如何判断新冠感染是否进一步发展转变成肺炎呢?高热不退,一般体温在39℃以上。如果高热持续时间比较长,已经超过了3天以上还不退热;或一开始出现发热,治疗后好转后又出现发热,就要当心,是否出现了肺部炎症。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咯痰增加、或痰液颜色加深、或其他症状有加重。总之,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可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但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明确,与流感病毒感染进行区分。因此,日常需要注意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可有效降低感染概率。祝你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几类

法律分析: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

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主要指的是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指的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麻疹、狂犬病、登革热等,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风疹、包虫病、黑热病等。

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

传染病指的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一般来说,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

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接触、土壤、母婴、体液、粪口等途径传播,尤其是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等,被传染的几率更大。

传染病具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的特征,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


上一篇:满天星手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