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一个完整的实体店社群,需要完成六大环节:社群策划——礼品选择——吸引流量——社群运营——活动变现——顾客裂变。一、社群策划社群策划需要懂得实体店的行业属性与社群定位。通常实体店可以分为三种:刚需高频,刚需低频,小众需求。三种类型社群要如何做呢:刚需高频:把目标用户吸引进群,通过社群运营,激活客群并与他们建立信任、塑造价值,然后批量成交(储值,买满送活动等等);刚需低频:这类型顾客很难复购,建立社群必须延伸相应的产品,或联合其他周边关联商家共同运营,资源互换。例如建材社群可以联合厨卫、家居等商家合作,相互之间客群互补;小众需求:可以建立内容输出体系,通过内容吸引和顾客同频的人,把顾客延伸到全国范围。二、礼品选择社群礼品可分为三种:1、引流礼品——拉新礼品;2、抽奖礼品——群活跃礼品;3、奖励礼品——裂变礼品。礼品的好坏对社群的成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设置相应的物质激励,可以活跃群内的氛围,同时刺激群内成员主动裂变拉新。三、吸引流量实体店搭建社群,首批目标群体肯定是进店客群,只要一个小礼品,就可以将众多用户拉进群,成本控制在3元内就可以。其次是线上顾客,可以通过走心的文案、内容营销等让顾客心动进群。同时还可以借助店铺间相互引流,例如帮助其他商家送礼,顾客扫码进群后,来到自己的门店领奖等方式,将客流导流过来引进社群。美容院可与内衣店合作,餐厅可与水果店合作等。还有一种方法是消费者在合作商家消费满XX元后,扫码进群加群主好友就可以到自己的门店免费领奖,现场导购让顾客花小钱消费。因为顾客都有占小便宜的心里,一旦她觉得价值100多的产品只要花5元既可以购买到,就会行动。四、社群运营有了流量以后,社群就可以开始运营了。社群运营包括:抽奖规则,群规设计,小号互动,娱乐主题,讨论主题,分享主题等。社群内群规一定要设置好,每个人的行为都要事先规范好,例如禁止发广告,避免引起其他群员的反感。小号互动可以避免早期群内陌生的状态,活跃群内气氛。群内还要适时营造话题,带动群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例如运动商家可以在群内发布关于减肥、健康等话题,引起目标群体的关注与参与等。五、社群变现社群运营的目的,就在于变现。任何活动要想成功大卖,必须有前期铺垫,如何铺垫?发布活动其实可以不必通过群主来发,可以让小号来发,避免群成员认为是广告。活动还可以设置限时抢购,利用少量心理、稀缺效应,引发群成员的快速消费心理。抽奖活动最重要的是要让大部分的顾客都中奖,让顾客占了便宜,这样当商家再推销变现的时候,大部分顾客会不好意思拒绝。如果再加上赠品诱惑,顾客很容易就行动。有一套不用花钱让所有群员都能中奖的模式:所有群成员都可以免费领取三等奖,现场兑奖后说服他们加点钱升级成一等奖,这些钱足够覆盖掉1等奖的成本。这样你一分钱不花,把所有顾客都送了人情。六:顾客裂变我们通过社群成交,一个微信群只能放500人,无论怎么样成交,销售额都难以突破。如何让社群一个群变成好几个群,甚至几十个群?1、让顾客邀请好友进群,有奖;2、顾客发圈,有奖;3、顾客带来朋友充值,有大奖;4、组建社群联盟,联合其他周边商家形成一个有黏性的商圈。
社群营销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供需关系。群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成立的,而群员加入群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社群满足的主要是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和社交需求。那么一个群能够长期健康的生存下去,如何更好地满足这种供需关系就成为了关键之一。2.共同关注。社群的群员都是因为某一个或多个共同关注的点而长期聚集在一起的,无论是校友、学习、工作、团购、育儿、小区等等。在这个垂直化细分化的时代,社群也走的是“小而美”的精品路线,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3.意见领袖。一个群的活跃和信任,离不开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不只是群主,也包括在群内活跃的有影响力的群员。这些意见领袖是群内持续高质量内容和互动的发动机和催化剂。
社群营销的具体方法,到底怎么玩?
