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在田野里,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下面是我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一、课标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学习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通过自读、展示读等形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相互交流,能简单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习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本课字词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依托文本初步感受草虫村落的样子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评价策略 1、通过识记默写,指名认读等,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纸笔测试 2、通过自读、展示读等形式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3、通过教师提问:谁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学生朗读、相互交流,检测目标3. 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 六、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猫》、《珍珠鸟》等课文后,越发感到了动物是我们人类的伙伴。其实在动物界不仅仅是这些哺乳动物非常可爱,就连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也别有一番情趣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虫子的家去感受这份快乐,那里就是?(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呈现学习目标 师:讲课之前,我们来看看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大家齐读。 有了目标相信大家会更有动力,希望大家能圆满完成任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出示自学提示) 给大家一些时间进行自学,请看自学提示,自己读一遍。 清楚了任务之后,下面开始吧! 3、字词检查 师:好,时间到,下面我就来检测一下,看大家的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注意力集中了哦,我可要任意点名了哦! (1)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幻灯片出示生字(指名读) (2)认读本课词语 静谧 亲戚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烘烤 勤勉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追随、俏丽、烘烤、演奏、探索、勤勉、漫游、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4、指名读课文,展示朗读,纠正字音 师:看来关于字词,大家是顺利通关了,下面我要看看大家的朗读水平怎么样了,哪个同学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师:看来大家自学的效率还是挺高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六年级的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自学和集体展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出示自学提示(二)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 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3)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精讲1——3段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知道了在森林边缘的小山丘上,在那细密的草丛中,有一个奇异的草虫的村落,并且还发现了那里是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七、板书设计 静谧 小巷 俊俏 逗笑 庞大 烘干 烧烤 韵母 勤劳 勉励 亲吻 八、作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其中的两题完成) 1、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摘录在采集本上。 2、请你回家后观察一种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3、根据作者在草虫村落游历的过程,出一份手抄报。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下面是我整理的该课文教学设计,一起看看吧!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 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总结回顾,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