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2、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3、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译文】:像仲由这样,只怕会不得善终啊!4、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5、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6、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7、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译文】:他提起衣摆上堂时,也是屈身的样子,屏住气息好像没有呼吸。8、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列举如下:1、不亦乐乎。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某职务,就不去过问某职务范围内的事。出处:《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察言观色。解释:察:详审。留意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4、志士仁人。解释:指有远大志向和高尚道德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5、成人之美。解释:成:成全,帮助人使他成功。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6、从心所欲。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也代指七十岁。出处:《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大动干戈。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合用作武器的通称,代指武力、战争。大规模地动用武力进行战争。也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出处:《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8、待价而沽。解释:沽:卖。等有了好价钱才卖。比喻有才能的人等待机会才肯出仕效力。出处:《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9、箪食瓢饮。解释:一箪食,一瓢饮。形容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0、当仁不让。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