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是怎么回事?
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是一种天文现象,通常的说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是在庚子鼠年的农历六月里,十五的月亮却是“十四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020年8月3日23时59分。天文专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圆”这种现象比较罕见,在21世纪的这100年中,“满月”出现在农历的十七、十六、十五和十四的次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满月”的次数共1241次。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农历十六,有579次;其次是农历十五,有468次;再次是农历十七,有188次;次数最少的是农历十四,仅有6次。扩展资料农历十四到农历十七的“满月”都是正常天文现象:在我国农历中,“月份”依据月相而制定。月相变化周期的起点是一个具体时刻,叫作“朔”,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之间的间隔就是农历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中间,会出现一次满月,满月对应的具体时刻,称为“望”,因此农历的月也被称为“朔望月”。‘朔’‘望’之间的间隔是个变数,最短约13.90天,最长约15.61天。这就导致满月之日也可能发生在农历的十七,甚至十四。十七月圆的情形比较少见,而十四月圆更是罕见,如果发生,一般也是在农历十四的日末。因此从农历十四到农历十七,“满月”不论出现在哪一天,都是正常天文现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五的月亮十四圆
十五的月亮为何是圆的?
每个月(农历)的十五月亮都一样圆。月亮最圆满明亮的时刻是在“望”时。 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产生原因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日。但同是初一日,朔可能发生在凌晨,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满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迟可出现在十七日的早上。 众所周知,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转为规律而制定的,所以它与月相对应的很准确。但农历是综合阴历、阳历优点混合而成的,这就难免会有误差,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运转情况而定,通常,它会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