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洛地平缓释片说明书简介
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
说明:非洛地平缓释片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02月05日药监注函[2002]58号《关于公布第二批化学药品说明书目录的通知》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说明书是规范修订后的建议参考样稿,企业如有疑异,可提出修改意见。〔适应症〕应与原批准的内容一致;〔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企业提供的说明书不能比样稿所列的少。对于说明书样稿中的空项或未列全的项目,应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商品名、规格等。
【药品名称】
通用名:非洛地平缓释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Felodipine Sustaindrelease Tablets
汉语拼音:Feiluodipinɡ huɑnshipiɑn
本品主要成份为:非洛地平。其化学名称为:4(2,3二氯苯基)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基乙基甲基酯。
结构式:
分子式:C18H19Cl2NO4
分子量:384.25
【性状】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膜衣显白色。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本品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其作用是可逆性竞争二氢吡啶结合位点,阻断血管平滑肌和人工培养的兔心房细胞的电压依赖性Ca2+电流,并阻断K+诱导的鼠门静脉挛缩。
体外研究表明,本品对血管平滑肌选择性抑制作用强于对心肌作用;在体外可检测到负性肌力作用,但是在整体动物中未观察到此作用。
本品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致血压降低,该药理作用与用药剂量相关,并有伴随反射性心率增加。在动物和人体内观察到本品对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作用而致轻度利尿作用。
本品的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在第一周用药时可有反射性心率增加,但该作用随时间而减少。长期给药心率可能增加5~10次/分钟,b阻滞剂可对抗此作用。本品单用或与b 阻滞剂合用时不影响心电图的PR间期。临床研究和电生理研究显示,本品单用或与b 阻滞剂合用对心脏传导(PR、PQ和HV间期)没有显著影响。
在对没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确的负性肌力作用。
本品可减低肾血管阻力而不影响肾小球滤过。在第一周用药时可见轻度利尿、尿钠增多和尿钾增多作用,短期和长期治疗不影响电解质。
在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本品可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毒理作用
致癌实验
在为期两年的致癌实验研究中,雄性大鼠分别每日给药非洛地平7.7、23.1或69.3mg/kg,观察到良性间质细胞瘤(Leydig细胞瘤)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在小鼠给药(138.6mg/kg)day(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28倍)的类似研究中未发现此现象。在前面对大鼠两年研究所使用的剂量下,非洛地平降低大鼠睾酮水平,同时相应增加血清黄体化激素。Leydig细胞瘤的形成可能是这些激素的继发性作用,但是在人体内尚未发现。
在相同的大鼠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在所有剂量组的雄性和雌性大鼠的食道凹槽中均发现病灶鳞状细胞增生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大鼠未发现其他药物相关的食道或胃肠道病理变化。
小鼠给药非洛地平138.6mg/kg/day(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28倍),雄性小鼠80周后和雌性小鼠99周后均未发现致癌作用。
致突变实验
非洛地平在体外Ames微生物致突变试验和小鼠的淋巴瘤正向突变检测中未显示任何致突变活性。口服剂量2500mg/kg(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506倍)的体内小鼠微核试验或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未发现致畸变作用。
生殖毒性实验
在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给药非洛地平3.8、9.6或26.9mg/kg/day的生殖试验中未见该药对生殖能力有明显作用。
怀孕家兔给药非洛地平0.46、1.2、2.3和4.6mg/kg/day(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0.44倍)的畸形影响研究显示,在胎儿中发现指(趾)异常现象,包括末端指(趾)骨的骨化大小和程度减少。这些改变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与给药剂量相关,甚至在最低剂量下也有发生。在给药大鼠中未发现类似的胎儿异常现象。
在对恒河猴的畸胎学研究中未发现末端指(趾)骨的大小减少,但是约有40%的胎儿出现末端指(趾)骨异位。
大鼠给药非洛地平9.6mg/kg/day(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4倍)以上的研究发现,难产的产程延长,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的频率增加。
在怀孕家兔给药非洛地平大于或等于1.2mg/kg/day(相当于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试验中发现,家兔乳腺显著增大,超过正常怀孕家兔的乳腺增大。
毒性实验
雄性和雌性小鼠分别口服240mg/kg和264mg/kg本品,雄性和雌性大鼠分别口服2390mg/kg和2250mg/kg本品,都可引起死亡。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并经历广泛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约为20%。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出现在服药后2.5~5小时。血药浓度峰值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在20mg范围内随剂量线性增加。本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99%。
