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影的历史
世界电影历史备忘录 1895年以前 11世纪 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将一束光透过小孔可以使一个外部的形象在内部显现出来。 16世纪 雷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概略地描绘出"黑箱"的概念。 "黑箱"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 它是一个类似镜头式的暗箱,里面射出的光线可以在其对面的墙上形成颠倒的影像。 16世纪中叶一17世纪 1、钱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意大利)通过"黑箱"放映了一组不长的风光图画。 2、阿塔内休斯·基歇尔(德国)发明了他的"魔灯"。 这是一种通过蜡烛和透镜放映画面的方法。 1824年 彼得·马克·罗热(英国)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 1826年 约翰·艾尔顿·帕里斯博士发明了"幻影转盘",即在一圆盘上一面画有鸟笼,一面画一只鸟,旋转时产生"鸟在笼中"的感觉。 19世纪30年代 1、 约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达盖尔(均为法国)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在纸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 1、约瑟夫·普拉图(比利时)制造出了"诡盘"。 这是一只画有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有许多齿孔。 操作者面对镜子,把眼睛对准任何一个齿孔,转动圆盘,可在镜中看到活动的影像。 2、西蒙·里特·冯·施坦普夫(德国)发明了"圆筒动画镜",这是一种与"诡盘"相类似的玩具。 1834年 威廉姆·乔治·霍纳(英国)发明了"活动连环画转筒"。 它在一只圆筒状的内环中贴上画有一系列分解动作的纸片,通过圆筒的旋转使人看到连续活动的影像。 1839年 达盖尔(法国)在巴黎展示了银板照像。 1849年 朗根海姆兄弟在费城试验成功了玻璃板照像。 1877年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发明了留声机录音机。 埃德沃德·穆布里奇(英国)成功地用一组镜头拍下了一匹奔马的分解动作。 1882年 艾蒂安·朱尔斯·马利(法国)发明了"摄影枪"。 1884年 乔治·伊斯曼(美国)把柯达胶卷投放市场。 1888年 伊斯曼为其在一种赛潞瑶片基上使用的胶片乳剂申请了专利。 1889年 爱迪生实验室发明了活动电影摄影机。 1891年 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它放映出的影像只能通过一个小孔来窥视。 1893年 世界上第一个电影制片厂,爱迪生的"黑玛丽"制片厂在新奥尔良的新泽西建成。
哪些电影是关于历史的
按时间序列整理如下: 1840鸦片战争 、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林则徐》 1894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风云》 1898年戊戌变法 《谭嗣同》、《垂帘听政》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火烧圆明园》 1911年辛亥革命 《孙中山》、《末代皇帝》 1919年五四运动 《我的1919》 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长征》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 《南京南京》《东京审判》《太行山上》 1945年至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淮海战役》《建国大业》 《开国大典》 《百年中国》 《恰同学少年》,《湘江北去》,《开天辟地》,《大决战》,《大转折》,《林则徐》,《甲午风云》,《北洋水师》,《长征》,《井冈山》,《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飞夺泸定桥》,《万水千山》,《开国大典》,《巍巍昆仑》,《黄桥决战》,《末代皇帝》...... 《长征》、《井岗山》、《 *** 在延安》、《南昌起义》、《解放》《洪湖赤卫队》 《马关条约》 想知道历史就不要看电视剧,电视剧绝大多数都是虚构出来的剧情。 要想真正了解就看看《百家讲坛》或者《文化中国》吧,那些才会给你真正的帮助 有关中国历史的几部历史题材电影纪录片《大明宫》,《圆明园》,《复活的军团》,极具震撼力,喜欢历史的话,不看就太可惜了 亚历山大大帝 匈奴王阿提拉 天国王朝 宾虚 罗马大帝 伊丽莎白 勇敢的心 坦克大决战 虎虎虎 怒海争锋 爱国者 珍珠港 红色警戒 斯大林格勒战役 火烧圆明园(近代) 太行山上(抗日) 紫日(抗日)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兹或滑铁卢之战(法国大革命) 特洛伊 东京审判 帕斯尚尔战役》一战的 《爱国者》美国独立战争 《拯救大兵瑞恩》诺曼底登陆 《西线无战事》1979年有彩色版和之前的黑白版,反印一战的 《拿破仑》 《众神与将军》美国南北战争,场面很大 《风语者》太平洋战争 冷山》美国南北战争《帝国的毁灭》讲希特勒最后的日子 《斯大林格勒血战》美国拍的 《兵临城下》也是美国拍的二战片子 历史纪录片 那才真实 如 > 《海之传说:妈祖》 > 《世界历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 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 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 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 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 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 “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 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 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 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 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 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 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 从《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卢米埃尔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纪实性,它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成为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的开路先锋,形成了电影的纪实性传统。 卢米埃尔的生活纪实短片在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但刚起步的困境,并没有影响电影的大势所趋,另一位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应时而出,他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电影,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世界电影历史的发展
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
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从《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卢米埃尔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纪实性,它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成为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的开路先锋,形成了电影的纪实性传统。卢米埃尔的生活纪实短片在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但刚起步的困境,并没有影响电影的大势所趋,另一位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应时而出,他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电影,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