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家为何纷纷跑路?
在局外人看来,前段时间温州企业家的纷纷跑路与跳楼,主要原因是温州地下融资链的断裂。借高利贷的,还不起钱,结局自然不是跑路就是跳楼,正所谓出来混的,一定要还。然而,温州还有很多企业家,跑路与地下金融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正规银行融资惹的祸。而且这些企业家,尽管跑路的结局相同,但跑路的原因迥异。正如托翁所言,幸福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列位看官,且容我一一道来。A企业是最传统的企业了,做服装,绝大部分单子出口。过去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从需求层面看,美国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爆发,造成最主要出口国美国与欧盟市场不断萎缩,需求持续疲弱。从供给层面看,近几年招工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且升值幅度难以预测,不能在合同中充分规避汇率风险;贸易融资变得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这一切均造成A企业生产成本显著上升。由于服装行业是买方市场,A企业难以将成本上涨全部转化为价格上涨(这会造成出口额显著下降),因此A企业不得不以压缩自身利润空间为代价,依靠自身消耗掉一大半成本上涨。2013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格外坚挺,这对A企业对美国之外的市场出口大幅下滑,由于不能获得足够利润,A企业不能按时对银行还本付息。无奈之下,A企业关门大吉,甲企业家跑路了。与A企业相比,B企业在过去10年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由做服装转为做机电产品,且出口市场已经由欧美多元化到全球各地。因此,无论是欧美增长疲软,还是国内要素价格上涨,对B企业的冲击都远远低于A企业。那么,B企业的老板乙为什么也跑路了呢?故事要追溯到两年前。当时,中国经济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增长率显著下滑。为提振经济增长,政府放开了信贷闸门,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戊的信贷经理找到B企业老板乙,苦口婆心地劝B企业多贷款。老板乙看到贷款利率的确很低,抵抗不了诱惑,从商业银行戊借入大笔资金。由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用不了这么多钱,因此老板乙将大部分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到温州的房地产市场,购买了多套住宅与商铺。随着温州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老板乙获得了可观的账面财富。遗憾的是,在温州房价最高点时,老板乙没有将投资变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开始上升,银行的风险控制开始加强。尤其是2013年上半年,随着中央政府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纷纷开始收缩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商业银行戊开始对B企业施压,要求B企业提前偿还银行贷款。不幸的是,此时,温州的房价已经显著下跌,且交易量急剧萎缩。为偿还银行贷款,老板乙不得不以很低的价格出售房产,从而导致企业出现显著亏损,老板乙不得不跑路。如果说A企业老板跑路是因为经营出了问题,B企业老板跑路是因为投资出了问题,这都还有情可原。那么C企业老板跑路就变得令人难以理解了。首先,C企业经营没有任何问题,与B企业相仿,C企业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由低附加值的服装鞋帽转为较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其次,C企业老板丙生性谨慎,没有过度借入银行贷款投资于资产市场。因此,与A企业和B企业这两个坏企业相比,C企业应该算是非常好的企业了。那么,为什么C企业的老板丙最终也不得不跑路了呢?问题出在一年前。一年前,银行的放贷意愿依然强烈,但放贷标准已经收紧。因此,A企业仅凭自身已经难以获得银行融资。因此商业银行庚的信贷经理将A、B、C企业的老板甲、乙、丙召集到一起开会,苦心婆心地劝三家企业用联保的方式获得融资。这样,不仅资质较差的A企业能够获得融资,资质较好的B企业与C企业也能降低贷款成本,这不是三全其美吗?因此,尽管之前互不认识,三家企业还是乐呵呵地签署了联保协议,三方各向商业银行庚借款1000万人民币。对C企业来讲,过去半年里,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首先是A企业在内外冲击下大幅亏损,老板跑路;其次是B企业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遭遇巨大亏损,不能还本付息,老板也跑路了。尽管C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经营行为稳健,并未投资于资产市场,但现在,商业银行庚要求C企业同时按期偿还三家企业所有借款,否则就要告上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在悲催的联保协议下,C企业老板丙尽管满腔悲愤,最终也不得不跑路了。吊诡的是,曾几何时,联保互保被认为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市场自发创新,这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然而一旦发生系统性冲击时,联保互保却沦为惩罚好企业的恶机制。这不由得不让人深思。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这样的故事反复在温州上演。更令人遗憾的是,故事尚未结束。据说,在2013年下半年,更多的温州好企业,将在联保互保的阴影下继续倒下。企业与银行都成为了输家。张明
温州老板为什么纷纷逃跑?
