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时间:2025-03-19 21:44:05编辑:小星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是什么?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是如下:第1课、文言文两则第2课、匆匆第3课、桃花心木第4课、顶碗少年第5课、手指第6课、北京的春节第7课、藏戏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第9课、和田的维吾尔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第11课、灯光第12课、为人民服务第13课、一夜的工作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第15课、凡卡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课主要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尼尔斯原来经常欺负虐待动物,后来被小狐仙算计,遭到了报应。在寻找小狐仙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原来的错误,决心改过,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勇敢和顽强的人,并成为一个热爱家庭,关爱他人的好少年。《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译者高子英、李之义、杨永范,选作课文时有改动。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4):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以后想去找小狐仙讲和。第二部分(5—29):尼尔斯想寻求动物们帮助找到小狐仙,可是谁都不愿帮他。第三部分(30—48):男孩尼尔斯在墙头上听见家鹅和大雁的对话,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扑上了即将飞走的雄鹅。雄鹅载着尼尔斯飞到了高空,离开了家园。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这次我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 部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到底有啥区别 如何高效学习语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 第一单元 1 草原 2 丁香结 3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_ 花之歌 习作:变形记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6 狼牙山五壮士 7 开国大典 8_ 灯光 口语交际:演讲 习作: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 9 竹节人 10 宇宙生命之谜 11_ 故宫博物院 习作:___让生活更美好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2 桥 13 穷人 14_ 在柏林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习作:笔尖流出的 故事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五单元 15 夏天里的成长 16 盼 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 小站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 18 只有一个地球 19_ 青山不老 20_ 三黑和土地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习作:学写 倡议书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22 月光曲 23_ 京剧趣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4 少年闰土 25 好的故事 26_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7_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习作:有你,真好 语文园地 写字表 词语表 <<< 部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到底有啥区别? 什么是部编版教材? 很多同学不知道部编版的教材是怎样的,具体来说和人教版有几点不同: 对比人教版教材,经典课文仍然存在,但顺序做了很大地调整; 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的掌握与积累,如果人教版要求孩子学写8个字,那么部编教材会要求学写16个字; 教材更加体现了“现代性”,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 语文教材 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 如何高效学习语文 1、经常查阅工具书 读书学习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随时查阅碰到的疑难问题,而且也可以作一般阅读材料来读。高中生最好要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两本工具书。 2、认真学好课本 所谓“课本”,即一课之本。许多同学,尤其是高三学生,认为现在高考的阅读分析材料都是课外的,课本不闻不问,置之脑后,整天沉溺于题海之中,结果是耗时费力,广种薄收,效果甚微。比如文言文的学习,课内篇目还没有读懂过关,词法、句法没有学懂弄透,就急于到题海里去“畅游”,显然是枉费心机,本末倒置。课内文言文这只“麻雀”,仔细解剖透彻了,才能在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该背诵的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该熟读的一定要烂熟于心。一般来说,考试的材料取自课外,但考点和答案却在课内。 3、专心致志听课 听课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解外,一要动笔,在书上划划圈圈,在 笔记本 上记下重点、难点和疑点,二要边听边思考,听课要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要点,同时要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发言。很多同学往往不注意课堂听讲这一环节,一节课的内容在课外却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弥补上,真是得不偿失。 4、善于整理 读书笔记 语文知识 零零碎碎,要经常把学过的知识整理一下;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 方法 :摘抄、摘录法,做卡片法,提要钩玄法,写 读后感 法等。 5、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 散文 ,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语文学习 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许多同学说每天的作业都来不及做,哪来时间读书?我看关键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想不想读书,想读书就有时间,不妨你试试!