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榴莲的发展与路径
在2006年11月26日,一热带低气压于雅蒲岛以东、关岛西南方形成,并向西移动。同日上午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榴梿。榴梿于2006年11月27日增强成强烈热带风暴,并于11月28日达到台风强度。榴梿于11月29日迅速增强至四级台风强度,是继台风象神、台风西马仑、台风飞燕后,于2006年秋天第4个在登陆菲律宾之前于菲律宾以东海域突然迅速增强至四级台风或以上的热带气旋,这可能和该区的海水温度较高有关。 榴梿在11月30日上午登陆吕宋东南部,并于12月1日进入南海中部,并减弱为一级台风。榴梿于2006年12月3日在南海重新增强至三级台风强度,并转西南偏西移动,但到了12月4日日间已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及转向西南移动,靠近越南南部海岸。2006年12月4日晚上,榴梿的对流于越南东南部沿岸重新发展,并重新发展出风眼,日本气象厅和美国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重新升格为一级台风。12月5日4时左右,榴梿在胡志明市以南90公里内略过并登陆。榴梿在日间减弱为热带风暴,并在10时进入泰国湾。由于榴梿的对流差不多全部消散,各大气象台随即把榴梿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或低压区。榴梿的残余于2006年12月6日在泰国湾重新组织,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定为Fair热带扰动,它继续向西移动,横过马来半岛,进入安达曼海。 2006年,在台风“象神”之后。西北太平洋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生成较强的台风。而在这之后,超强台风“西马仑”以深秋时节的台风罕见的140Knot,910Hpa的强度坐上了2006年台风强度的前列。但如此强大的“西马仑”也只给菲律宾伊莎贝拉省不值一提的损失。11月的菲律宾虽然还很温暖,但是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气势磅礴的攻势显然造成了2006年台风季结束的假象。飞燕俏丽的身影在吕宋东边近海令人惊叹地爆发出了115knot(后改为125Knot)的绝唱之后,细小的环流如同烈火中的纸片般瓦解并灰飞烟灭地离去。冷空气连环炮般的攻势,似乎是在逼迫西北太平洋屈服。企图彻底扼杀2006年的冬季台风。然而,西北太平洋,这个曾经诞生过多少奇迹的海域,怎能轻易折服在冷空气的脚下?2000年的Soulik,2001年的Faxai,2002年的Pongsona,2003年的Lupit,2004年的Nanmadol。这些令西北太平洋骄傲的名字的所有者,都曾经让我们惊叹过西北太平洋的力量,头号“暖池”称号果然名副其实。然而,在与西伯利亚冷空气在2005年的较量中,西北太平洋却第一次失败了。0524号台风布拉万尽管在低纬顽强地组织起一片浓厚的云区,并勇敢地冲向吕宋岛,却也奈何不得冷空气的凌烈攻势,以生命中的巅峰,仅仅75Knot的强度留下了西太在21世纪以来唯一的缺憾。时间流逝,很快一年就过去了。西北太平洋还会在这个时候败在与冷空气的较量中吗?不!绝对不能。西北太平洋在冷空气的挑衅面前,毅然甩出这样的话语。布拉万的英年早逝,显然已经成为西北太平洋心中的伤痛。她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在2006年重演。她要用自己暖池的称号向冷空气发起挑战。 一片低压区92W脱离了低纬云团,在雅蒲岛西南生成。在低纬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缓慢向西移动,并在2006年11月26日下午加强为热带风暴22W,JMA随即将它命名为Durian,音译为榴莲。此时此刻,榴莲位于东经144度,而纬度竟然在10度以内!此时已近12月,可是北纬10度一带的海水温度竟然高达28摄氏度左右,风切变十分微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移到了仅仅10度左右,以免榴莲因为海温低而夭折。而当年11月26日以后的,就是榴莲自己的造化了。 对西马仑和飞燕嗤之以鼻的菲律宾人此刻在榴莲咄咄逼人的脚步声中颤抖了。榴莲的坚实的臂膀下,坚实的铁拳已经举了起来,65M/S(后改为60M/S)的风速震撼着人们的眼球,刺痛着大家的心。此刻,菲律宾人除了祈祷和哭泣,2006年11月30日,榴莲登陆。登陆之地,狂风暴雨肆虐已不用提及。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榴莲像西马仑和飞燕那样横穿吕宋岛北部的原始森林,也许就是另一种情况。然而榴莲不答应,它的身上,肩负着西北太平洋的期望,西马仑的遗憾需要它来填补,布拉万的耻辱也需要它来洗雪。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榴莲暴怒时,菲律宾中部的四个省全部被笼罩在它巨大的环流之中。无数的树木和房屋在榴莲愤怒的狂风暴雨中像火柴棍一样软绵绵地倒下,无数农田被倾盆的暴雨淹没。以往大城市的虚荣的繁华景象,此刻被榴莲惊人地倾泄的暴雨洗刷得干干净净,露出了憔悴苍白的真面目。榴莲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更加糟糕的是,由于马荣火山的喷发,火山灰混杂着暴雨,一条条黑龙便沿着山谷咆哮而下,无情地冲击着往日朴素宁静的小村庄,在带走往日温馨的气氛的同时,也埋葬了那些无辜善良的乡亲们……看来,这一次榴莲真是要让菲律宾人输得一败涂地.........