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养

时间:2025-03-20 01:51:37编辑:小星

什么叫饲养标准?应用饲养标准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家禽生产中,为了充分发挥家禽的生产能力又不浪费饲料,必须对每只家禽每天应该给予的各种营养物质量规定一个大致的标准,以便实际饲养时有所遵循,这个标准就叫饲养标准。在饲养标准中,详细地规定了家禽在不同生长时期和生产阶段,每千克饲粮中应含有的能量、粗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有了饲养标准,可以避免实际饲养中的盲目性,对饲粮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否满足家禽的需要,与需要量相比有多大差距,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因饲粮营养指标偏离家禽需要量或比例不当而降低家禽的生产水平。应用饲养标准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饲养标准来自养禽生产,然后服务于养禽生产。生产中只有合理应用饲养标准,配制营养完善的全价饲粮,才能保证家禽健康并很好地发挥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为家禽配合饲粮时,必须以饲养标准为依据。②饲养标准本身不是永恒不变的指标,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和家禽品质的改进,饲养标准也应及时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养禽生产服务。③饲养标准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制订的,各地区以及各国制订的饲养标准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毕竟有局限性,这就决定了饲养标准的相对合理性。家禽的营养需要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饲料的品种、产地、保存好坏都会影响其中的营养含量;家禽品种、类型、饲养管理条件等也都影响营养的实际需要量,温度、温度、有害气体、应激因素、饲料加工调制方法等也会影响营养的需要和消化吸收。因此,在生产中原则上既要按标准配合饲粮,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什么是饲养标准?

所谓的饲养标准,是指每一动物每天对能量、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养分的需要量,或者说是家畜实现某种特定生理功能(如增重、泌乳、产毛、妊娠等)的群体平均需要量,它是科学饲养畜禽的重要依据。饲养标准上必列的指标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干物质 即新鲜饲料除去水分以后的部分。它是计算畜禽日进食量的基准。 (2)能量 饲料完全燃烧生成的热量叫总能。总能并不能全为动物所利用,往往有相当的部分因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而排出体外。饲料中可被消化吸收部分所含的能量叫消化能。 消化能中有一部分以尿的形式排出。对于肉羊,作为一种反刍家畜,还有一部分能量损失于瘤胃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中。消化能中未损失的部分用于代谢过程,便是代谢能。代谢能是配制肉羊日粮的基本依据。在代谢能中,将有一部分转化为热增耗而损失,剩下来的才为净能。在净能中,一部分用于维持基础代谢(维持能),一部分用于形成产品,即生长、长毛、泌乳(产奶)、繁殖等,才叫生产净能,它只为饲料能很小的一部分。 (3)蛋白质 通常指的是粗蛋白。蛋白质含氮16%,用此常数6.25,即100/16乘以饲料含氮量就是粗蛋白质含量。 所谓的粗蛋白,是饲料中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两部分。主要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有时还含少量的硫、磷和铁。这些元素合成氨基酸,再由许多氨基酸联合组成的蛋白质叫纯蛋白质或真蛋白质。氨化物主要是指氨、硝酸盐和游离氨基酸,以及酰胺、尿素等等其他可被利用,并能参与畜禽,特别是像肉羊一类的反刍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含氮化合物。 粗蛋白质在畜禽体内能被吸收的那部分又称可消化蛋白质(一般以粗蛋白质×0.8计),用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若干千克表示。 (4)矿物质 通常是指粗灰分,即饲料充分焚烧后剩下的部分。矿物质虽然在动物营养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却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过程。羊需要的矿物质元素有15种,其中有钙、磷、硫、钠、钾、氯、镁等,这7种都属常量元素,而铁、锌、铜、锰、碘、钴、钼、硒等8种属微量元素。 (5)维生素 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虽然极少,但它在动物代谢过程中却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就好像是催化剂,具有促进和加快动物机体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的功能。 脂溶性维生素,尤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E,对羊,特别是常年均以低值秸秆为饲草舍饲的肉羊十分重要。而一些水溶性维生素,像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在羊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可以合成并能满足羊只需要的,因此,在羊的饲养标准中一般都是不作考虑的。

如何规范我国农户家禽的饲养方式、条件?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户自家饲养家禽是目前主要的养禽方法之一。因此,良好、科学的饲养方式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从现实情况出发,应做好以下工作:(1)家禽应当在室内养殖,养禽场应远离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场所,远离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2)禁止不同的家禽如鸡、鸭、鹅混养,禁止禽和猪混养。(3)禽舍内严禁麻雀等飞鸟和老鼠进入,这些动物通常是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4)引种必须健康、没有传染病,家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5)做好禽舍和饲养员的日常消毒卫生工作,禽舍勤打扫、勤消毒,每次进禽之前和家禽出栏之后,要彻底消毒禽舍。条件允许时,应空舍2~3周。(6)饲养员进出禽舍要消毒,避免走家串户,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禽舍。对养殖场、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7)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8)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优质干净的饲料和饮水。

如何规范我国农户家禽的饲养方式、条件?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户自家饲养家禽是目前主要的养禽方法之一。因此,良好、科学的饲养方式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从现实情况出发,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家禽应当在室内养殖,养禽场应远离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场所,远离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2)禁止不同的家禽如鸡、鸭、鹅混养,禁止禽和猪混养。
(3)禽舍内严禁麻雀等飞鸟和老鼠进入,这些动物通常是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
(4)引种必须健康、没有传染病,家禽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5)做好禽舍和饲养员的日常消毒卫生工作,禽舍勤打扫、勤消毒,每次进禽之前和家禽出栏之后,要彻底消毒禽舍。
(6)饲养员进出禽舍要消毒,避免走家串户,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禽舍。对养殖场、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7)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8)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优质干净的饲料。


上一篇:陈心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