我建议大家每天要保证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时间可以是整块的,也可以是分散的,每天睡觉前问一问自己,今天读书有一个小时吗?欧阳修利用“马上、枕上、厕上”读书,郑板桥利用“舟中、马上、被底”背诵,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读书除了报刊杂志的“浅阅读”材料外,一定要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一周读一本,一学期就是十几本,一年就是30本,高中三年就是百来本了。这些书,不仅可以让你自信走入高考考场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将受用一辈子。 6、坚持写 日记 练 随笔 日记和随笔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选择、有重点地记录下来。不但形式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坚持练笔,一练语言文字的熟练程度,二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考能力。常言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语文的 作文 能力就需要“笔不离手”。 7.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语文的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去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看焦点访谈......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相关 文章 : ★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必考知识点 ★ 部编版笔尖流出的故事单元作文5篇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部编版(1-10课)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草原》教案优秀范文3篇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部编版(2) ★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部编版11-15课) ★ 小学1至6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 三年级语文上册目录(部编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2017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欢迎参考!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鲧禹治水   大卫   夸父逐日   天上偷来的火种   女娲造人    语文百花园一   商鞅南门立木   狄仁杰公正护法   出色的老师   美丽的规则    语文百花园二   两小儿辩日   飞天梦圆   种瓜得豆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童年的发现    语文百花园三   古诗三首   穷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永生的眼镜   船长    语文百花园四   故宫   青花   陆羽与《茶经》   敦煌壁画   编钟    语文百花园五   窃读记   理想的风筝   校园交响诗   我们上路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目录    第一组   1、文言文两则(孟子列子)   学弈(孟子)   两小儿辩日(《列子》)   2、匆匆(朱自清)   3、桃花心木(林清玄)   4、顶碗少年(赵丽宏)   5、手指(丰子恺)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6、北京的春节(老舍)   7、藏戏(马晨明)   8、各具特色的民居   9、和田的'维吾尔(权鹏飞)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   11、灯光(王愿坚)   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何其芳)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15凡卡(契诃夫)   16鲁滨孙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17、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   21、我最好的老师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难忘的启蒙(沙健孙)   老师领进门(刘绍棠)   新来的王老师   忘不了的笑声   作文上的红双圈(黄蓓佳)   依依惜别   给老师的一封信(翁钦露)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给校长的建议   同学录   毕业赠言   古诗词背诵   1、七步诗(曹植)   2、鸟鸣涧(王维)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4、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5、石灰吟(于谦)   6、竹石(郑燮)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8、己亥杂诗(龚自珍)   9、浣溪沙(苏轼)   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综合复习   1、养花(老舍)   2、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3、中华第一龙   4、狱中联欢   5、名碑荟萃(王宏志)   6、琥珀(柏吉尔)   7、智慧之花(孙云晓)   8、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   9、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生字表   中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积累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课文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课文简析
  《最大的麦穗》是小学语文第12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全文共7节,可分为3段:第一段(第1节)写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第二段(第2—6节)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训 ;第三段(第7节)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主要理解课文内容。这里主要讲第二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课文习题
  一、听写词语: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张:①展开,打开; ②铺排,陈设; ③看,望; ④量词。