是夜,榴莲中心抵达马尼拉附近。 呼啸的狂风,却也无奈。榴莲终究没有躲开地形的破坏,尽管它只是经过了菲律宾群岛,但是一番折腾之后,榴莲只剩下90Knot的二级台风风力,并于2006年12月1日早晨进入南海。当菲律宾终于从榴莲疯狂的密集云系的笼罩中挣扎出来,进入2006年12月时,我们才看到榴莲对这个国家的巨大打击:台风榴莲在当地已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虽说此刻的南海早已不是珍珠和象神时代的南海,无法再让榴莲恢复从前的强度。榴莲却奇迹般地将路线再度南压,重新进入了海水温度较高的南海水域。经过2天的休整,重新加强为CAT.3的强度并发展出一个风眼!我们不能不为榴莲而惊叹。12月的南海不是台风们得以发展的舞台,而恰恰是他们走向灭亡的坟墓!榴莲在这个时候却再度在南海大放光芒,成为一个不算弱的台风。的确是一个奇迹。 虽然榴莲直捣菲律宾期间做了无数的坏事,但是人老珠黄的它并不满足于此。一不做,二不休,一破坏,就要杀他个体无完肤。12月4号,越南南部迎来了这位杀气腾腾的热带气旋。尽管只剩下1级台风的强度,榴莲却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次日中午,浓厚的云系再次组织发展出风眼,覆盖了越南南部的陆地,在胡志明市西南一带的槟枷省登陆……虽说是第二站,越南也没有能逃脱榴莲的巨大破坏。在越南,有9万人被疏散。仅仅富国岛一地,就有800多艘船艇永远埋葬在黑暗的海底沉睡,1100幢建筑物被榴莲的狂风斩首,无数的电线杆就像菲律宾的树木一样倒下…….这第二场灾难中,榴莲带走了55条鲜活的生命,26条生命不知去向……. 也就是那天下午,榴莲离开了它第二次发展的海域——南海,进入了泰国湾。冬日的阳光很温和。榴莲在这一次,彻底的无力回天了。云团消散,对流缺失。步履蹒跚的榴莲进入泰国湾的脚步与6天前那个横扫菲律宾的榴莲比起来几乎天差地别,它不再发泄自己的愤怒。在怒火以后的平静中,榴莲在泰国湾稍稍组织了下,就横跨了克拉地峡,进入安达曼海。12月的北印度洋显然无法支持一个热带低压的发展。短暂的回光返照,榴莲向菲律宾东边正在生成的0623号台风尤特投去无奈的微笑,回归了海洋的怀抱。也为这样一个西太气旋骄子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PAGASA)对卡坦端内斯省、阿尔拜省、北甘马磷省及南甘马磷省等地发出了最高级别的四号热带气旋信号,是一个月之内第三次发出此信号。榴梿于2006年11月30日中午时分登陆吕宋东南部阿尔拜省,由于榴梿在菲律宾中部众岛屿间通过,其风眼没有经过大型山脉,故能一直保持三至四级台风强度横扫多个岛屿,因些破坏力惊人。榴梿横过菲律宾中部期间,在莱加斯皮市引发严重山泥倾泻,同时暴雨混合马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有三个城镇及村落并山泥和火山灰淹没。菲律宾政府表示,台风榴梿在当地已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 榴梿在2006年12月4日开始影响越南南部,当局疏散近9万人。榴梿以一级台风强度在12月5日中午前于胡志明市西南方的槟椥省登陆。在富国岛,有800艘艇沉没、约1100幢建筑物被吹去屋顶、90%电线杆被吹倒。榴梿已在越南造成55人死亡,26人失踪。
“山竹”有可能被除名是什么意思?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由于台风山竹凶悍的威力,它被冠以“风王”、“超级台风”、“最强台风”等称号。气象专家称,“山竹”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这是什么意思?台风又是怎样被命名的? 凶悍的“山竹”有可能被除名 台风山竹,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国际编号:182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62018)。 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公里/小时)。 截至2018年9月18日17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贵州5省区近30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160.1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山竹”还造成5省区1200余间房屋倒塌,800余间严重损坏,近3500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74.4千公顷,其中绝收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亿元。 自“山竹”生成以来,舆论对于“山竹”威力的形容词不断涌现。由于山竹凶悍的威力,它被冠以“风王”、“超级台风”、“最强台风”等称号。 据气象专家称,“山竹”带来的破坏力和影响非常巨大,“山竹”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 那么,“山竹”被除名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样被命名的? 台风如何命名的? 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高产地区,每年登录我国的台风就有6、7个之多。