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者

时间:2024-10-11 10:13:26编辑:小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我们都提倡德才兼备,无论是从前还是如今,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这个观点也是古人重视的,今天就来谈一谈!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是《资治通鉴》的一句话,陈述了才德之间的关系。


不得不说很到位,德才兼备就是德为先,才为后,逻辑简单明了!

此句意思如下:才能是品德的资本,品德是才能的领袖!

也就是说德为本,才只是辅助品德的一个条件,可是如今我们嘴上说的话与我们真实的样子相差太大了!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领导人用这句话来表达了一些愿望。或许是希望社会的各个层面更加重视品德,或许是针对某些领域的人来说的!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是人类就应该这样!只有如此,世界才能光明,否则黑暗将笼罩整个大地,风雨将肆虐整片天空!

为什么会有腐败?不就是因为品德不好吗!品德有了之后,就算其人无才,那么也不会有太大的坏影响。

相反的是,如果品德不过关,有才就是祸害,且才越大越是有危害性!无论是对于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团体来说都是如此?

人对于这些都是明了的,可是谁又照着如此去做了呢?为了名利,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他们可以忽略德性,给团体,给社会留下祸端!

人从德才两方面可以分为四种:

一、有德有才,这是上等人

二、有德无才,这是次一等人

三、无德无才,这是再次一等人

四、有才无德,这是末等人

总览各个领域内的现象,我们会发现很多高位者皆为第四等人,少部分是其他层次的人!这也许就是领袖重新提出德才问题的原因,希望不要再次步入曾经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境地!

而且我们普通人也可以看到如今的社会价值观,我这里说的是真实而不是嘴上说的那个!是不是崇尚第四等人的更多一些?因为第四等人有才无德,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因此容易获取钱财,而有德之人顾及一些的情况下很是容易失去时机,就算是有才有德的那些人也很难争斗过他们!

在如此崇拜的前提下,扭曲了很多东西!社会环境、婚姻问题、这等等方面的价值观都不对了!

就拿婚姻来说,为什么如今会是这般?不就是因为追求那些有才无德的人所能获取的物质价值吗?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就不用依次罗列了!

令人痛心的不是这些已有现象,而是那些不知悔改的人,而且还是明知故犯,为了自己对一些欲望的追求有个好的理由,很多人竟然用其他与他们一样的人互相作为支撑,这无异于拿根稻草做支撑!

可笑!可叹!可能变?


才者 德之资也 德者 才之帅也的意思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选自《周纪·周纪一》作者:司马光。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资治通鉴》记载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惨痛的用人教训,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强大的智氏家族遭致灭族之祸。为此,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并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著名论断,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司马光还按才、德的不同构成将人才分成四类:“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并提出发人深省的观点:“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此,司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为先。用人当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两全,“宁舍才而取德”。

司马光认为,才胜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远比一个无才无德之人要严重得多。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意思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意思介绍如下: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才可以帮助德,实现德,但是如果有才无德,必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德是统帅才的,也是对才的引导。选自《周纪·周纪一 》作者:司马光。创作背景: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上一篇:西游降魔篇高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