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逢驿使

时间:2024-09-28 22:34:51编辑:小星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意思.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注释】: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孰是孰非,有待考证


寄与陇头人的意思 寄与陇头人的含义

1、寄与陇头人翻译: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

2、“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意思是: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

3、【出处】《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意思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注释】: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孰是孰非,有待考证


折花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是什么意思?

释义:逢:遇到。驿使:古时传递公文的人。陇头人:指范晔。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聊:姑且。一枝春:此处借代一枝花。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 ,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江南什么好东西都不会没有,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出处: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译文: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 ,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江南什么好东西都不会没有,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这首诗的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远隔千里,只能凭驿使来往互递问候。而这一次,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却是梅花,诗人用“一枝春”借代梅花,也象征春天的来临,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情的思念和良好的祝愿。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据《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此诗。二、赏析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意如现眼前。一个“逢”字看似不经意,但实际上却是有心;由驿使而联想到友人,于是寄梅问候,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三、作者介绍陆凯(?一504),字智君,鲜卑族。陆凯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全诗

全诗为:“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意思为: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赠范晔诗》作者南北朝时期陆凯。陆凯怀念朋友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范晔。所谓陇头人,因为范晔时在陕西长安,陇山在陕西陇县,所以用陇头人以代。扩展资料:陆凯和范晔简介及古代诗人赠与朋友的诗:1、陆凯:南北朝人,出身名门,祖父陆俟官拜征西大将军,父兄也都为朝廷命官。他15岁时就官拜给事黄门侍郎,为皇帝亲近侍从。陆凯忠厚又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又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2、范晔: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一生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著作《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3、唐代诗仙李白,赠与朋友汪伦的名篇《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4、唐代诗佛王维,送好友元常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渭城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劝朋友再喝一杯酒,因为这位朋友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不会遇到什么友人了。 这两句诗表现了王维对他的朋友的深厚情意。5、唐朝大诗人高适,送别好友董庭兰时所作《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上一篇:贾凯里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