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大战舰
近日,据媒体报道,最近美国评比出了世界10大战舰,中国有一款战舰成功上榜,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竟然不是055,而是中国海军056轻型护卫舰,那么为何不是055呢?原来榜单曝光,这次美军评选出的是世界十大护卫舰排名,那么美国为何要评选世界十大护卫舰呢?有专家猜测,这可能与美国要发展的下一代护卫舰有关,因为美国发展下一代护卫舰,就自然需要参考其他国家优秀护卫舰的技术,看来美军这次差点就瞒过了所有人。中国海军主力护卫舰054A此前中国已经发展了054A型护卫舰,这型护卫舰无论是吨位还是火力,均远远超过056护卫舰,那么中国为何还需要单独再发展056轻型护卫舰呢?其实中国发展056很大程度是为了弥补054A数量上的不足,054A虽然性能先进,但这艘护卫舰建造难度更高,无法非常大量建造。同时054A还需要担任远海作战任务,这样近海作战力量也就更加紧缺了。056护卫舰虽然中国当时有037猎潜艇与053系列护卫舰担任近海作战任务,但这些军舰大都舰龄老旧,性能落后,根本无法很好的解决近海作战需要,而且中国现在还面临这些舰艇的退役潮,短时间内将出现战舰荒,如果没有新型近海作战舰艇填补,中国近海作战力量将出现空缺,所以中国发展056护卫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于中国而言,056护卫舰最重要的并非这款护卫舰的性能,而是这款护卫舰的经济性,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建造,所以这款护卫舰的造价必定不能太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能够服役四十几艘的056,甚至能够达到一个月下水一艘056护卫舰的水平,建造速度不可谓不快。同时,中国在这么低的造价情况与吨位下,依然让这艘军舰满足了非常全面的作战能力。056护卫舰外界非常喜欢将中国056护卫舰与越南的猎豹3.9级护卫舰进行对比,其实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056在中国海军中不过是看家护院的角色,是给054A打下手的,而越南猎豹级护卫舰在越南海军却是旗舰一般的存在,拿中国最普通的军舰与越南主力舰对比,完全没有意义。即使猎豹护卫舰在火力上强于中国056,但056无论是规模还是价格,均远远超过了猎豹级。虽然056护卫舰在中国海军中地位不高,但这艘军舰对中国近海防御的作用非常巨大,靠这艘军舰,中国海军其他主力舰才能够腾出手来走向远海。同时,中国能在这艘排水量仅1300多吨的护卫舰上实现现有海战所有需求,而且还保持如此低廉的造价,这也就难怪这艘护卫舰能够成功当选世界十佳护卫舰了。
世界最大的战舰
要说到世界上最大的船时,很多人马上想到航母,那么你知道最大的航母又是什么吗?下面由我介绍一下。 航母介绍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Nimitz AircraftCarrier)是美国的一种多用途大型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战舰,所有这个级别的舰艇都是以核动力推进的。装备4座升降机、4台蒸汽弹射器和4条拦阻索。可以每20秒弹射出一架作战飞机。舰载作战联队中的机型配备根据作战任务性质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载不同用途的舰载飞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海上舰队。以它为核心的战斗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舰、驱逐舰、潜艇和补给舰只构成。 制造原因 美国海军能得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核动力航母之父”之美誉的里科维尔上将的努力。他在国会授权委员会上成功地抓住了核动力航母的优越性,使其在1967年获准拨款。目的是为了提高美在冷战中的霸主地位。 总体架构 船型 “尼米兹”级舰同以前的航母一样,由其自身发展的要求,选择了不利于阻力的肥大船型。就其内部居住性标准而言也不高。重量分配是航母设计师颇费心计的问题。从“福莱斯特”号以后的超级航母虽然排水量不断增大,但吃水变化很小,而是在长度和宽度上增加。这种变化一是受港口和船坞水深条件的限制,二是获得了有利飞行作业的尽可能长的甲板长度和宽度,即扩大了飞行甲板的面积。在船体构造上也与前述的航母一致。机库甲板以下为水密结构,共分8层甲板(含双层底)。其型深为19.51m。两舷侧由底至机库甲板都采用古老的防雷隔舱结构,在内外两舰体之间有4道纵向隔壁。这种防护型式在二战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地,只不过现在更加发展了,将其延伸至水线以上,使机库两侧也形成双层防御结构。沿舰长每隔12-13m便设一道水密横隔壁,共23道,并设有10道防火隔壁。从而形成了2000多个水密隔舱,就是这2000多个水密隔舱保证了舰的不沉性。在这些舱中采用空、实相间的措施,增强了舰的抗损能力。二战时,这些舱中就装淡水和舰用燃油。现今,由于JP-5的性能较温和,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燃料,所以在核动力航母的翼舱中也设有航空燃料舱,从而大大提高了航空燃油的装载量。两侧多层设置空、实相间隔舱和X形吸能支撑结构,以及HY-80以上的高强度结构钢,形成了航空母舰的坚固的被动防御体系。 