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考研
您好,以下是解答:
1、录取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报考人数和报录比之类的数字天天都有人问我,再次也奉劝其他试图在网上找这些信息的同学,传媒大学从来不公开,也没有这种数据,网上所谓的任何信息都没有参考价值。
2、新闻学的参考书目
分为三部分: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
新闻史部分: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闻理论部分:
《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批评》雷跃捷
新闻业务部分:
《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 梁一高 中国广电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注:新闻业务部分,实际上就是采写编评四部分,四本书工作量比较大,如果时间有限,可以考虑看《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王灿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另外你可以看一下 中传考研网 出版的
《新闻学基础复习指南》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复习指南》
《新闻学基础及解析》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历年真题及解析》
这套资料近几年每年都命中大量的题目,很有实力
3、学术杂志,最重要的莫过于中传的校刊《现代传播》了,每年几乎都能在这上面找到回答论述题的原文。如果还有时间,可以看《国际新闻界》之类的,人大的杂志。
4、新闻学就业整体是好的,但专业和就业并不具有等号关系,工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你的专业,机会以及你的能力也是你是否留在北京的很重要因素。
5、据说中传有点儿黑,可信吗?对于这种不堪的谣言,我不做评述,只说其是谣言!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
先是自我介绍,我本科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战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方向,以初试409的分数,复试95.33,成功上岸中国传媒大学。备考这几个月以来,我有很多想说的话,于是干脆整理成一条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一、关于择校和考研:我学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本身很多课程都和新闻传播挂钩,特别是在大二学习了传播学后,对这个专业就更加向往,大学的学习时光在深度激发我对传播学科兴趣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知识广度、深度和实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在对自身状况和国内外传媒行业就业环境的不断审视和和衡量之下,我决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有其特殊性,选择学校是第一步。我在择校时采取了专业>学校>地域的原则,即首先结合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学习兴趣,考虑自己是否还想学习本专业,是否想跨专业考研,在确定完专业后,在专业内选择合适的院校,同时要全面搜集院校的招生政策、考试大纲、命题风格、报录比等信息,这部分信息大多能够在学校官方研招网或研招公众号上找到,综合衡量院校的专业实力和考研难度,最终确定考研院校和专业。我经过以上的衡量过后,毅然决然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方向。以下就是我的考研经验:二、关于政治:肖1000题、腿姐30天70分选择题、博主整理好的徐涛强化班笔记、博主整理好的腿姐技巧班笔记、腿姐冲刺背诵笔记、肖4、肖8、张修齐大题模板、各路模拟卷小程序(我甚至没用精讲精练......)时间:(时间线都是大致的,不一定严格准确,具体灵活调整)7月1日暑假开始学习政治完全不晚!【暑假】一天1小时(绝不多学,把更多时间留给专业课)。暑假结束前就着考研博主的强化班笔记看完徐涛强化班,一刷完肖1000。【9月】一天1小时。二刷肖1000题,一刷腿姐30天70分(腿姐的选择题难度更大,有些题出得比较细,所以错的多也不用灰心,我主要拿来练手)。遇到不懂的错题就回到幕布的强化班笔记去看,标注并搞懂就行。【10月】一天1小时。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出来了,这个时候依然是刷选择题(1000题可以反复刷),做错的直接去背诵手册找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标注,这个是后期宝贵的属于私人的错题笔记!同时腿姐技巧班也出来了,我主要听的选择题技巧(不过听说今年腿姐的大题也很牛!),对着考研博主的腿姐技巧班笔记学习(到时候博主一大堆,挑一个看得顺眼可靠的就可以)。【11月】一天1.5小时。肖8是11月出来,8反复刷,主要是选择题,每个选项弄懂,吃透。时政部分单独记,基础知识部分错了的地方依然是回到冲刺背诵笔记进行标注。这个月还有巨多老师的模拟卷出来,不用买,直接小程序刷选择题就可,我当时几乎把市面有的选择题刷了个遍,但这些依然只是定时做题练个手感,最重要的还是肖8。【12月】不确定时间。肖4反复刷,选择题吃透,大题就是背!到时候有许多带背的博主,会教你怎么科学高效地背,挑自己顺手的。除此之外,由于考前比较焦虑,还搞了个张修齐政治大题模板,那个宣称是背了那五张纸大题就至少35+,当然我比较贪心所以模板也没背熟,肖4也只有前两套比较熟,最后北京地区大题34已经很满足了!不能小看政治,但是政治并不难。建议学习顺序是【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真题不用做,时政不用自己学,到时候各路名师都会总结。三、关于英语:因为个人英语基础还可以(六级570+),所以英语没怎么花时间。