年轻、健康受试者口服10mg本品后,平均峰谷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7nmol/L和2nmol/L。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4岁)口服20mg本品后的平均峰谷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23nmol/L和7nmol/L。由于本品的半数有效浓度为4~6nmol/L,所以根据不同患者,口服5~10mg本品或口服20mg本品,均可期望达到24小时降压效应。本品在年轻、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全身血浆清除率约为0.8L/min,表观分布容积约为10L/kg。
本品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4岁)的平均清除率仅为年轻人(平均年龄26岁)的45%,稳态时年轻患者的AUC只为老年人的39%。
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受饮食影响。当给予高脂餐或碳水化物饮食时,Cmax增加60%,AUC未见改变。少量清淡饮食(桔子汁、烤面包和谷类食物)不影响本品的药动学特征。在饮用葡萄柚果汁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大约增加2倍。未见桔子汁改变本品的动力学行为。
高血压患者服用本品后,稳态时的平均血药浓度峰值比单剂量给药高20%。降压作用与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相关。
本品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的清除率为正常年轻受试者的60%。肾功能不全不改变本品的血药浓度曲线,但是由于尿排泄量下降,所以血浆中的代谢物(无活性)浓度增高。
动物试验表明本品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和胎盘。
【适应症】
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并使用)。
【用法用量】
口服,最初剂量一次5mg,一日1次,可根据患者反应将剂量减少至每日2.5mg或增加至每日10mg。剂量调整间隔一般不少于2周。建议剂量范围为每日2.5~10mg。
【不良反应】
(1)服用本品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外周水肿(多发生在用药后2~3周,发生率与年龄和用药剂量有关)、头痛和面部潮红。外周水肿通常程度较轻,与年龄和给药剂量有关。还可见乏力、热感、心悸、恶心、消化不良、便秘、眩晕、感觉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喷嚏、皮疹、牙龈增生。
(2)发生率较低或与本品关系不确定的不良反应有:
全身 胸痛、面部水肿、流感样症状;
心血管 心肌梗塞、低血压、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早搏;
胃肠道 腹痛、腹泻、呕吐、口干、胀气、反酸;
内分泌 男性乳腺发育;
血液 贫血;
代谢 ALT (SGPT)升高;
骨骼肌 关节痛、背痛、腿痛、足痛、肌肉痛性痉挛、肌痛、臂痛、膝痛、髋痛;
精神神经系统 失眠、抑郁、焦虑障碍、烦躁、神经过敏、嗜睡、 *** 减退;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咽炎、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鼻窦炎、鼻出血、呼吸道感染;
皮肤 挫伤、红斑、风疹;
特殊感觉 视力障碍;
泌尿生殖系统 阳痿、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多尿。
(3)临床试验室检查 短期和长期治疗对血电解质和血糖未见显著影响。
【禁忌】
对非洛地平过敏者、严重低血压者、主动脉狭窄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可引发严重低血压和晕厥,产生反射性心动过速,在敏感人群中可能引发心绞痛,低血压患者慎用。
(2)本品慎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患者,须注意本品的负性肌力作用,特别是在与b 阻滞剂合用时。
(3)本品慎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老年人(65岁以上)或肝功能不全患者宜从低剂量(一次2.5mg,一日1次)开始治疗,并在调整剂量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
(4)临床试验表明,剂量超过每日10mg可增加降压作用,但同时增加周围性水肿和其他血管扩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需要调整建议剂量。
(5)本品应空腹口服或食用少量清淡饮食,应整片吞服勿咬碎或咀嚼。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可减少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在孕妇中的应用尚缺乏良好的对照研究,但鉴于动物实验中有不利影响,故应告知育龄妇女本品有使胎儿致畸、影响分娩和乳腺过分增大的危险。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排入乳汁,但鉴于本品对婴儿可能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故建议哺乳期妇女在用此药时应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加,故建议老年患者(65岁以上)的初始剂量为每日2.5mg,并据个体反应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b 阻滞剂合用时耐受性良好,但有报道本品与美托洛尔合用时可使美托洛尔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峰浓度Cmax分别增加31%和38%。
(2)与西咪替丁合用可使本品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峰浓度Cmax增加50%,故与西咪替丁合用时应调整本品剂量。
(3)本品与地高辛合用未见到心衰病人的地高辛药动学行为发生显著改变。
(4)抗癫痫药物苯妥因、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可使本品在癫痫患者体内的血药峰浓度降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降低6%,因此应调整在这些患者中的治疗方案。
(5)其他药物如吲哚美辛或螺内酯与本品无明显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本品过量可引起外周血管过度扩张,伴随外周性水肿、严重低血压和可能的心动过缓。
如果发生严重低血压,应该建立症状疗法。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抬高下肢,静脉输液。伴随心动过缓时可用阿托品(0.51mg,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如需要还可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
尚不明确能否通过血液透析从血液循环中除去本品。
【规格】
(1)2.5mg (2)5mg (3)10mg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说明书
