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灵魂
我十分欣赏和喜欢英拉读书会的文学教授王晓英女士,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美文学底蕴深厚,是董卿类型的。
每每翻看她的朋友圈总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抚慰一下受伤、彷徨抑或挫败的心情。读一个灵魂高贵的人所写的文字,那一刻,感觉自己也高大上起来。摘抄一下她的昨日朋友圈:
昨天在对孩子们解读老舍的《月牙儿》时,我说:“为什么老舍会用一轮残缺的月亮作为小说题目呢?月亮这个意象,其实不仅仅意味着思念,更象征着梦想,象征着人生。有缺憾,才有期待。有期待,才有美感……”
讲到这里,我的记忆闸门突然被开启:
二十出头时,我在杭州一家省报做记者和副刊编辑。那时的我,刚从学校出来,很单纯。我没法理解报社那些中老年同事们,为什么成天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打牌闲聊。我觉得他们工作之余,应该看书学习。我也不懂为什么有的女同事,一看到男领导,脸上就立马笑若桃花,声音变得又甜又腻,各种的奉承恭维……转过脸来,马上另外一副模样。最让我费解的是主编,他是教育系毕业的,从不看书,对一些文学作品的审稿修改之荒诞,令我匪夷所思。
譬如有一次,我写了一首诗《月亮掉进河里碎了》,他审稿时,一看标题,就皱着眉头,很不高兴地问:“月亮怎么可能掉进河里去呢?月亮在天上啊!”
我解释说:“月亮是象征着理想,河象征着现实。理想在现实中,碎了……”
他没作声,目光下移,看到第一句:“抚摸着冰凉的空气……”他又叫起来,一边用笔敲着桌子,一边说:“空气怎么能抚摸呢?”
我继续解释:“这是表达一个人无所凭依……”
他二话不说,刷刷两下,把空气划掉,改成“栏杆”二字。
我急了,我说:“不能改成栏杆!栏杆是有所凭依……”我讲了一堆为啥这里是抚摸着冰凉的“空气”,而不能是“栏杆”。
他抬起头,没好气地打断我说:你能跟我解释,但总不可能跟每个读者去解释吧!”
当时我简直懵了,伸手拿回诗稿,说:“我不想发了!”
他已经在几分钟内把我的诗改得惨不忍睹,然后满意地笑着说:“发!要发!”
……我当然没同意。这个事,就跟许多事情一样,让年少的我迷茫、费解,失望。对周遭的世界,对他人。我觉得,外面的世界,不符合我的梦想。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慢慢地明白了,我们不能要求外面的世界是完美的,必须符合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理念、准则行事。完美的世界,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如果把外面的世界,和内心的世界之间划上等号,那么,自己一定会因外部世界不符合自己的梦想,而失望苦闷。那是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对于外部世界的种种,对他人种种,我持漠然与宽容之态,因为与我无关。有些事,我若不认同,那么我自己不去做,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身外的世界友好共处。
月亮掉进河里碎了。但是仰起头来,心中的那轮月亮,依然高高挂在天空!人生就是这样,有缺憾,才有期待。有期待,才有美感……
什么是高贵的灵魂
如果问你什么是高贵的灵魂,你肯定思索半天,然后回答说,高贵的灵魂,应该有独自的品格,也就是性格,他们往往都是很不同于普通人,所以他们的灵魂就显得高贵。古有屈原、李白、杜甫之流,他们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们灵魂都是高贵的。
那么我们现代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拥有高贵的灵魂呢?也就是不为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所扰,有自己思想,有自己梦想,有自己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也就有自己高贵的灵魂。至少我之前是这么认为的。
但读完尼采这段语录,我对高贵的灵魂看法又不一样了,可以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相信也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因为尼采所说的高贵的灵魂,会让很多人都感觉太容易做到,因为他一语道破了高贵的灵魂是什么,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一下,文字如下:
高贵的灵魂,是自己尊敬自己。——尼采
自己尊敬自己,多少人读完后肯定就笑了,然来做到高贵灵魂,是如此简单,这么简单,还算是高贵的灵魂吗?这样的人,肯定都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越是简单的句子,我们越是要思考,去推敲后,最终再给出结论。
自己尊敬自己,真的那么容易做到吗?
在我们这个光怪陆离的物质世界里,多少人能做到自己尊敬自己呢?我们不妨借着尼采这段语录,好好结合一下我们现实生活所见所闻,反省一下。
自己尊敬自己,你尊敬过自己当初的梦想吗?
这么一问,多少人就会想起自己当初的梦想,如果你尊敬了自己当初的梦想,那你现在在干嘛呢?多少人早已经背离了自己当初的梦想,背离了自己当初梦想的人,又是如何配称自己拥有高贵的灵魂呢?
也只有一直尊重自己梦想的人,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不被任何人影响自己的心情,自己一直处在快乐当中的人,这种人才配说拥有高贵的灵魂。你看古代好多圣贤,哪个不是有着自己丰富的世界,他们可以快乐生活一生,他也尊重了自己一生。
自己尊敬自己,你尊敬过你的生活吗?
相信尊敬过自己生活的人,对自己的生活,都不会去抱怨,是穷也好,是富也罢。他们都待之寻常。哪怕是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也待之寻常,因为他们知道困难和挫折或事贫穷,都是生活中的一道菜,是需要慢慢去品尝,才能品尝出人生的辛酸百味。
我们见过经历过人生百味的人,他们对待很多事情,都变得很平淡了,没有了感情。这样的人,往往也就找到了自己高贵的灵魂。不为世俗所影响,精彩活好自己的余生。
自己尊敬自己,你尊敬过你的感情吗?