资料:黄皮书真题、单词APP、王江涛作文书时间线:【暑假前】过完一遍单词,因为不咋有毅力,所以纸质书、单词软件混着用......【暑假】留近四年的真题,刷其他真题中的所有客观题部分(一整套定时完成)。【暑假后】日常二刷两篇阅读(包括完型和新题型,我没有刻意进行题型的区分);每个月刷一套新题,刚好12月刷最后一套。客观题部分总之就是滚动刷,反复刷......吃透啃烂,每个单词认识,每个选项知道它为什么错为什么对。英语二的翻译比较简单,9月开始按常规做题订正,学一些技巧就没了。作文是10月开始准备的,先把王江涛的20篇作文背了一遍,10月1日到20日刚好一天一篇。之后就开始练真题,对着范文积累好用的词汇、表达,最终形成自己的模板。英语真的因人而异,但是考研英语也是很有规律的,按照比较常规的流程一步步走完基本上不会差!四、关于专业课:关于参考书目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学硕考的是713传播历史与理论和816传播实务,初试是不分方向的考的都是一套题,但是招生方向是分开的,要求在报名的时候就分方向报名,请提前做好每个方向的功课。基础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7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P.S 段鹏老师那本是基础中的重点,一定要好好看!吃透里面的知识点,与胡正荣老师传播学总论互相补充。彭兰老师《网络传播概论》是最新出的,里面的观点和描述的情景都很符合现在传播界发展趋势,也是要重点关注的。郭庆光老师那本比较老,里面关于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详细,适合作为816传播理论与历史的补充。扩展书目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3.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4.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5.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S刘海龙老师的范式与流派在后期一定要好好研读!在一开始看可能比较晦涩,但在学习基础知识后再看真的很多其他参考书目没有的比较深入的知识点,适合后期补充笔记。《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版》这本书是笔记的形式精编,将知识点汇聚一起适合背诵,还有新闻学版和广告学版。最后三本属于高阶阶段,适合前期学有余力而且有传播学基础的同学,如果处在考研后期那就不要再看了,内容其实我也没有看完。六月到八月其实这几个月期末考试加上放假回家其实我一直无心学习但是一直在坚持扩展看其他专业课的书(感觉这样不太会有负罪感,而且有的传播学的书真的很有意思我就当小说了),也在微博微信上关注了许多传播学考研号、新闻时事号,传播学是很跟时代潮流我会说吗?!在后期看论文的时候发现老师们真的站在了时代的前端啊。九月到十二月回校终于可以安心学习了,这段时间主要就是补充笔记开始努力的死记硬背状态了,我比较懒也磨叽就直接买的笔记,到后来发现完全不够用又在上面各种修修补补增添新东西(一定一定不要学我,真的费时费力又害怕自己补充的不够多不够好)而且新出了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学概论(第四版)》和以前的书内容真的完全不一样!几乎满本都是重点!甚至当时还出了个段子“要是能重来,我要背彭兰”,当时一边背诵一边又要看新内容真的压力特别大恨不得自己能换个脑子。时间表—每天都要背基础的书本内容和笔记前期可以先不做,仔细思考里面题,理清自己的思路还要查缺补漏自己的知识盲区,了解老师出题的重点。后期就一定要把输入变为输出了,反复练真题,一开始是写解题思路和框架,之后是专门拿出固定时间来练真题。在这里说一下,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按分值算字数,中传是一分四十到五十字,也就是论述题15分大概要写到六百到七百字,到后期练出自己的写作格式(字体字号占试卷面积)之后,我一般就是简答可以写B5大小的纸两面左右就够字数了。其实我在十一月开始练的时候没有一次是完整写完的,总是写到一半就觉得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写,不知道怎么加例子,也不知道怎么完整的阐述自己想要说的观点,自己的背诵的知识也是东一棒槌西一榔头想出来的,这时候就发现自己背的远远不够熟练,看的热点也没有很全面,所以!写完真题最关键的是查缺补漏!我在前期不以写完为目标,以知道自己哪里有知识盲区为目标,找一张A4白纸(答题纸大概B5大小,而且是完全空白的,所以练真题也是练自己字迹工整不要飞)在写了论述之后把自己想写记不起来的知识点,知识框架重新画一遍并且在画的时候默背一遍加强记忆。后期练真题就是完完全全要按照考试时间来了,特地抽一个三个小时拿出前三年的真题,可以上网买答题纸或者普通白纸,给自己一个安静又远离参考书的环境认认真真的答题,一定要努力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字数啊!!不要想着到考场上一紧张可以超常发挥啊!毕竟是要写一天的,我在考场写到最后一刻手一直哆嗦着写完了真的太累了,一句话万事准备齐全,练真题要趁早啊盆友们!关于论文到大概九月末或者十月初论文就可以看起来了,重点看的当然是出题老师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了,看论文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回顾,也可以概括出近年来新传界的发展趋势,比如机器人新闻,智能媒体发展等等。我看论文比较杂,先去买的知网账号在搜索各位传播学大佬在近三年的论文,把重要的观点标注出来,有纸质版有电子版去,学习学累了就拿论文看看画画换一下脑子,和时事公众号评论结合起来没事就看,新传人最不适合的学习方法就是闭门造车,一定要关注当下社会到最后!关于复试:中国传媒大学的复试分为三个部分,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在这三个模块中面试占得比重最大,起决定性作用,笔试次之,但是通过经验可以知道,笔试在复试中的作用不大,分数进行比例换算后不会拉开5分以外的差距,而口语更是比重少之又少,大概只有零点几分的区别。所以战术上我们传媒大学的同学们一定切记把重点放在面试和学术设想上,而不要过多在口语和笔试过度纠结。