非洛地平缓释片可减少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有症状和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下面是我整理的非洛地平缓释片说明书,欢迎阅读。 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介绍 通用名:非洛地平缓释片 生产厂家: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15 药品规格:5mg*10s 药品价格:¥36.5元 非洛地平缓释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非洛地平缓释片 【商品名称】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英文名称】FelodipineSustaind-releaseTablets 【拼音全码】FeiLuoDiPingHuanShiPian(BoYiDing) 【主要成份】主要成份为非洛地平。 化学名:4-(2,3-二氯苯基)-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基乙基甲基酯 分子式:C18H19Cl2NO4 分子量:384.25 【性状】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为薄膜衣片,除去膜衣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并使用)。 【规格型号】5mg*10s 【用法用量】口服,初剂量一次5mg,一日1次,可根据患者反应将剂量减少至每日2.5mg或增加至每日10mg。剂量调整间隔一般不少于2周。建议剂量范围为每日2.5~10mg。 【不良反应】1.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外周水肿(多发生在用药后2-3周,发生率与年龄和用药剂量有关)、头痛和面部潮红。外周水肿通常程度较轻,与年龄和给药剂量有关。还可见乏力、热感、心悸、恶心、消化不良、便秘、眩晕、感觉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喷嚏、皮疹、牙龈增生。2.发生率较低或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关系不确定的不良反应有:详见说明书。 【禁忌】对非洛地平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可引发严重低血压和晕厥,产生反射性心动过速,在敏感人群中可能引发心绞痛,低血压患者慎用。2.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慎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患者,须注意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负性肌力作用,特别是在与β-阻滞剂合用时。3.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慎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老年人(65岁以上)或肝功能不全患者宜从低剂量(一次2.5mg,一日1次)开始治疗,并在调整剂量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4.临床试验表明,剂量超过每日10mg可增加降压作用,但同时增加周围性水肿和其他血管扩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需要调整建议剂量。5.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应空腹口服或食用少量清淡饮食,应整片吞服勿咬碎或咀嚼。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可减少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经验有限。 【老年患者用药】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加,故建议老年患者(65岁以上)的初始剂量为每日2.5mg,并据个体反应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在孕妇中的应用尚缺乏良好的对照研究,但鉴于动物实验中有不利影响,故应告知育龄妇女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有使胎儿致畸、影响分娩和乳腺过分增大的危险。尚不清楚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是否排入乳汁,但鉴于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对婴儿可能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故建议哺乳期妇女在用此药时应权衡利弊。 【药物相互作用】1.同时使用某些干扰细胞色素P450 3A4酶系统的药物,可影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如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肝药酶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红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和某些存在于葡萄柚汁中的黄桐类化合物)可引起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升高。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卡马西平、利福平、巴比妥酸盐)可引起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降低。2.非洛地平不影响环孢菌素的血药浓度。3.尽管非洛地平具有较高程度血浆蛋白结合力,但不影响其他高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如法华林)的结合程度。4.波依定与地高辛合用未见到心衰患者的地高辛药动力学行为发生显著改变。5.其他药物如吲哚美辛或螺内酯与波依定无明显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过量可引起外周血管过度扩张,伴随外周性水肿、严重低血压和可能的心动过缓。如果发生严重低血压,应该建立症状疗法。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抬高下肢,静脉输液。伴随心动过缓时可用阿托品(0.5-1mg,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如需要还可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尚不明确能否通过血液透析从血液循环中除去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与尼群地平和/或其他钙通道阻滞剂可逆性竞争二氢吡啶结合位点,可阻断血管平滑肌和人工培养的兔心房细胞的电压依赖性Ca2+电流,并阻断K+诱导的鼠门静脉挛缩。体外研究表明,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对血管平滑肌选择性抑制作用强于对心肌作用;在体外可检测到负性肌力作用,但是在整体动物中未观察到此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致血压降低,该药理作用与用药剂量相关,并有伴随反射性心率增加。