说感情,不如说爱情吧。多少人为了物质生活,违心地嫁给了物质,却说嫁给了爱情。我们都知道养女儿不容易,但很不看好对方父母像卖女儿一样的变相婚姻。 这种婚姻是没有真爱的,哪怕刚开始有真爱,被婚姻这样一搞,也就变了一种味儿。也只有尊重过自己感情的人,她就不会刻意去要求物质,而只是在乎对方是否真心爱他。她会用尽一切办法去说服自己的父母,去嫁给自己的爱情。 这样的女人,就往往容易得到一个男人的尊重和爱护,她的爱情也就往往幸福甜美。
所以说自己尊敬自己,就要尊敬自己所有的一切,尊敬自己的感情,尊敬自己发自内心的声音。不要虚伪地活着,不喜欢就说不喜欢。人要洒脱一点活着,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来。
所以说什么是高贵的灵魂?被尼采的语录一语道破,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真正高贵的是灵魂
不是你的出身更优越,你就高贵;
不是你拥有更多的财富,你就高贵;
不是你享受着别人的服务,你就高贵。
你高贵,是你愿为比昨天更优秀而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01
做人,不要跟别人比
网上有个段子:
甲说:“我太着急了。”
乙问:“你在急什么?”
甲回答说:“哪吒三岁闹海,孔融四岁让梨,骆宾王七岁能诗,甘罗十二拜相,你说我急不急?”
乙反问:“黄忠60岁跟随刘备,姜子牙80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你有什么好着急?”
人跟人是不能比的。
农村人不能跟城里人比,农村人觉得城里人工作体面,不用风吹日晒,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赚钱还比种地多。
没钱人不能跟有钱人比,有钱人开豪车,住豪宅,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的是高档名牌;没钱人为了生计早出晚归,节衣缩食。
没学历的人不能跟高学历的人比,没学历的人觉得高学历的人平时讲话都一套一套的,自己都不好意思在人家面前开口讲话。
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就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
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
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牛蛙长得很大,当他吸足一口气撑起肚皮,再没有其他的牛蛙比得上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撑起自己,然后接受众蛙们“好大啊”的赞美,飘飘欲仙。
可是一日,另外一只蛙看到了一头牛,它惊奇的告诉大家:“牛才真的大啊!”大牛蛙听了不服气,便撑起肚皮问:“牛大,还是我大?”
那只蛙回答:“牛大!牛大!”大牛蛙一听火了,拼命吸气,肚子越撑越大,可还是听那只蛙说:“还是牛大!”大牛蛙怒发冲冠,肝胆俱裂,最后猛吸一口气,只听“啪”的一声把自己撑爆了。
我们总是太喜欢与别人比,比来比去,失去了自己,比伤了和气。
我们总是想着迅速赶超别人,乱了各自的方寸,丢了各自的格局。
03
与其攀比,不如做好自己
《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桓温在他年轻的时候,与殷浩声名相当,但他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与殷浩一较高下。
有一天,桓温终于逮到了机会,遇见了殷浩,他问殷浩:“你跟我相比,你认为哪一个更强一些呢?”
殷浩面对桓温踢过来的皮球,回答说:“我觉得,我还是与自己打交道多一些,我还是宁愿当我自己(宁作我)。”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明白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努力成为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我们还是不妨学学殷浩,只和自己较劲,不跟别人比劲。生活就是这么奇怪,往往不跟别人比的人,就赢了。
曾国藩有一个外号,叫曾铁桶。因为他自己作战指挥并不灵便,唯一擅长的只有稳扎稳打。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他奉行的是“结硬寨,打呆仗”。
每到一处都要下寨扎营,深挖战壕,然后层层推进,步步进逼。左宗棠经常骂他行动缓慢,贻误战机。
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李秀成都是顶尖军事人才,指挥作战神出鬼没。如果和他们比作战的灵活性,曾国藩肯定要输。但是曾国藩知道自己的长处是“稳”。
所以他就像一条蟒蛇,不玩花样,以拙胜巧,一点点缠死了太平天国。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这就是专注做自己的最好表现。老子叫这种人“宠辱不惊”,庄子称之为“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只要你觉得做某件事是对的,它们能够让你感到快乐和满足,哪怕路上是你一个人,你也要坚持到底,而不是因为看到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吓得不敢前行。
克服掉四处攀比的劲头,专注自身,才能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膨胀的世界里,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光环和美好。
03
优于过去的自己,才叫高贵
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要想在世上活得有声有色,就要学会跟自己比,让现在的你比刚才的你有些许进步,让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让今年的你比去年的你更卓越……
《孔子家语》和《荀子》这两本书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叫来子路、子贡和颜回,问了他们三人一个共同的问题,什么叫智者?什么叫仁者?
子路说:“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意思是,智者应该能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应该能使别人爱护自己。孔子点点头说,“你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子贡说:“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意思是,智者应该懂得了解别人,仁者应该懂得爱护别人。孔子点点头说,“嗯,你也可以称得上是士了。”
颜回则回答:“智者自知,仁者自爱。”也就是,智者应该自己了解自己,仁者应该自己爱惜自己。
听后,孔子赞许地说,“颜回呀,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士中君子了。”
孔子想告诉我们,在修养和提升的路上,不要总盯着别人,不要总用别人的言行来定义自己,用别人的眼光来规划自己,而是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实现。这就是颜回所说的,“智者自知,仁者自爱。”
高贵的人生不是修成了完美的自我,而是实现了完整的自我,接受自己,悦纳自己,不羡慕,不盲从,不迷失,扎扎实实走好属于自己的路,这才是真正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