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三朝之西夏

时间:2025-03-20 17:34:39编辑:小星

重文轻武的宋朝,打败匈奴,虚了国力的汉朝,谁更惹人喜欢?

我个人更喜欢汉朝。汉朝和宋朝各有特点,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选择是很正常的。汉朝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宦官专政和外戚专政以及世家大族势力开始崛起发展。但是西汉前中期,汉武帝和汉宣帝等人对匈奴的强势,确实在民族情感上面,很容易博得人喜爱。宋朝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商业经济繁荣发展,城市市民经济繁荣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小农的剥削上,农民压力极大。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大部分在朝代初期会分土地给农民,采取各种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然后从朝代中期开始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开始增多影响政局。宋朝从一开始对土地兼并就不甚在意,农民起义从一开始就很严重。北宋初期重要的农民起义是由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发生于993-995年间的农民起义。当时就已经土地集中,佃户负担非常沉重,赋税和各种苛捐杂税让农民难以生活,贫富差别严重。第二:宋朝的文官制度,文人治理天下,优渥文人,鄙薄武将,严格提防地方割据。赵匡胤是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人,五代十国政权割据的局面是唐朝从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所以宋朝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最为提防的就是武将作乱,坚决不让地方势力发展。首先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将,部队也实行更戍法,将领不认识自己的士兵,士兵也不认识自己的将领,地方的钱也都通过转运使送往中央。所以宋代军队较为孱弱是有道理的。如果是作为市民生活,更多的人是喜欢宋朝,但是宋朝在军力方面的弱势,使得我本人不喜欢。

富有的宋朝为何没有延续汉朝对待匈奴的政策?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有人会说汉朝和唐朝没有啊,谁说没有?西汉初年,国家贫弱,为了稳定北方匈奴人,曾多次派出公主去和亲,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其实匈奴人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早在秦朝时期,匈奴人就成了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秦始皇曾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然后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以抵御匈奴人的南下;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曾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但由于中了匈奴冒顿单于的诱敌深入之计,轻敌冒进,结果被围白登城,就在命悬一发之际,幸好谋士陈平献计,让刘邦逃过一劫;自此之后,西汉直到汉景帝时期,都不敢轻易对匈奴发起攻势,就连刘邦的老婆吕雉受到匈奴单于的侮辱,早已执掌天下的吕后也只是将这份侮辱吞在肚子里。直到汉武帝刘彻继位,前有“文景之治”留下的丰厚财富,后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等千古名将,不甘再受匈奴欺辱的汉武帝,在蛰伏多年,在平定内部矛盾,皇权稳定之后,发动了扫平匈奴的战役,史称“西汉与匈奴战争”;最有名的莫过于卫青的七战七捷以及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但是在卫青最后一次发动的漠北之战中,虽然达成了战略目标,匈奴势力大范围的退缩,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14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汉军士兵、马匹损失十几万,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还都不计算在内,于是倾尽库藏钱和赋税收入仍不足以供给战士的费用。汉武帝设置武功爵,以筹集军费。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匈奴的威胁并没有彻底解决;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一直持续到西汉末年,在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矫诏发西城诸国兵及屯田吏士4万人分两路攻杀郅支单于,灭北匈奴,从而结束西汉与匈奴的百年大战。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就出于陈汤 。到东汉时期时,匈奴已经没落了,鲜卑崛起,终于,东汉时期迎来了难得的边疆和平;其实三国初年,还是属于东汉,当时曹操为统一北方除掉后患,下定决心出动大军北伐乌桓,结果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总计胡汉降者达二十余万,乌桓这支还没能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就这么淡出了历史舞台。至于唐朝,也曾发动过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很显然,经过前期隋朝的打击和唐朝强大国力的碾压下,北方并没形成威胁。而同样是面临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还有宋朝,宋朝早期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中期有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后期有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国,并最终在蒙古的铁蹄下,南宋被灭国。为何会形成如此局面?宋朝穷吗?宋朝落后吗?当然不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而且宋朝历史上也诞生过无数能臣猛将,折家将、种家军、杨家将、岳飞、韩世忠、狄青,包括范仲淹、王安石等能文能武的能臣,摆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存在;而且据说,宋朝的禁军选拔标准极高,就按选拔标准来说,宋朝的禁军放在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能算的上是精锐了,武器装备更是不必说了,直到清朝时期,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都不一定比得上宋朝。那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弱宋”的情况呢?究其原因,还是出在皇帝身上,宋朝是历史上及其重文轻武的朝代,皇帝一个个都是大文学家、大书画家,舞文弄墨那是一绝;但是却极为厌恶军事,连带的,宋朝武将的地位也不高,而且没有几个名将能善终;如果汉武帝、唐太宗、唐高宗之类的皇帝能诞生在宋朝,估计能建立一个空前庞大强大的超级大帝国吧;可惜宋朝的皇帝们,空有如此多财富和人才,却选择了屈辱求和,直至被灭国……