在动物和人体内观察到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对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作用而致轻度利尿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在第一周用药时可有反射性心率增加,但该作用随时间而减少。长期给药心率可能增加5~10次/分钟,β-阻滞剂可对抗此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单用或与β-阻滞剂合用时不影响心电图的P-R间期。临床研究和电生理研究显示,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单用或与β-阻滞剂合用对心脏传导(P-R、P-Q和H-V间期)没有显著影响。在对没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确的负性肌力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可减低肾血管阻力而不影响肾小球滤过。在第一周用药时可见轻度利尿、尿钠增多和尿钾增多作用,短期和长期治疗不影响电解质。在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发现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可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毒理作用致癌实验:在为期两年的致癌实验研究中,雄性大鼠分别每日给药非洛地平7.7、23.1或69.3mg/kg,观察到良性间质细胞瘤(Leydig细胞瘤)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在小鼠给药138.6mg/kg/day(大建议人用剂量的28倍)的类似研究中未发现此现象。在前面对大鼠两年研究所使用的剂量下,非洛地平降低大鼠睾酮水平,同时相应增加血清黄体化激素。Leydig细胞瘤的形成可能是这些激素的继发性作用,但是在人体内尚未发现。在相同的大鼠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在所有剂量组的雄性和雌性大鼠的食道凹槽中均发现病灶鳞状细胞增生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大鼠未发现其他药物相关的食道或胃肠道病理变化。小鼠给药非洛地平138.6mg/kg/day(大建议人用剂量的28倍),雄性小鼠80周后和雌性小鼠99周后均未发现致癌作用。 【药代动力学】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口服吸收完全并经历广泛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约为20%。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出现在服药后2.5-5小时。血药浓度峰值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在20mg范围内随剂量线性增加。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99%。年轻、健康受试者口服1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后,平均峰谷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7nmol/L和2nmol/L。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4岁)口服2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后的平均峰谷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23nmol/L和7nmol/L。由于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半数有效浓度为4~6nmol/L,所以根据不同患者,口服5~1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或口服20m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均可期望达到24小时降压效应。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在年轻、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全身血浆清除率约为0.8L/min,表观分布容积约为10L/k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4岁)的平均清除率仅为年轻人(平均年龄26岁)的45%,稳态时年轻患者的AUC只为老年人的39%。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生物利用度受饮食影响。当给予高脂餐或碳水化物饮食时,Cmax增加60%,AUC未见改变。少量清淡饮食(桔子汁、烤面包和谷类食物)不影响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药动学特征。在饮用葡萄柚果汁时,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生物利用度大约增加2倍。未见桔子汁改变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动力学行为。高血压患者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后,稳态时的平均血药浓度峰值比单剂量给药高20%。降压作用与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相关。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的清除率为正常年轻受试者的60%。肾功能不全不改变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血药浓度曲线,但是由于尿排泄量下降,所以血浆中的代谢物(无活性)浓度增高。动物试验表明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和胎盘。 【贮藏】密封。 【包装】铝塑包装。 【有效期】36月 【执行标准】新药转正标准67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15 【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的功效与作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并使用)。 非洛地平缓释片服用常见问题 问:高血压是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其中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率的比例甚至已达到40%左右,高血压已经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而非洛地平缓释片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药物,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效果好。那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吗? 