社群可以增加沟通效率,链接多个成员,便捷又高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社群做私域管理。不好的社群千千万,好的社群乏善可陈,尤其对于一个商业化的社群来说,能够运营起来是真的要下很多功夫。那么运营一个社群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小编在这边给大家罗列下产品经常不给力用户管理难社群时常出现沟通上的问题,处理难,时间花费长上班忙下班也忙,无法均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怎么去运营社群才更高效率呢?01.建立用户档案已经加上社群的用户,他们的微信要备注好某客户比如:做什么的姓什么,然后自己建立文件档案。备注好这个客户的更近进展和问题所在,时刻把握他的动态,方便后续不管什么时候他来找你的时候或者你找他的时候能及时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话题进行管理和维护02.运营与维护用户一般用普通的微信聊天形式比较麻烦的话,可以运用一些运营维护工具,帮助更好的维护客户用纷传能帮助更好的维系运营人员和用户之间的关系①在纷传,你可以快速创建自己的社群圈子,普通圈或者专业圈都是可以快速搭建,免费使用的,进而增加变现渠道,沉淀数字资产实现社群品牌化运营。提升社群的质量②在纷传,有分销的功能,如果你设置的付费圈已入圈的成员可以在其他成员入圈的同时,作为人也可以获得圈主设置的佣金,加快圈内成员数量的增长③在纷传,更有成员互动抽奖、成员向圈主免费/付费问答环节、发布活动报名通知等等增加圈内成员粘性的功能④在纷传,可以对进圈的成员做内容或者权限的设置,特别是对于圈内已付费入圈的会员存在捣乱的行为可对单个人禁止发布内容03.学习商品知识和培训1、推荐商品前,自己会先对这个商品了解学习,否则会被问住,也同时能够显示出专业和诚意2、对许多学习文件在电脑进行归类规整,并都会看一下,也方便在忘记时快速找到该信息3、重要信息会打印纸质版,整理成文件#社群运营##变现工具##纷传社群工具#纷传官网:/纷传---让你的圈子内容分类,更好管理
如何借助社群开展产品营销?
社群简单认为就是一个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关系链,不仅只是拉一个群而是基于一个点、需求和爱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而是要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样的群就是社群。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将通过网络社区营销及社会化媒体营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户连接及交流更为紧密的网络营销方式称之为社群营销。社群营销主要通过网络连接、沟通等方式实现产品及用户价值传递,由于营销方式人性化,不仅受用户欢迎,还可能成为继续传播者,所以广受企业的推崇,目前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营销渠道与方式。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出现网络社群营销之前是否存在过“社群营销”呢?答案是肯定的。举个例子,会议营销,也叫做“会销”,就属于线下“社群营销”。这样类比并不是因为社群营销与会议营销完全相同,而是它们之间的理念与模式最为相似,都是聚集潜在客户,然后筛选出精准有意向的人群加以重点营销,最终获取订单达成交易。中间环节可能存在细节上的差别,但模式与理念上是基本一致的。两者最为核心的要素皆是,聚拢、维系、秩序、引导、佐证,以及促进和跟踪。社群营销的关键在于社群,而非营销。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企业战略及目标客群,利用各种内容、方法、工具去构建社群,而后在社群的基础上去开展营销活动,切记网络社群营销一定是软植入,千万不要以营销的目的去构建社群,功利心强,本某倒置,只能以失败告终。2016年我在发起产品会社群时曾向所有成员承诺,5年内绝不开展任何营销活动,并且一直遵守这个承诺,因此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在没有经过任何商业推广,且在业余时间的维护下,仅靠网络社区和口碑传播将社群发展到50余个网络社群,形成MVP联盟,吸引超过10000人加入,成为业内最大产品社群公益性组织。写书是为了回馈社群成员,兑现当初的承诺,并为社群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增加归属感和凝聚力,并非商业化行为,但社群成员依然是本书的种子用户,在写书的过程中和上市后的初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是粉丝营销,是基于新媒体(微博、微信、论坛)的社会化、社交化营销。小米能打破传统手机厂商的固有销售模式,是因为其敢于颠覆旧格局进行“破坏性创新”,如图6-9所示。图6-11 小米社群营销模式结构示意图 2010年,微博刚刚兴起时,小米就看准时机,在微博上做起了营销。小米规定,微博上的留言客服人员要在15分钟内快速回应。雷军当时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回复微博上的评论。小米合伙人、小米各个品牌、小米员工都有自己的微博,做到微博就是客服,客服就是营销,客服由守转攻。不花一分钱广告费,一个新品牌手机一年卖100万部,依靠传统销售渠道真是不敢想象。最后小米能实现目标,主要是靠社会化媒体与用户进行沟通,社群营销是关键。任何一个平台或应用去经营社群,都离不开一个重要元素就是“人”,不仅包括引流来的潜在客户、精准的需求人群,甚至是已经拥有忠诚度的老顾客,还包括括管理者、产品人员、生产人员、运营人员、销售人员等。2013年,小米还是没有打广告,而是建设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社会化媒体队伍。小米新媒体团队有近百人,其中小米论坛30人、微博30人、微信10人、QQ空间等10人。当其他厂商还在打“硬广”的时候,小米却悄悄地通过社会化媒体展开了新的征程,量变引起质变就这样悄无声地进行着。由此可见,企业开展社群营销不仅是营销战略的范畴,还要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在思想理念、组织资源、规划执行上要全盘考虑,才能获取实际效果。由于小米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大量的手机厂商纷纷效仿,都开始把营销重点向社会化媒体转移,于是形成了现在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群雄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