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的养生保健知识非常繁多,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和学科。简单的说,中医 养生 可以分为四季 养生 ,就是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 养生 方式,像春天多干燥,应该养肝;夏天预防中暑,应该补脾;秋天应该注意保湿,以防止伤肺;冬天应该注意养肾等。中医 养生 性别的不同, 养生 的方式也不一样,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很大,男性 养生 重在补气,女性 养生 重在补阴。中医 养生 对于不同地域也有不同要求,像南、北方的 养生 方式也有很大差距,南方湿气较重,所以应该重在防湿;北方气候比较干燥,应该重在润燥等。
正确的中医 养生 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针对自己情况,并要按照四季变化进行保健 养生 才为正确方式。
比如服用三七、西洋参,应该通过中医辨证方可使用。还有些人认为运动可 养生 ,但是超负荷的过量运动,则并不能达到正确 养生 目的。
有人认为泡脚之大汗淋漓为正确 养生 ,其实也不对,泡脚也应适度,不宜时间过长,15分钟左右以微出汗为宜。从中医角度 养生 ,应按照生活有节,饮食有度,运动有量,起居有常,此为正确的中医 养生 原则。
中医 养生 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穿上,要注意穿衣服的时机,根据什么样的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冬天的时候该怎么穿,夏天的时候又该怎么穿,什么时候该脱衣服,在中医里面都很有讲究。
再比如脾气,遇到事情了心情不好发脾气对人身体又有哪些危害。还有就是运动,什么样的人适合去游泳,什么样的人适合跑马拉松,打太极拳能对身体哪些经络和穴位有好处,这些在中医 养生 中都有介绍。
养生 方面范围太广,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套方法。
中医 养生 其实是很常见的一种 养生 方式,最主要就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方式,根据人体生命和活动变化的规律性,然后选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调理身心,保护生命,并且预防各种疾病,从而让身体变得越来越 健康 ,也能有效延长寿命。
具体想要做到中医 养生 ,其实还是要看每个人的情况去确定,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综合性去进行调理,这样才能确保人体阴阳处于平和的状态,也能让气血得到更好的调节。
因此想要中医 养生 ,并不能太盲目了,事先还是要做好充足的检查。
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提高,于是很多人在生活之余便开始关注养生,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养生,那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有什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1 手掌拍手臂 手上有六条经络,心包经、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见下图: 方法:左右手分别拍另支手的手臂内、外侧 :以右手掌拍左臂内、外侧,以左手掌拍右手臂内、外侧,轮流互拍。时间约数分钟。可根据自身的状况,重点选拍。 1、手厥阴心包经上有9个穴位,这条经脉直接关系着心脏的健康,此经脉不通畅,就会表现为:手心发热、腋窝肿胀、胸闷、面赤、心律不齐、头晕眼花等。通过拍手疏通心包经,则可以治愈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癫痫、呕吐、疮病及肩肘疼痛等。 2、手太阴肺经上有11个穴位,这条经脉不畅,会表现为:肺部胀满、气喘、咳嗽、锁骨疼痛、肩背疼痛、小便发黄等。拍手疏通手太阴肺经,则可以治愈喉部、胸部和肺部疾病,如咳嗽、气喘、咳血、伤风、咽喉肿痛、肩背寒冷、胸痛、吐泻、痔疾等。 3、手少阴心经上有9个穴位,这条经脉不畅,会表现为:咽喉干燥、心烦、口渴、前臂麻木、厥冷、手心发热和两眼昏花等。拍手疏通手少阴心经,则可以治愈胸部和心脏部位的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心痛、心悸、冠心病、失眠、咽干、口渴、癫痫及上肢内侧疼痛等。 4、手阳明大肠经共有20个穴位,这条经脉主要与人体的消化系统相关,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人就会"上火",喉咙、牙齿就会疼痛,脸上就会出现痤疮、雀斑、酒糟鼻等。刺激拍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三里和合谷等穴位,则可以治愈肠胃疾病和眼、耳、口鼻、喉等五官疾病。例如,耳聋、齿痛、咽喉肿痛、腹胀、腹泻、口眼歪斜、便秘、经闭、水肿、上肢不遂、高血压等。 5、手太阳小肠经共有19个穴位。这条经脉不通畅,身体就会出现耳聋、面颊肿胀、喉咙痛、颈部痛、颔下痛、肩胛痛、上臂痛、前臂疼痛等症状。拍手打通这条经脉,则可以治愈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等部位的疾病。例如,头痛、目翳、乳痛、乳汁少、腰背痛、疟疾、黄疸、癫痫等。 6、手少阳三焦经有23个穴位,这条经脉不畅,身体就会出现耳聋、耳鸣、耳痛和咽喉痛。拍打疏通这条经脉,则可以治愈耳聋、耳鸣、耳痛、目赤肿痛、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疼痛等疾病。 中医养生的保健方法2 按脚趾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暖肚脐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搓腹部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烫脚10~15分钟,中途随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在烫脚的过程中,用手的拇指或食指按揉太冲穴,力度以太冲穴有痛、麻、胀的感觉为度,时间大约10分钟。可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安神助眠。
非遗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2、剪纸一般指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中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门类吗
属于非遗之一。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传统医药有9项。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其中传统医药有13项。【拓展知识】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估工作,并于2001年5月18日公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中医药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2007年9月确定了第一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录,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等9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