答:研究显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有效率为85%,所以说,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效果好。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的用法用量是口服,剂量应个体化。服药应在早晨,用水吞服,药片不能掰、压或嚼碎。治疗高血压:建议以5毫克一日一次作为开始治疗剂量,常用维持剂量为5或10毫克,一日一次。可根据患者反应将剂量减少或增加,或加用其他降压药。剂量调整间隔一般不少于2周。治疗心绞痛:建议以5毫克一日一次作为开始治疗剂量,常用维持剂量为5或10毫克,一日一次。 非洛地平缓释片主要成分为非洛地平。非洛地平通过改善心肌氧供而发挥抗心绞痛和抗缺血作用。非洛地平通过扩张心外膜的动脉和小动脉而减少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和心肌氧供。非洛地平可有效的缓解冠脉痉挛。非洛地平所致外周血压的下降使得左心室的后负荷及心肌氧的需求下降。对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非洛地平能改善运动耐受能力,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非洛地平可减少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有症状和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生。非洛地平可单独使用或与受体阻滞剂合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无论患者的年龄和种族,非洛地平都是有效的而且耐受性好,即使对伴有充血性心衰、哮喘及其它阻塞性肺病、肾功能损害、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雷诺症或接受肾移植的患者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复方环磷酰胺片功效怎么样?复方环磷酰胺片作用
药物的功效是患者最关心的方面,花钱买了药物治疗疾病,自然是希望药到病除的,可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的因素也是不少的。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一定要首先阅读说明书,尤其是服用抗癌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注意事项。1、说明书通用名称:复方环磷酰胺片功能主治:本品抗肿瘤药。适用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白血病、神母细胞瘤、卵巢癌、乳癌以及各种肉瘤及肺癌等。用法用量:口服。成年人常用量:一次1片,一日3~4次。剂型:肠溶片不良反应:1.骨髓抑制为最常见的毒性,白细胞往往在给药后10~14天最低,多在第21天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比其他烷化剂少见;常见的副反应还有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2.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可产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大量补充液体可避免。本品也可致膀胱纤维化。3.当大剂量环磷酰胺(按体重50mg/kg)与大量液体同时给予时,可产生水中毒,可同时给予呋塞米以防止。4.环磷酰胺可引起生殖系统毒性,如停经或精子缺乏,妊娠初期给药可致畸胎。5.长期给予环磷酰胺可产生继发性肿瘤。6.复方环磷酰胺可减轻严重免疫抑制。7.用于白血病或淋巴瘤治疗时,易发生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8.少见的副作用有发热、过敏、皮肤及指甲色素沉着、粘膜溃疡、谷丙转氨酶升高、荨麻疹、口咽部感觉异常或视力模糊。2、和环磷酰胺区别环磷酰胺治疗SLE是一种常规治疗。环磷酰胺规格是每片50mg,只有这一种规格。复方环磷酰胺中,环磷酰胺的含量还是50mg,但其中加入了人参茎叶总皂苷这种无关痛痒的药物『主要“可能”作用是改善癌症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维护骨髓功能』。复方环磷酰胺与环磷酰胺在治疗作用、适应症、副作用、注意事项上没有明显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价格的区别。复方环磷酰胺这种药国际上没有,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药”】。
环磷酰胺是什么药?
环磷酰胺是进入人体内被肝脏或肿瘤内存在的过量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变为活化作用型的磷酰胺氮芥而起作用的氮芥类衍生物。抗瘤谱广,是第一个所谓“潜伏化”广谱抗肿瘤药,对白血病和实体瘤都有效。本品在体外无活性,主要通过肝脏P450酶水解成醛磷酰胺再运转到组织中形成磷酰胺氮芥而发挥作用。环磷酰胺可由脱氢酶转变为羧磷酰胺而失活,或以丙烯醛形式排出,导致泌尿道毒性。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机制与氮芥相同。功能主治1、作为抗肿瘤药,用于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尤因肉瘤、软组织肉瘤以及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对睾丸肿瘤、头颈部鳞癌、鼻咽癌、横纹肌瘤、骨肉瘤也有一定疗效。目前多与其他抗癌药组成联合化疗方案。2、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儿童肾病综合征、多发性肉芽肿、天疱疮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用于器官移植时抗排斥反应,通常与泼尼松、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合用。3、本药滴眼液可用于翼状胬肉术后、角膜移植术后蚕蚀性角膜溃疡等。用法用量口服:50~100毫克/次,2~3次/日,一疗程总量10~15g。静注:0.2克/次,每日或隔日1次;或0.6~0.8克/次,每周1次,一疗程总量8~10g。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最低值1~2周,一般维持7~10天,3~5周恢复)、脱发、消化道反应、口腔炎、膀胱炎,个别报道有肺炎、过量的抗利尿激素(ADH)分泌等。一般剂量对血小板影响不大,也很少引起贫血。此外,环磷酰胺可杀伤精子,但为可逆性。超高剂量时(>120mg/kg)可引起心肌损伤及肾毒性。注意事项:本品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要多饮水,必要时可用美司钠拮抗。CTX大量给药时应注意膀胱炎,对于有痛风病史、泌尿系统结石史或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用药禁忌:对本品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或慎用。药物相互作用1、CTX可增加血清尿酸水平,与抗痛风药如别嘌醇等同用,应调整抗痛风药的剂量;别嘌醇可增加CTX的骨髓毒性,如同用应密切观察其毒性作用。2、与大剂量巴比妥或皮质激素同用可增加急性毒性。3、与多柔比星同用可增加心脏毒性,多柔比星总剂量不应超过400mg/m2。(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