关于笔试首先你要做的事是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的考核范围,突击短板。咱们学校的初试很多方向都是不进行区分,统一出题的,具体方向特色的考察则在复试中有所体现。各个不同方向侧重不同,比如国际新闻方向,试题中会对英汉新闻翻译进行考察,而广告学方向则会对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方面进行考察,媒调方向甚至有可能会涉及到数学、统计学的内容。所以在这里尤其提醒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在复试之前做好"突击",恶补专业方向的术语和论文。比如我所在的国际新闻方向,我在考前在经济学人上扒了一些中英对照的文章学习翻译技巧,还在考前突击背了一批传媒相关英语单词。至于复试的参考书目,中国传媒大学并没有官方版的书单,你们手上的书单大多是"先人"整理推荐的。我认为参考价值不大,因为复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更加侧重考察的是你的专业素养和思维方式,而不是基础知识,你想想看,如果复试还要考你《传播学基础》,那么还要初试做什么呢?与其局限于书本不如去知网搜索一下,你方向的导师院长最近的学术论文和学术兴趣,了解一下媒介前沿比较实在。不用担心,大胆的抛弃书本,盯准热点!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最后,其实经验贴看看就好,初试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不是照搬照抄的方法,而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甚至是自己亲自踩过一些坑之后才找到的)。有人说“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看不清自己到底有没有洗干净,只能一遍一遍地揉搓,再揉搓。未知的竞争对手遍布全国各地,究竟复习得如何,成绩公布前自己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所能做的,只有利用好每一分钟,多写几套题,多背几遍知识点。”如果真的能做到,下一站就是传媒大学啦!
考研二战没考上有多惨
考研二战没考上,相当于考编进编没通过。每一个选择二战的人,都是生活中的斗士,值得敬佩。现在的你,也许已经参加工作,也许正陷入复习的疲惫期。不论怎样,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别放弃自己的坚持。生活虽有挫折,但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网上有数据表明,同一战相比,二战的考研通过率更高,二战考研成功率甚至高达70%。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85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而在这其中,接近一半都是二战考生。所以选择二战的朋友们,你们看似是少数群体,其实在考研这条路上,你们并不孤独。其实,二战的同学相比一战,不论是从经验上,还是决心上,都更强。未知才是最让人恐惧的,经历过一次考试的同学,会针对自己的薄弱点针对性地复习,能有效地避开很多坑。这些年,很多考研准备到一半的人放弃,甚至有些人在马上就要考试时突然决定不考了。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考研。考研简介: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等方面依次进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10月份报名,初试通常于12月底进行,复试通常于当年的3-5月份进行,具体日期各高等院校自行安排。考研,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之意。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du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其次按照程序:与学校联系、先期准备、报名、初试、调剂、复试、复试调剂、录取、毕业生就业、其他等方面依次进行。
二战考研为什么很难考上?
1、失败在“心态上”考研是一个“持久战”,无论是心态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是一种考验,这就要求,必须要有明确的考研目的。很多“二战”考研失败的同学,其实是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可能,考研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逃避现实”。可能第一次就是为了盲目跟风,为了逃避工作继而选择了考研,当第一次考研失败以后,可能工作会更加困难,所以,又踏上了考研二战之路。2、复习效率太低考研失利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复习效率太低”。很多同学虽然每天都会背着书包去图书馆学习,也在“认真”备考。但是,这所谓的学习却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可能根本就没有深入去思考。注意事项:1、重新审视自己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正确择校是二战能否上岸的基点,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大过全程努力。二战择校没必要刻意求稳,但一定不要追求过于热门的院校及专业。2、重点分析失分的学科,思维重构本次考研失败,要具体分析初试失败的原因。如果完全是初试成绩不理想,分析哪一科失利,分析原因,自己没有分配好时间,还是没有认真复习,二战就要补齐自己的短板。二战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最困难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提分方式是扔掉一战的复习方法和复习方式,接受新思维的浸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战优秀的科目未必二战就能高歌稳进,知识结构反复钻研。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