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族是指什么人群?
丁克是英文DINK(Double/Dual Income No Kids)的音译,意思是双收入却主动不要孩子。西方目前通常用Child-Free这个词汇,其含义是主动放弃生育,而不是由于生理原因无法生育。丁克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生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更倾向于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生活。对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个词汇早已不再陌生,近年来,丁克家庭在城市青年尤其是白领夫妇中的比例有逐渐增加之势。丁克族不要孩子的主要理由是不愿意一辈子为子女操劳,奉献一切,想尽情地享受二人世界。
而且通常都是中产阶级。。就是微有钱的。
为什么丁克族都不愿生孩子?
一、孩子会破坏夫妻感情。
“不想出去就好好在家看看书,到健身房锻炼锻炼,或是跑遍北京,哪有好吃好喝的,偿个新鲜。”一对结婚7年的夫妇对记者说:“一个人生活在世上的时间很短暂,我们虽然收入不低,可一旦有了孩子,夫妻难免会为孩子的抚养问题产生一些分歧,从而影响我们的婚姻质量。再说如果有了孩子,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笔高昂的抚养费和教育费,这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必须自己去承受,甚至会负债,根本不可能象我们现在这样可以把所赚的钱用来尽情享受生活了。”
北京朝阳区的周先生,和妻子结婚刚满3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次听到我们家对面的夫妇因为孩子的教育产生分歧而吵架时,就更坚定我和妻子不要孩子的决心了。不是我们现在负担不起孩子的费用,而是因为有孩子后,要投入很多的精力而忽视了对方,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还存在分歧,那是一件很伤夫妻感情的事情。”
二、生养孩子太辛苦。
在一所大学做老师的杨小姐的话代表了许多女性的心声:“养孩子真是辛苦,可不象养一只小狗,不想养的时候送人就可以。有了孩子,两人不都得围着孩子团团转,一切浪漫,一切幻想都归于实际。别说有时间花前月下地享受生活,就连睡个囫囵觉,抽空看个电视都成问题。等孩子上了学,你又得担心上的学校好不好,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好容易盼着孩子上了大学,又得担心毕业后,能不能找个好工作,找了工作又得担心干得好不好。再接下来就得操心孩子的婚姻大事。做孩子时,总不想父母干涉自己的恋爱自由,似乎这是扫除封建残余的最后一关,但做了父母又不得不干起自己父母曾经干过的事。”
三、工作压力太大。
紧张的工作带给无限的压力,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记者有一位叫珊珊的朋友,由于能力很强,没工作几年,就已经是北京一个机关里的部门领导,丈夫是某公司的业务经理,经常外出,两人结婚4年,要孩子的问题一直没有摆到两人生活中的议事日程。加上双方的老人都不在身边,他们不知道要了孩子能否应付得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珊珊无奈地说:“不是我不喜欢小孩。我参加工作6年了,平时很忙,竞争又激烈,根本没有精力考虑。我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如果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如果要了又无法照顾好,那还不如不要。” 围城:与丁克妻子的10年征战
四、对养孩子期望值太高。
“我们现在虽然吃穿不愁,但在北京教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如果要进一所好的中学,赞助费一次就得交好几万,负担起来有些吃力,但是进一般学校,又怕委屈孩子。再说我和丈夫的户口都不在北京,我不想让孩子生下来就觉得比别人矮一截。“一位在北京闯荡的外地女孩,结婚后四年一直没有要孩子,她的理由很简单,既然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及精神上的享受,那么就不如不要孩子。”没有能力负担孩子。如果生孩子,就要让孩子过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保持夫妻二人世界,既可以使自己生活得宽裕潇洒,也可以给整个社会减轻负担。”
记者有一位叫万涛的朋友在一家公司做销售经理,和他聊起这个话题时,他说:“1999年结婚前,我和小丽就达成协议不要孩子,你知道当时我们经济条件并不允许,连房子都是和别人合租的,更不可能有精力和心思养育孩子。现在我的经济条件已经很好了,但看看周围的朋友,为使孩子上好的学校,互相攀比,把自己弄得很痛苦,我们就彻底打断要孩子的念头了。确实如此,生了孩子就不能让他委屈,有了孩子的时候你不攀比都不行。难道将来别的孩子都上好学校,你能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别的孩子出国留学,你能不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别的孩子吃好的玩好的,你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旁边干瞪眼吗?我和妻子都商量好了,我们要把挣的钱在北京买房子,再买辆轿车,别人能享受的,我们也要享受到,不想因为孩子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五、不想让孩子受罪。
所谓“受罪”,并不单指经济问题,更多的是来自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从小到大为学业、为工作、为社会地位而奋力拼搏。
刚上月结婚的阎小姐也不打算要孩子,她对记者说:"看着每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找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我心里就发怵。你看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从小到大为学业、为工作、为社会地位奋力拼搏,在将来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只有更奋力地拼搏,才能挣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吃的苦够多了,不想再让孩子吃这个苦。看看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没有星期六、星期天,背着书本去上这个班、那个班,这是没办法的事,如果现在不学习'十八般武艺',将来就会被有'十八般武艺'的人挤垮!如果这样,我还生个小家伙出来让他受罪干吗?"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和阎小姐有相同想法的人还不少。
家住王府井附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要个孩子,整天要为孩子的未来操心,不但很累,而且看着孩子整天为以后能在社会立足而学这学那,我也心疼。我不是不喜欢小孩,经济上也很宽裕,就是不想让孩子到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来受罪!再说由于过惯自由的生活,特别是当看到一些父母为了孩子忙得上火,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时,我就更加没有信心了。一晃夫妻俩结婚8年了,尽管双方父母老催促要小孩,可是我们还是不想要。每当双休日,节假日,我们双双出入,早晨或爬山,或游泳,坚持锻炼身体,白天听听音乐,或到商场购物,买上好吃的食物看望老人,这不是很好吗?"
