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为代表的什叶派分支阿拉维派在叙利亚是个什么
阿拉维派的基本情况阿拉维派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人口大概有400万人,分布主要分布在叙利亚、黎巴嫩、土耳其,其中以叙利亚为最多,有将近350万人占叙利亚人口的15%左右(战前比这少)。阿拉维派本身属于什叶派分支,而在叙利亚的事业派总人口20%(内战之前不到20%),逊尼派占人口的70%左右。叙利亚教派分布阿拉维派的崛起所以很显然由于教派之间的纷争,占人口少数的阿拉维派必然遭到主流的逊尼派排挤,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阿拉维派都集中居住在沿海或者山区的缘故。阿拉维派的处境在1970年以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时任国防部长的哈菲兹·阿萨德,也就是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他通过政变扫除自己的最大政敌总参谋长贾迪德,次年成功当选叙利亚总统,从此开始巴沙尔家族的独裁统治。阿萨德家族卡通阿拉维派在军中的地位从老巴沙尔政变前所担任的职务就可以看出问题的端倪,他是个军人,所以在军中耕耘了很久,安插了大量的来自阿拉维教派亲信在军中高层任职,这也是其能够政变成功的关键。在政变之后,很显然军队、警察、安全等部门必然还需要进一步清洗,老巴沙尔又都换上自己的亲戚,俨然就是一家一国。阿拉维派几乎占据了军队中的绝大部分高级职位,并且长期腐化堕落,有能力的不多,所以这也是在内战打响之后和对抗ISIS国的过程中,政府军节节败退原因之一。叙利亚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同信仰的军官(其他什叶派、基督徒、德鲁兹人),但是都几乎不成比例,其中比较有名气的就是守卫戴尔祖尔的伊萨姆·扎赫丁老将军,他是一个德鲁兹人,不受重用所以派到戴尔祖尔。(向老将军致敬)老将军伊萨姆·扎赫丁关于叙利亚军队各个宗教派别比例问题在叙利亚大概现在还有25万军队,其中1/3为什叶派,其他主要为一些宗教信仰不强烈的逊尼派,还有德鲁兹人、基督徒等。在内战之前,逊尼派则占到军队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内战之后,很多都溃散或者倒戈。后来开始强制征兵,并且阿拉维派和其他什叶派的比重开始增多,其中还有很大比例来自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的什叶派雇佣兵。叙利亚军队SAA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不是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吗?但是为什么军队中大部分的逊尼派士兵愿意听他的命令?
巴沙尔是逊尼派的女婿,哈哈,当然这里开个玩笑,各派效忠主要还是因为他对叙利亚的贡献,在面对外部危机中,没有了各派纷争的。 一下则是为什么听命于他的原因。
巴沙尔.阿萨德本来想当医生,据说这也是父亲的愿望,以弥补自己未能当医生的缺憾。巴沙尔的哥哥巴西勒才是父亲培养的接班人。巴西勒的政治才干不亚于父亲,但在1994年1月奉命“根除黎巴嫩毒品问题”时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据西方情报部门分析这是国际贩毒组织的大手笔。哥哥死后,在伦敦学习眼科的29岁的巴沙尔被父亲紧急召回,进入霍姆斯军事学院学习坦克指挥。没过多久,巴沙尔那位野心勃勃的叔叔里法特就被解除了副总统的职务,强力部门的总管也换成了巴沙尔的妹夫肖哈特,长期担任副总统的哈达姆尽管是逊尼派出身,但却是阿拉维派的女婿,对阿萨德家族忠心耿耿。另外,在国内及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具备很高威望的逊尼派总理祖巴尔,在老阿萨德临死前被勒令自杀。
老阿萨德去世的时候,巴沙尔只有35岁,离“40岁才可以当总统”的规定还差五年。国外的叙利亚专家们早有预测:哈达姆当过渡总统,肖哈特负责政局稳定,巴沙尔过几年再出山。
让专家们瞠目的是,叙利亚议会当天就通过了宪法第83条修正案:34岁就可以当总统。顾全大局的叙利亚议会还向跃跃欲试准备回国“建立民主,纠正违宪行为”的里法特发出了逮捕令。代行总统职权的哈达姆则立即将巴沙尔从中校晋升为大将,任命他担任叙利亚军队总司令。十天后,复兴党大会选举巴沙尔担任总书记。又过了20天,巴沙尔以97.29%的得票率当选叙利亚总统。
接收了权力也接收了包袱
巴沙尔接收的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外部环境也危如累卵:由于体制僵硬,八年的时间里,流向叙利亚的外资总共只有10亿美元,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实际上的负增长;安理会一个决议接着一个决议要求叙利亚撤出黎巴嫩;巴勒斯坦激进组织设在大马士革的办事处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国际舆论抨击,以色列飞机甚至20年来首次进入叙利亚境内轰炸巴勒斯坦训练基地;父亲留下的杀手锏———生化武器则成了西方的制裁把柄……
伊拉克战争后,环境更为严峻:“纵容恐怖主义”、“殖民黎巴嫩”、“邪恶轴心成员”、“最后一个复兴党政权”、“破坏和平进程”之类的帽子一顶接着一顶戴在巴沙尔的头上。
但既会做眼科手术也会开坦克的巴沙尔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和父亲一样精明,但没有父亲那样不切实际的大志向。包括美国和以色列在内,没有人要急着颠覆他,因为推翻他就意味着叙利亚乱得不可收拾,意味着美国和以色列最害怕的穆斯林兄弟会东山再起。
继任后,巴沙尔很快结束了单身贵族的生活,夫人是没有丝毫阿拉维血统的逊尼派叙利亚裔姑娘,他们是在英国学习时立下山盟海誓的。总统的婚姻让叙利亚逊尼派感到了教派融合的喜悦,因为阿拉维派的总统现在是逊尼派的女婿了。
他释放了几百名政治犯,减少了个人崇拜,给公务员长了工资,鼓励群众讨论经济改革和政治民主,叙利亚人可以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生活了,而且开始企盼未来。
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是巴沙尔遇到的最严重的突发事件。在全世界的质疑声中,巴沙尔并不恐慌。他知道美国人是了解事情真相的:叙利亚特工可能和这件事情有牵连,但控制这些特工的则是杀害他哥哥巴西勒的那些人,贩毒黑手党唯恐哈里里有朝一日彻底撕破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网络。
于是,巴沙尔.阿萨德总统沉着应对,立即废掉了军事情报局头目(此人后在家中饮弹自尽),并开始顺应潮流加快叙利亚军队在黎巴嫩的“重新部署”,被“重新部署”的还有在黎巴嫩为所欲为的军事情报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