甲板 飞行甲板距水面高为19.11m,距基线高为30.63m。由基线至桅顶高为74.37m。共有舱室3360间。从“福莱斯特”级以后的航母均采用闭式机库,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参加全舰的总纵强度。为此,即保证了高性能飞机着舰的要求,也解决了舰体加长后出现的舰体梁的纵向强度问题。在舰体内,动力装置、弹药库等重要舱室布置在一个装甲箱体内,以防受损危及舰的生命。机库甲板至飞行甲板占4个甲板层高,为11.13m。机库占3个甲板层高,长度占水线长的66%。机库的周围布置航空车间..机库顶部为吊舱甲板(日本人称高射炮甲板)。飞行甲板至吊舱甲板之间的广阔空间为航空联队的办公区。集中在飞行甲板舯部右舷侧的上层建筑被称为“岛”。在这里布置有司令舰桥、航海舰桥和飞行舰桥,实施对全舰飞行作业和舰队的指挥。此外,许多雷达等电子天线设置在其上,是全舰重要的中枢区。 装甲 马岛海战时对美航空母舰的发展影响很大。由于防御的加强,故排水量一增再增,现已突破10万吨大关。飞行甲板进一步强化,增设了消防装置和新设了呼吸装置。“林肯”号和“华盛顿”号在增加飞行甲板装甲的同时,在舰桥等处增设了防御装甲。 目前据透漏的消息说,在“罗斯福”号以后的舰,在弹药库的舷侧增加了63.5mm厚的克夫拉装甲板,在弹药库和机舱顶部同样也增设了该型装甲板,形成箱形防御结构。在“华盛顿”号以后的航母舰桥上增设了这种弹片防御装甲。CVN74号舰以后,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100建造。这种钢能使结构变轻,有利于防御弹片。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战列舰在航母出现之前,曾经是海上霸主。之所以说它是霸主,是因为它的排水量最大,舰炮数量多、火力最强。日本在二战前曾建造了2艘满载排水量72800吨的大和级战列舰,舰长260多米,型深近19米。大和级战列舰建造船体用了20200多吨钢材,为了防御鱼雷、航空炸弹的攻击,在两舷重要部位装了重达21000多吨的防护装甲,水线处的防护装甲厚410毫米,舷侧列板的厚度为75-200毫米。各种口径的舰炮装了100多门,主炮正面的防护盾更是厚达650毫米。主机设备就有5300吨,锅炉用水近300吨,可以储备淡水212吨,重油4200吨,润滑油61吨,轻质油48吨。全舰有1147各水密舱,还需装载2400多人的口粮。以上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它有多大,更直观地说,它比俄罗斯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还要大。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是1943年服役的依阿华级。因为受到《伦敦海军条约》和巴拿马运河通行等因素的限制,该级舰标准排水量定为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00吨,改装后达到57200吨。舰长达到270.4米,舰体长宽比8.18:1,水线长宽比7.96:1,是历史上船体最长的战列舰,也是航速最大的战列舰。依阿华级的防护装甲不及日本的大和级,装甲总重18466吨,同样超过了船体结构的10250吨,主炮正面防护盾后495毫米,舰桥正面的厚度为445毫米。舷侧主装甲厚度为307毫米,水平装甲总厚度为222毫米,采用了多重水密隔舱和3层船底的结构,以抵御鱼雷攻击,并且在遭受攻击后多舱内进水不至沉没。该级舰的人员编制为1851人,战时最多曾搭载2700人。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战列舰在航母出现之前,曾经是海上霸主。之所以说它是霸主,是因为它的排水量最大,舰炮数量多、火力最强。日本在二战前曾建造了2艘满载排水量72800吨的大和级战列舰,舰长260多米,型深近19米。大和级战列舰建造船体用了20200多吨钢材,为了防御鱼雷、航空炸弹的攻击,在两舷重要部位装了重达21000多吨的防护装甲,水线处的防护装甲厚410毫米。舷侧列板的厚度为75-200毫米。各种口径的舰炮装了100多门,主炮正面的防护盾更是厚达650毫米。主机设备就有5300吨,锅炉用水近300吨,可以储备淡水212吨,重油4200吨,润滑油61吨,轻质油48吨。全舰有1147各水密舱,还需装载2400多人的口粮。以上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它有多大,更直观地说,它比俄罗斯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还要大。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是1943年服役的依阿华级。因为受到《伦敦海军条约》和巴拿马运河通行等因素的限制,该级舰标准排水量定为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00吨,改装后达到57200吨。舰长达到270.4米,舰体长宽比8.18:1,水线长宽比7.96:1。是历史上船体最长的战列舰,也是航速最大的战列舰。依阿华级的防护装甲不及日本的大和级,装甲总重18466吨,同样超过了船体结构的10250吨,主炮正面防护盾后495毫米,舰桥正面的厚度为445毫米。舷侧主装甲厚度为307毫米,水平装甲总厚度为222毫米,采用了多重水密隔舱和3层船底的结构,以抵御鱼雷攻击,并且在遭受攻击后多舱内进水不至沉没。该级舰的人员编制为1851人,战时最多曾搭载2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