塞北三朝的目录

辽穆宗被杀  萧思温被杀  三千打六万  辽宋军大战于高梁河和满城  杨业雁门关大捷  宋军败于瓦桥关  辽太后摄政  辽崇儒学  辽独乐寺建筑群建成  辽圣宗开科  女真主投降辽国  辽捺钵制度固定  契丹建中京  辽陶瓷发达  辽寺庙壁画繁荣  辽乐舞兼采蕃汉  辽乐府繁盛  元吴继位建西夏  西夏承汉制  西夏自行铸币  西夏发展农业  西夏文字创立推行  西夏使用先进鼓风设备  西夏独立制瓷  西夏艺术凝聚于敦煌  阿底峡尊者入藏  辽五京分立  契丹医术形成  辽兴宗二征西夏  华严宗密宗兴盛于辽  辽刻契丹藏房山石经  西夏倡佛  契丹人改革丧葬俗  辽耶律乙辛专权  辽宣懿皇后被诬杀  磨古斯反辽  辽建兴城白塔  完颜阿骨打不为天祚帝舞  阿骨打建金反辽  金攻克黄龙府  金建立国家宗教礼制  金律一依本朝旧制  猛安谋克军政组织盛极  辽人金银器仿唐风格  辽代壁画高度发展  金人确立一夫一妻制  女真文创立  金筑金长城  佛教入金  金人编韵书  金攻陷辽五京  完颜阿骨打去世  金开始出兵侵宋  金军进攻宋京·李纲坚守开封  金攻陷开封·掠走二宗  金大举南侵  南齐建立  吴玢败金兵于和尚原  吴玢败金兵于仙人关  金人勃极烈制形成  金发生政变  金商业繁荣  金制定法币  汉金音乐集于金宫庭  西夏建内学  西夏儒学鼎盛  宇文虚中反金被杀  金蒙议和  西夏实行科举制度  西夏设造纸院和刻字司  金开雕《大藏经》  金修《辽史》成  完颜亮政变继位  金征二税  金迁都燕京·营造中都  金蚕桑技术提高  金重定典制官制   金砖雕艺术发达  金人准备南侵  成无己注《伤寒论》  完颜亮大举南侵  金东京发生政变  完颜亮被部将所杀  金葬宋钦宗  金颁行女真文本汉籍  卢沟桥修建  小尧舜金世宗去世  铁木真被举为可汗  金修道经  金人制定礼仪  东巴象形文字创制  西夏颁行夏汉文对译辞书  金改革文字使用  金收集汉文书籍  王庭筠书法独步金代  赵秉文上书获罪   刘完素开创河间派  金人墓葬精美  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蒙古国  金开凿闸河  蒙古与金绝交  蒙古出兵伐金  杨安儿率兵反金  契丹耶律留哥反金自立  金南下侵宋  耶律楚材归附成吉思汗  蒙撰进《庚午元历》  成吉思汗率军西征  蒲鲜万奴割据辽东  金朝分封九公抗蒙  金迁都南京  金国进行币制改革  都州金军被蒙全歼   丘处机西行  李纯甫援儒入佛  蒙古军六征西夏·西夏灭亡  成吉思汗去世  张从正创攻邪派  窝阔台即蒙古汗位  元好问为金代文学巨擘  金发明天元术  耶律楚材著《西游录》  蒙古军发动对宋战争  蒙古败金于三峰山等地  赵秉文为斯文盟主  宋蒙联军灭金  《中州集》编成  蒙古西征  蒙古尊孔  蒙古搜集工匠  蒙古开始考试儒生  蒙古建书院  孟珙抵抗蒙古军  蒙古建和林城  耶律楚材宣传三教同源  窝阔台死·脱列哥那称制  蒙古军闯入东欧  耶律楚材去世  拔都建钦察汗国  蒙古征服吐蕃  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位  王若虚反对形式主义  海云入蒙古讲法  忽必烈崛起  蒙古营建开平城  蒙古佛道大辩论  蒙古人进军西亚  忽必烈征服大理  李志常掌全真教  蒙古征服安南  郝经建议忽必烈班师夺位  忽必烈效行汉法筹建元朝  八思巴被尊为国师  伊利汗国建立  中统宝钞印行  杨奂论正统  薛景石编《梓人遗制》  许衡上《时务五条》  刘整向忽必烈献平宋之策  蒙古习水军  蒙古政治汉化  蒙古宫廷兴乐队  《渎山大玉海》雕成塞北三朝之辽书名:塞北三朝之辽作者:袁腾飞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目前尚未出版,请大家注意甄别,谨防假冒及侵权版本。

上一篇:郝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