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惊梦夏达

时间:2024-10-07 06:47:04编辑:小星

夏达《游园惊梦》的内容我看不懂

阿菁:是说那个道士离开家以后,他的老婆--阿菁 一直很想念他,结果这种思念凝聚在她的梳子上面,后来这把梳子就化成了人型,还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思念别人的女人。最后道士来把那把梳子收啦。阿菁不知所踪

茕兔:茕:qióng 在这里是指单独,有形只影单的意思。 《古艳歌》(《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当念旧
一只兔子被一个皇子救了,那只兔子是兔子精,能化人形,皇子一位拒绝了蕙姬被报复,逃走,被兔子救了,到了一座山上,然后听了迷路老人的话之后自首,快死的时候,那兔子又去找他


夏达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序.

  燕燕于飞

  很久不读诗了,直到翻阅夏达的画。
  高中的时候喜欢读稼轩词,读到“看燕燕,送归妾”一句,知道有典故,于是找来源本的《毛诗》对照《国风 邶风 燕燕》至今能够诵背: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子之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尚且不知道卫姜戴妫(gui)们的故事,只是惊慕于“燕燕于飞”四字,瞬刹间天地俱老,能够想象送别者站在高处。仰望碧空里的依依双燕,继低头眺望远方,车马踏着尘土去向古道狂野的另一边。古风就是这种横贯千古幽幽的惑人之意,偶尔读到心惊动初人就可以短暂的脱去凡胎,立身秋色黄昏里,静静地想事。小时候老师常说《读罢掩卷",大约就是好文字的这种感觉,如今世事纷扰,“掩卷沉思”渐渐变得奢侈和艰难。
  细细翻过下达的游园惊梦,再次有一个奢侈的机会,尝试着在这个并不算太寒冷的冬天掩卷,喝一杯热茶想一些事情,想到一首燕燕于飞的诗。
  我和夏达素不相识,只是在九州志设计画的项目中有过合作,不曾谋面,只听说是个漂亮喜欢画画的女孩。夏达是个画画很随性的姑娘,曾经为我们的一本杂志绘制封面,画一个少女躺卧在盛夏浅水莲叶中,极美丽,美术总监思谋良久,说实在太柔,不合杂志意趣。夏达并不生气说没什么,那是他喜欢画的,用不用也没什么关系
  这一次我再度看见了浅水中仰卧的少女和莲花,只不过被分割在不同的画面中,还有桃花、静止的蝶、月和沉睡在夏荫中的少年。

  五个小故事都说神怪,可是并不多么神,更不奇怪,甚至我不能判断这些能否被称作【故事】,因为真是太简单了,只有很久的凝望、茫然的等待和一刹的相拥,至此这个故事就终结了。如果是在电影中,也许只要二十秒钟就可以结束的一个故事,但是我想夏达需要画很久,如果我去问她为什么要画这些,她大概也会照旧回答说这是她想画的。

  我不知道夏达想画的东西是否是市场乐于销售的和读者乐于阅读并掩卷的,但是她那么坚持了,便也是很美的,至少某些人,比如我,看完掩卷了,喝了很长时间的一杯茶,想到公元前的一个女子在飞着双燕的天空下送别归妾,这时候我很安静,世界也很安静。

  于是我回到两千年前,我于江上飘筏而过,吹笙以忘当年,远望见一尾白鲑跃出水面,此时桃花零落,红尘残碎。
  ---------BY江南
  游园惊梦
  “春光”这个字眼真是贴切,仿佛一面的光华都在这三四月间绽放了。桃李藤萝兰草枝朵?你唱罢我登场,轰轰烈烈,不留余地。戏词里唱的可真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样的流转迤逦,缠倦伤情,怪不得黛玉姑娘叹言:戏里原来也有好文章。、
  即使不习惯戏曲的悠长迟缓,看戏词也是好的,现代的生活很难重复那份天然的精巧了。我无意用画面去诠释这游园一曲,惊梦百年。的经典,暂且解了一片梦境一角春光。
  这和杜丽娘无关,更多的大概来自春困中周庄梦蝶还是蝶梦周庄的昏昏然吧....
  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一只误入人间的蝴蝶,和春光旖旎的庭院再合适不过了。只可惜那个花荫下的少年没来得及看到这一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蝴蝶小小的心思比叹息更短暂,偶遇和别离比风带落花瓣更简单。
  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这个念头与一只蝴蝶在我的神思恍惚的时候晃过。当时风翻过从爷爷书柜里翻出的《牡丹亭》发黄的纸张。
  邂逅就是如此简单。
  凤求凰
  记得有种说法: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我小时候看书来者不拒,不求甚解的。那时候半懂不懂读西厢只觉得沉闷冗长不如西游记来的热闹好看。这个要丢下去饭书柜里有没有什么传奇演义,却蓦然看到而这首凤求凰: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和之前旖旎风光不同入海上静静升起的明月,是一个孩童也能隐约感受到的古雅苍凉。
  大了些就听说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以为这就是凤求凰的出处。找来看时却完全不同也极雅致且文采濯然,却总感觉透着些少年轻狂....才子司马相如在大富商卓王孙家做客,或许是扫见了珠帘后鬓影钗光,或许是听见了屏风后环佩叮当,他自信的唱出了: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卓文君年少聪颖是富贵人家的掌上明珠,精诗书善琴棋,这样一个美貌的少女想必是极清高且自尊的,却被一曲凤求凰打动,爱上那珠帘外挑琴的白衣公子,。在那个年代这样一个少女说出:愿伴君千里,不离不弃。已是很难得了吧?何况后来的当垆买酒?
  小时候总认为,司马相如一定很爱很爱卓文君,有什么理由不想爱呢》?一定是视若珍宝郑重尊贵的放在心底里的。看到后来司马相如出任京官,有休妻纳妾之意,我有点不能相信。童话里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结局了,为什幺有以后。以后就是卓文君悲切的回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惟独无亿<意》“的休书:一别之后 两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 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 郎啊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再以后据说司马相如羞愧难当,回心转意,是所谓”千古佳话“。可我却觉得心底冰凉。
  真情实意原来是有过去式和进行时的...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用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我可以说我不喜欢这个典故吗、虽然不全是这样。
  我还是更喜欢最初我读到的那首,政治,古朴,以及静静的温柔的......绝望。
  蒹葭
  ......是在是不行了 ,太多 打得冒汗了....我要赶作业了
  下次再写...


夏达的游园惊梦讲的是什么故事?

游园惊梦是夏达根据古诗文或者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 通过自己的理解 为文字配上画 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诗 所以有许多不同的故事 多是2,3页比如说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 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 使我沦亡就是记叙勒话中这样的故事

上一篇:荒凉国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