六、对婚姻缺乏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一部分夫妻对婚姻的稳定性没有把握,惧怕将来会发生变故,干脆不要孩子。“我倒不是因为经济问题不要孩子,而是因为自己对婚姻对家庭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国家离婚率逐年上升,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单亲孩子犯罪、自闭、心理残疾等等类似的报道,虽然我目前我的婚姻还比较稳定,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敢想象,因此为了保险起见,孩子暂时还不能要。”
“如果我们两个人的感情好,能白头偕老,已经是万幸,没必要再奢望孩子。如果我们不幸半途分手,为什么要将成人的失败带给孩子?因此,我们只结婚,但不要孩子,而且永远不打算要孩子!"今年35岁的李小姐说:"我周围的好几对朋友,结婚时象掉进了蜜罐里,突然有一天说离婚就离婚了。生下的孩子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我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女人,如果生个孩子,我就得为对孩子负责任。但我对婚姻确实不自信,也从来不相信什么海誓山盟,感情会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离婚了,会对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更何况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都要离开父母远走高飞……那与其这样,不如不要。”
有专家认为,一些选择"丁克一族"的夫妇,婚后都在忙于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或者双方都不看重这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的方式,而是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不管是何种理由,夫妇双方和双方的家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该是达成一致的。所以,当一个人需要婚姻又不希望生育时,最好在选择配偶时,就能把对方、或者对方家庭对这个问题想法考虑进去。
国内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无儿无女,如今生活怎样了?
生育是一直以来经久不衰的话题,关于可否选择丁克的问题,社会上一直充满了讨论。其实,虽说儿孙满堂是人间之乐,一生无子也并非叛经离道,每个人都能自主选择,这才是世间的真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老方结婚了,婚后感情和睦,两人都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琴瑟相合,那个时候,老方因为想追寻内心的一个关于创业的愿望,就开始创业,走遍大江南北,跟妻子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两个人基本上一年也见不了几面,不过对于老方来说,他们两个人都互相尊重、互相和解,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追求。后来,结婚了接近十年,两人却一直没有生孩子,为此老方觉得心里有点忐忑,就跟妻子商量意见,没想到妻子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说,既然没时间生,不如暂时就不生了?这个想法在当年是有点惊世骇俗的,但是老方却眼前一亮,他觉得这还挺符合当时他和妻子之间状态的,毕竟老方本来就一直在走南闯北,而妻子的工作也是非常的繁忙,他们如果生孩子,真的就很麻烦,两个人就没办法带孩子,除非必须有一个人要辞职,要跟家庭做妥协,没办法拥有一个较好的职场生活,但是他们两人都不愿意牺牲这种较好的工作状态,所以,只有选择不生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此后,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唯一的阻力来自于自己的父母,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安安心心、传宗接代的,肯定就是老一辈了,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是很难以说服的,但是老方和妻子还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自己的父母半推半就的接受了自己的决定。此后,老方和妻子两人就过了一段时间风平浪静的岁月,他们并没有陷入孩子的“囚笼”之中,所以在他们的人生最开始,过得还是十分美好的,不用每天操心孩子的衣食住行、生活教育,也不用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每天吃饭、睡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因此他们都获得了较好的生活体验,也一直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慢慢的,随着时间流逝,两个人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老方和妻子就已经到了要退休的年龄,他们逐渐开始交接自己的工作,放下自己的工作,逐渐探寻新的生活模式,并且对退休后的生活做出一定的规划,在现在老方眼里,等正式退休之后他就会去各个国家游玩,他们应该能够在这退休后的生活中享受难得的精彩,说不定还能够得到更多的奇遇呢,现在的两个人,确实都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不过,当有人问起他们丁克的感受之后,老方也坦言称,虽然丁克以后,确实就不用为各种琐事而操心,确实少了很多麻烦,但同时也确实有一些问题,比如偶尔会在看到别人承欢膝下、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时,感到非常的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够拥有那一大家子的快乐,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孩子,这种快乐就没办法享受了,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他们这样也是痛苦和快乐各占百分之五十吧。很多人并不是女权,从来都反感女权,甚至会忍不住跟很多口嗨的一起嘲讽女权,有时候也觉得女权就是矫情做作又无为。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女权所推行的生育自由观念,是有很强的进步意义的,人生而存在于枷锁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无数的质疑和考验,很多人认为选择不生孩子就是不愿意传宗接代,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以至于丁克这样的观念总是会被大家误解,甚至是被当成迥异于世俗的一种存在。但事实上,生育是一件可以自主做出抉择的事情,不必为了别人的看法而非要选择生孩子,像老方夫妇就打破了别人质疑的目光,勇敢的做了自己。当然,如果本身就喜欢孩子,喜欢拥有孩子的生活,那生育也是一件值得被祝福、值得被羡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