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好还郑码好?
单纯的比较两款形码输入法的输入速度快与慢是很幼稚的,形码的编码,就是把一个个汉字编为键盘上的符号,你把它编为“ABCD”,我把它编为“CDBA”,都是四键一字,哪来的快慢?不同的是,我们平时打字通常都是要打词组,很多单字也是要用到简码的,真要比快慢还得看看同一词库下各自的平均键长为多少,击键熟练度同等的情况下,谁用的键长短就谁快。郑码的平均键长为1.8到1.9,而五笔的平均键长是2.2到2.3,按理说应该是郑码更快一些。我是从五笔转郑码的,个人感觉在打一些常用字上两者速度其实是差不多的,没觉得谁更快些。但是郑码打繁体字确实是要比五笔快很多。我现在可以对照一些港台杂志,很轻松的打繁体字了。以前用五笔时打繁体字是比较难的。百度郑码吧 http://post.baidu.com/f?kw=%D6%A3%C2%EB
郑码输入法与五笔有什么不同
一、发明人不同1、郑码输入法:思想最早来自《英华大词典》的主编郑易里教授。2、五笔字型输入法: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二、特点不同1、郑码输入法:在郑码中对于汉字的笔画也规定为“按一定走向连续完成的一笔”,也分为五种,分别是:横、竖、撇、点、折;对于汉字的形成认为是分为笔画、独体字与合体字三个层次。2、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三、优势不同1、郑码输入法:在基本字根选用、字根笔画分类、笔形分区、取码笔顺及根顺等主要方面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与汉语语文识字教学背景一致。2、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以“字块”组字,显然比用单个的笔画组字更加直观,也更有效率。五笔只打单字就比手写速度快,准确率高,也更节省眼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码输入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笔字型输入法
郑码的拆字方法
郑码,我就用郑码。我前几天回答过一个人。考过来看一下吧。
现用郑码,五笔86五笔98都学过一阵子,都没十分上心也没学会。
从非技术上讲:
1,郑码的装机率没得说,虽然从win95到win7中的郑码都不是很好用。
2,郑码的使用人太少,反正我周围没有人用,对于不是太有个性的人,不适合。试想有人见你在运指如飞的打字,把脸往前一凑问:“吆,五笔么?”你稍微一侧头答:“不,郑码。”“噢,没听说过呢。”……
3,版本统一,虽然“这郑码”“那郑码”都是网友自己搞的,而且基本东西都一样,他们改也只是扩充一下词库,删除一下容错码,调整一下词频。而五笔86,98,新世纪每个字根分布都不一样。
从技术上讲:(我印象最深的)
1,郑码拆字非常顺畅,而且规则很简单,虽然我得承教材上的拆字规则有一大篇,但只要能理解一切都很顺利成章。
2,郑码的三级简码十分不同于五笔,它不是全码的前三码,这是郑码字根双编码的必然。也确有个别字的简码“不规范”,但这里的“不规范”给我的感觉是这种情影:有一部分字符合这个原则,就以这种方式取简码;有一部分字符合那种原则,就以那种方式取简码。到真有点像五笔全码取码的意思。
3,郑码的二级简码,本来是很好很和谐的:就是取前两根的首码。但就是有七、八个字,不守规矩。这是我最深恶痛绝的!例如:“等”若按规矩它的二级简码似乎是mb,但它的真正的二级简码是ms,因为mb是成字副根“牛”。这还只是小恙,在给二字词编码的时候,分别取两个字的前两根的首码,那“等待”就是mb**。得,“等”又成了mb了。
很不全面的写了点,有点语无伦次,希望对你有帮助。
谁能讲解下郑码输入法拆字规则?
我五笔、郑码都会打,但我觉得郑码更难记更难学!而且郑码很多是根据像形字划分,没五笔那样有规律,一个区为一组,郑码的太乱了!五笔识别码只要你理解了就不会说难了。
“好”字的完整编码是:ZMYA,女ZM子YA,女字因为有一“丿”,所以拆分为ZM,M为“丿”,“子”因为有横“一”,所以编码为YA,A为“一”;
有点难理解吧?“女”字有“丿”,也有“𡿨”,为什么要用“丿”,不用“𡿨”,这还不算复杂的,还有些字拆分更复杂,如“鬼”字,竟然说是因为有个部位像“口”,所以用“口”为识别编码,为什么不是“厶”,这样不是更直观?用“田”都容易接受些!
“乙”为什么YDA?因为YD的编码已经有了“刀”字,所以为避免重码,要加个A,凡同一键里有重码的编码后会加“A”,QD是几,QDA是凡;第一个重码加A,第二个重码加B,第三个重码加C,如:“由KIA,甲KIB,申KIC”。
“大”字为什么是GD?因为“大”在“G”键里排行第三,排行第一是“在”,只打“G”,排行第二是“石”打“GA”,排行第一都是键名字母,排行第二都是键名字母+A(每个键的字根最左上角的,含括号内的),排行第三都是键名字母+D。
括号内的代表形状相近的,编码相同,如:凵(丩、丱、屮),就像病毒的变种,要有些想像力,会玩变形金刚才行哦!这就是我说的要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