檞寄生和槲寄生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1、檞寄生:檞寄生是一种动物。2、槲寄生:槲寄生是一种植物。二、科属不同1、檞寄生:檞寄生是昆虫纲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动物。2、槲寄生:槲寄生是被子植物门原始花被亚纲桑寄生亚目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三、特点不同1、檞寄生:雌蛾腹部末端分泌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前来交配。幼虫老熟后在针叶丛或杂草中结茧化蛹,蛹期10~20天。2、槲寄生:果球形,直径6-8毫米,具宿存花柱,成熟时淡黄色或橙红色,果皮平滑。花期4-5月,果期9-11月。
槲寄生的含义?
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植物,通常寄生于麻栎树、苹果树、白杨树、松树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着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循环,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此外槲寄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被英国德鲁伊视为圣物,在英语里有特殊的寓意。繁殖方法槲寄生主要通过种子繁殖,每年秋冬季节,槲寄生的枝条上结满了桔红色的小果.以槲寄生的果实为食的鸟类有灰椋鸟、太平鸟、小太平鸟(俗称冬青鸟)、棕头鸦雀等。到了冬天,这些鸟类会聚集在结有果实的槲寄生丛周围,一边嬉戏一边取吃果实。由于槲寄生果的果肉富有粘液,它们在吃的过程中会在树枝上蹭嘴巴,这样就会使果核粘在树枝上;有的果核被它们吞进肚子里,就会随着粪便排出来,粘在树枝上。这些种子并不能很快萌发,一般要经过3~5年才会萌发,长出新的小枝。有时槲寄生的种子落在槲寄生身上,也会长出小的槲寄生。
槲寄生的功效与作用?
槲寄生是一种药材,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由我跟你详细介绍,一起来了解吧! 槲寄生的简介: 槲寄生〔拉丁学名:Viscum coloratum***Kom.***Nakai〕,别名:北寄生、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为桑寄生科槲寄生属灌木植物。植物带叶的茎枝可供药用,具有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溼,安胎等功效,槲寄生提取物可改善微回圈,其总生物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是什么? ⑴治疗慢性气管炎 将陈皮1.5g,槲寄生3g***又称“陈寄饮”***,放入茶杯或碗中,用开水200ml冲泡,加盖放10分钟后服用。第1次服一半,第2次服时加等量开水再服一半,依此日服3次,1剂连冲3日,饭前饭后服均可。观察200例,结果近控42例***21%***,显效69例***34. 5%***。 ⑵用于风溼痹痛,腰膝酸痛等。 该品既能祛风溼,又能养血益肝肾,强筋骨。故可用治营血亏虚、肝肾不足之风溼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证。对肝肾不足之痹痛尤为适宜。常与独活、秦艽、桂枝及杜仲、当归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⑶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该品补肝肾、养血,故有固冲任、安胎之效。多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配用,如寿胎丸。 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 怎么鉴定槲寄生? 槲寄生的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枝梢带叶或脱落无叶,长约30cm,粗枝直径约1cm,细枝直径2-6mm,节部膨大,节上有2-3叉状分枝或枝痕,茎技易由节处折断脱落,节间长2~9cm。表面金黄色、黄绿色或黄棕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不规则纵皱纹。体轻,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黄色;木部色较浅,有放射状纹理;髓小,常偏向一侧。叶对生于枝梢,易脱落,无柄;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7cm,宽0.5~1.5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呈短柄状,基出脉5条,中间3条较明显,金黄色至黄绿色,有皱纹。革质而厚,略柔韧。偶有未脱落的花果;花小形,单生,或数朵簇生于枝梢两叶间;果椭圆形,直径约5mm,黄棕色或暗红色,皱缩。气微弱,味微苦,嚼之粘滑。以枝嫩、色黄绿、叶多者为佳。 槲寄生的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长方形,外被黄绿色角质层,厚19~80μm。皮层较宽广,纤维数十个成束,微木化;老茎石细胞甚多,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韧皮部较窄,老茎散有石细胞。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射线散有纤维束;导管周围纤维甚多,并有少数异形细胞。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及少数分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