  张牙舞爪( )东张西望( )张灯结彩( )

  2、失:①丢;②没有掌握住;③没有达到目的;④错误,疏忽;⑤改变常态。

  错失良机( )失火( )失声痛哭( )

  3、饱:①满足了食量; ②饱满; ③足足地,充分; ④满足。

  一饱眼福( )饱经风霜( )吃饱肚子( )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 )风细雨 ( )( )如生 改恶从( )盛气( )人

  ( )峰突起 ( )( )私语 ( )疲力尽 一望无( )

  1、写景的:

  2、写人物动作的:

  3、写人物神态的:

  四、在下列句子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孔繁森( )离开了我们,( )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 )明天下大雨,我们( )要去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3、这道题他( )不会做,( )他没有认真思考。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

  a、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b、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c、三、四个红领巾从前面走了过来。

  d、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

  2、和“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内容表达不相一致的是 ( )

  a、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

  b、时间给勤勉的人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的人留下空虚和懊悔。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d、沿着“等一等”这条路,就会走进“事无成”这间屋。

  六、修改病句(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老师表扬张明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

  2、李谷一的歌唱得天花乱坠。

  3、有些豺狼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4、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5、“你看,”她平静地说,“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卷啊!”

  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练习:

  ①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碰见了,( )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②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 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组反义词。

  3、选文中苏格拉底说的话仅仅是教导弟子们摘麦穗吗?如果不是,请找出最能体现他用心的一个句子写下来。

  4、选文第②节中“眼前的一穗”是指 ,“最大的追求”则指 。

  5、“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猜你喜欢:

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最大的麦穗

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山谷中的谜底

3.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明天我们毕业

4.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广玉兰

5.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三打白骨精


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行走在这块麦地中,聆听苏格拉底智慧的语言,去寻找那——(齐读课题)最大的麦穗   2、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说了三句话,找出来读一读。(投影出示)   3、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今天我们就从这三句话入手,去领略这位哲学大师的智慧。   【导入言简意赅,同时也醒目地提出了学习方向,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入手,展开教学。】   二、解读第一句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   2、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   ”只许进不许退”背后有什么深意?用上所学的名言阐述你的理解。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给学生自主训练的平台,为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搭建有力的平台——用名言阐述自己的理解,学以致用,为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创造了最大的可能。】   三、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投影出示:苏格拉底_________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说出“如梦初醒”的近义词,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投影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   (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采访”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换位想象,揣摩体验,感同身受,使学生收获到了文字隐藏的东西,在“我是两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麦穗”,两次角色的变换中,他们对“茫茫麦田里,抓住手中的.一穗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道理已有了认识;“为弟子提建议”这一环节再一次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与文本的主角对话,不断地叠加、强化真切的体验,使之聚集、生发出新的深刻的认识。】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在学习的基础上能从别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领悟要领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学生的情感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井喷”的欲望,此时的角色变换已超越了“角色变换”本身的含义,这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品读,学生已经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师的示范理解降低了学生联系实际交流心得的难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交流有关把握机会的事例或名言,让文本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灵撞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产生情感共鸣】   六、走出文本,回味无穷   1、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学着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的例句说一说。   2、积累诗句:   明日歌(节选)   金缕衣   3、写一段“与机会失之交臂”令自己遗憾深深的往事,细致刻画自己的心理活动   【“听说读写”的训练,极富开放性、生成性,空间大,易表达。既联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又强化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反思】   每次翻阅教学杂志,点击教学网页,一股“简单语文”的清新之风就会迎面扑来。拜读、参研、深思……语文课简简单单教,扎扎实实练,追求简单而有效,回归本色语文,就成了我本次公开课《最大的麦穗》的指导方向。   一节课下来,感悟颇多:   简简单单教语文绝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而是追寻着语文教学的真实,一种真真实实地引导学生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寻求着语文教学的朴实,一种朴朴实实地引领学生潜心会文的过程;展现着语文教学的平实,一种平平实实地启发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体现着语文教学的扎实,一种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训练的过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语文教学追寻的简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样的语文,是有效的简单;这样的简单,有丰富的内涵。   课堂上,你走近学生,蹲下身子,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他们回报你的是一个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崭新天地!   ——学生做弟子,教师采访:师生关系是形与影的自由亲和,是声与响的相得益彰。   ——学生做麦穗,吐露心声:他们的理解充满善意的灵性,闪耀创造的光芒,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范例,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学生跟进,与课文共舞: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生发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教师与学生的见解产生“交融”,愉快轻松中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柏拉图的名言引路,学生写自己的名言: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落实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生在字里行间中自由生成,真情流露出对文本的个性化的感悟与创造性理解。   可见,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谛听到日落月升的呼吸、虫蚁鸟兽的欢歌、云里风里的消息;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开掘潜能、催发真情、激荡憧憬;课堂变成对话的平台,学生就能得心应手、个性飞扬、创意无限!你追求简单、有效的语文课堂吗?那么不要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让对话的心灵自由飞翔,为他们留下一片葱绿的情感、思想和智慧,你的课堂定会呈现快乐的“百花齐放”!

上一篇:电视剧无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