温州老板为什么纷纷逃跑?这话我纠正下;不是温州老板,温州人都大多数是生意天才。。。。。老板逃跑是因为做生意亏钱,无法承担亏损。或者赌博把钱都输进去了。逃跑还可以携带点钱。老板当爽了还会去当没钱的穷光蛋吗?当一个负债累累的穷光蛋?。被国家逼的?那是你没做生意的天赋,别老是把国家拿来当挡箭牌。为什么其他人都成功了而你们个别却失败了?也不反省一下自己是怎么做老板的。。。。。。如果我的回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有哪些 如何防范风险
小额贷款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的存在,在此给大家讲解下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与小额贷款面临风险如何防范。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面临的风险: 1、预期年化利率方面的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预期年化利率波动区间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预期年化利率的~4倍。中国人民银行预期年化利率水平的变化,将会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预期年化利率及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状况,预期年化利率的波动和变化加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预期年化利率风险。同时,在我国预期年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的情况下,未来预期年化利率的市场化波动会进一步影响其经营状况。 2、信用方面的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在注册地行政区域内开展业务,不允许跨行政区域经营。这一规定也使小额贷款公司业务集中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一旦遭受天灾,农民收入减少,而农民又属于弱势群体,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有限,这会削弱其还贷能力,从而给小额贷款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除了农户经营风险导致的信用风险外,小额贷款公司还面临着单纯由农户道德风险而带来的信用风险。由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农村的信用环境较差,有些农民信用观念比较淡薄,赖债、逃债思想较重,道德风险难以抵制。 3、操作方面的风险 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从人员构成上来看,普遍存在着人员少、专业技能弱的局面,小额贷款公司的大部分人员均没有从事过金融业务,业务知识欠缺,极容易产生操作风险,并且许多小额贷款公司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和配备相应的人员,风险处置业务操作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规章制度。 4、法律方面的风险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这种法律法规的欠缺使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尚不明确,由此面临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当地政府批准设立,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法人,没有取得金融许可证。从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业务来看,只提供贷款业务使它不同于商业银行,不适用于商业银行法。小额贷款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一、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地位,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完善信用法制体系,增强农户信用观念。 三、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内控制度。 四、构建农户征信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内部风险补偿。 六、完善农村信贷产权抵押,建立健全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小额贷款公司如何防范风险
虽说小额贷款的社会风险比较小,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那么应该怎样来防范呢?
对借款人的有关资格资质进行审查,是借款合同签订的前提,也是借贷行为必不可少的程序。审查的重要意义在于评估贷款风险的大小,进而决定贷款交易的成功与否。
1、审查风险
贷款风险的产生,往往在贷款审查阶段就开始了,综合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纠纷,可以看出,在贷款审查阶段出现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
(一)审查内容遗漏贷款审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求调查人员就贷款主体的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调查。在实践中,有些商业银行审贷人员挂一漏万,造成信贷风险。
(二)在实践中没有尽职调查,有关审贷人员,往往只重视文件的识别,而缺乏尽职的调查,这样,很难识别贷款中的欺诈,造成信贷风险。
(三)判断错误
银行没有对有关内容听取专家意见,或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审贷过程中,不仅仅要查明事实,更应当就有关事实在法律、财务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判断。
2、贷前调查的法律内容
(一)关于借款人的合法成立和持续有效的存在审查借款人的合法地位。如果是企业,应当审查借款人是否依法成立,有无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和资质,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应当注意相关证照是否经过年检或相关审验。
(二)关于借款人的资信考察借款人的注册资本是否与借款相适应;审查是否有明显的抽逃注册资本情况;以往的借贷和还款情况;以及借款人的产品质量、环保、纳税等有无可能影响还款的违法情况。
(三)关于借款人的借款条件借款人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立基本帐户和一般存款户;借款人(如果是公司)其对外投资是否超过其净资产的50%;借款人的负债比例是否符合贷款人的要求;
(四)关于担保对于保证担保的,对担保人的资格、信誉、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调查。
温州企业家为什么跑路?
