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出国旅游人数多少
新华社南宁1月25日专电(记者钱春弦)国家旅游局25日在此间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去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4766万人次,增长4.0%。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大至139个,已实施104个。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此间举行的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
中国出国人数
中国出国人数为1.5亿。中国人在海外:中国人大规模迁移海外始自19世纪中叶。1999年的资料表明,海外华人至少有3455万人。中国人称民国外的历史虽然很长,但大规模迁移海外却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100年里,中国人出国人数将近1000万,足迹遍及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际化的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移民政策的调整,欢迎国外移民流入,致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居发达国家;跟随着世界性移民新潮流,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人口,也向发达国家移动。世界各地的华族人口由此迅速增加。东南亚各国是中华民族群最集中的地区。据台湾报纸报道,截至1999年底,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外的海外华族人口总数已达3455万余人,其分布以亚洲地区为最多,共约2678.8万多人,占77.63%。其次为美洲地区,约有601.3万多人,占17.43%;欧洲有96.8万多人,大洋洲有65.5万多人,非洲有13.2万多人。在亚洲的华族人口,新加坡约占80%,马亚西亚约占30%,泰国约占10%,在印尼和菲律宾所占的比重很小。近20的来,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华裔人口增加很快。华裔人口在美国的少数民族中数量是最多的。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美国华裔人口已达160万,自1980年以来10年间增加了一倍;至1999年底美国华裔达306万人。
四大华人为主的国家是?
四大华人为主的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人类发展指数为0.901。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中国人后裔。在马来西亚3170万总人口中,华人就有664万,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族群,其中客家人超过165万。
四大华人为主的国家是什么?
四大华人为主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华人占比达74.2%,是四大华人为主的国家之一。华人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同时新加坡也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人占大多数的国家。新加坡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闽南话、潮州话、粤语、客家语、琼语、福州话群体,其中40%约为闽南人,其次20%左右为潮汕人、近20%为广府人、客家人不足10%。新加坡介绍说明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of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国土面积728.6平方公里2021年,总人口568.6万2021年,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
华侨华人华裔区别
华侨、华人、华裔的区别是国籍不同、遵守法律不同、出生地不同等。华人是指出生的时候是中国国籍,后加入了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比如加入美国,那么他就是美籍华人,由于他们宣誓效忠别的国家了,所以不再享有中国公民该享有的权利。而华侨是指那种常年在外国打工侨居外国,他们拿着中国的护照长期生活在国外,却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当他们有难去大使馆求救的时候,中国是有义务帮助他们的。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而华裔则是长期生活在外国,已经入了外国国籍的中国人生下来的第二代,他们一生下来就拥有当地的国籍。"华侨"一词的由来中国人民移居国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以前,移居国外的华人,没有固定的称谓。从秦朝开始,陆续有中国人移居日本,到南北朝时期,移居日本的人数逐渐增加,从而日本称他们为秦人。晋朝时期,称移居国外的人为侨人,唐宋以后称为"唐人",清末以后,又有了"华民"、"华工"、"华商"、"华人"等称谓。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侨
华人华侨华裔的区别
三者的区别有国籍不同,意义不同,不同类别。1、国籍不同: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定居长期生活的人。华裔和华人是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华人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而华裔则是有着中国血统额度外国人,华侨是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在国定居的人。华裔因国籍的问题,主要还是受中国的法律所约束而华裔因国籍的原因,只要不在中国境内违法,是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的。2、意义不同:华侨是出生在中国,由于某些原因长年居住在国外,取得他国居留权的人。华人就是“中华人”的意思,凡是拥有中国血统的人,都可以称为华人。华裔是指在国外出生的拥有中国血统的人,也被称为“海外华人”。3、不同类别:华侨虽然旅居国外,但依旧是中国国籍,可以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华人广义上来讲是指拥有中国血统的所有人,无论有没有中国国籍。狭义上讲是指在中国出生,后来到国外居住,并取得所在地国籍的中国人。华裔的字面意思就是华人的后裔,他们从出生就拥有外国国籍,从法律上来讲,已经不是中国公民,只是拥有中国血统。“华侨”一词的由来:“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