借高利贷的,还不起钱,结局自然不是跑路就是跳楼,正所谓出来混的,一定要还。然而,温州还有很多企业家,跑路与地下金融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正规银行融资惹的祸。而且这些企业家,尽管跑路的结局相同,但跑路的原因迥异。正如托翁所言,幸福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列位看官,且容我一一道来。A企业是最传统的企业了,做服装,绝大部分单子出口。过去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从需求层面看,美国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爆发,造成最主要出口国美国与欧盟市场不断萎缩,需求持续疲弱。从供给层面看,近几年招工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且升值幅度难以预测,不能在合同中充分规避汇率风险;贸易融资变得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这一切均造成A企业生产成本显著上升。由于服装行业是买方市场,A企业难以将成本上涨全部转化为价格上涨(这会造成出口额显著下降),因此A企业不得不以压缩自身利润空间为代价,依靠自身消耗掉一大半成本上涨。2013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格外坚挺,这对A企业对美国之外的市场出口大幅下滑,由于不能获得足够利润,A企业不能按时对银行还本付息。无奈之下,A企业关门大吉,甲企业家跑路了。与A企业相比,B企业在过去10年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由做服装转为做机电产品,且出口市场已经由欧美多元化到全球各地。因此,无论是欧美增长疲软,还是国内要素价格上涨,对B企业的冲击都远远低于A企业。那么,B企业的老板乙为什么也跑路了呢?故事要追溯到两年前。当时,中国经济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增长率显著下滑。为提振经济增长,政府放开了信贷闸门,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商业银行戊的信贷经理找到B企业老板乙,苦口婆心地劝B企业多贷款。老板乙看到贷款利率的确很低,抵抗不了诱惑,从商业银行戊借入大笔资金。由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用不了这么多钱,因此老板乙将大部分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到温州的房地产市场,购买了多套住宅与商铺。随着温州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老板乙获得了可观的账面财富。遗憾的是,在温州房价最高点时,老板乙没有将投资变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开始上升,银行的风险控制开始加强。尤其是2013年上半年,随着中央政府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纷纷开始收缩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因此,商业银行戊开始对B企业施压,要求B企业偿还银行贷款。不幸的是,此时,温州的房价已经显著下跌,且交易量急剧萎缩。为偿还银行贷款,老板乙不得不以很低的价格出售房产,从而导致企业出现显著亏损,老板乙不得不跑路。如果说A企业老板跑路是因为经营出了问题,B企业老板跑路是因为投资出了问题,这都还有情可原。那么C企业老板跑路就变得令人难以理解了。首先,C企业经营没有任何问题,与B企业相仿,C企业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升级,由低附加值的服装鞋帽转为较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其次,C企业老板丙生性谨慎,没有过度借入银行贷款投资于资产市场。因此,与A企业和B企业这两个坏企业相比,C企业应该算是非常好的企业了。那么,为什么C企业的老板丙最终也不得不跑路了呢?问题出在一年前。一年前,银行的放贷意愿依然强烈,但放贷标准已经收紧。因此,A企业仅凭自身已经难以获得银行融资。因此商业银行庚的信贷经理将A、B、C企业的老板甲、乙、丙召集到一起开会,苦心婆心地劝三家企业用联保的方式获得融资。这样,不仅资质较差的A企业能够获得融资,资质较好的B企业与C企业也能降低贷款成本,这不是三全其美吗?因此,尽管之前互不认识,三家企业还是乐呵呵地签署了联保协议,三方各向商业银行庚借款1000万人民币。对C企业来讲,过去半年里,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首先是A企业在内外冲击下大幅亏损,老板跑路;其次是B企业在房地产投资方面遭遇巨大亏损,不能还本付息,老板也跑路了。尽管C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经营行为稳健,并未投资于资产市场,但现在,商业银行庚要求C企业同时偿还三家企业所有借款,否则就要告上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在悲催的联保协议下,C企业老板丙尽管满腔悲愤,最终也不得不跑路了。吊诡的是,曾几何时,联保互保被认为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市场自发创新,这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然而一旦发生系统性冲击时,联保互保却沦为惩罚好企业的恶机制。这不由得不让人深思。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这样的故事反复在温州上演。更令人遗憾的是,故事尚未结束。据说,在2013年下半年,更多的温州好企业,将在联保互保的阴影下继续倒下。企业与银行都成为了输家。那么,谁从这样的游戏中获益了呢?(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写作以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在温州进行的金融改革调研为基础,但文中的企业均为虚构,作者文责自负)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