在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产生以前,西太平洋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对出没在这里的台风叫法不一,同一个台风,可能就有好几个不同的名字。 例如,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于是为了避免名称混乱,大家制定了一个新的命名方法: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新的台风命名方法从2000年1月1日启用。世界气象组织授权日本气象厅作为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发布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预报信息,作为国际标准。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又决定借鉴美国为台风命名的经验,制定新的台风名字系统。 系统中的命名表是由西北太平洋地区及周边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一共是140个名字。 这140个名字被编成5个列表,每个列表28个。所有编号台风按这5个列表顺次命名,后一年接续前一年,第5个列表中的名字用完了就再从第1个列表开始,如此周而复始。 中国十个名称分别是:海葵、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白鹿、海神、电母、海棠; 中国香港十个名称:启德、万宜、凤凰、彩云、马鞍、珊珊、玲玲、白海豚、狮子山、榕树; 中国澳门十个名称:三巴、蝴蝶、黄蜂、烟花、梅花、贝碧嘉、琵琶、莲花、玛瑙、珊瑚。 台风也会被除名 不过台风的名字也不会被永久使用,它们也会有退役的那一天。比如刚刚过去的“山竹”就可能难逃退役的命运。 当一个台风对某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重大灾情,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申请将这个台风永久除名。除名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的独一无二。 一般来说被除名的台风都具有登陆强度强、灾害损失大、人员伤亡重的特点。比如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都是由于破坏力巨大都已经被正式被除名退役了。 但也有少数台风虽然不强,但足够特别,比如2001年的热带风暴“画眉”,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 目前,台风“山竹”已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气象专家称,“山竹”有可能被世界气象组织除名。 如果“山竹”被开除,可以说是相当短命了。今年这次只是“山竹”这个名字的第2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前身“榴莲”同样是第2次出现时被除名,泰国于次年提出了继任者“山竹”,并在2013年第1次使用。 超强台风榴莲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21个热带气旋。“榴莲”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是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由于榴莲造成极大的灾害,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竹”替代。 山竹出生后大家就预测这个台风不简单,但没想到它竟然强大到称王,击败了飞燕和大西洋的佛罗伦萨。 那些被除名的台风 截至目前已有36个台风被除名。以下是部分被除名的台风: 2017年超强台风天鸽(英语:SuperTyphoonHato,国际编号:171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5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ang)为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风暴。2018年2月28日-3月3日,于越南河内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50届年度会议上,决定将“天鸽”除名。 2016年超强台风莫兰蒂(英语:SuperTyphoonMeranti,国际编号:16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Ferdie)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个被命名的风暴在2017年02月21日-24日于日本横滨举行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由于“莫兰蒂”给福建等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莫兰蒂除名,其替补为Nyatoh,中文为“妮亚图”。 2016年超强台风海马(SuperTyphoonHaima,国际编号1622,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Lawi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22个被命名的风暴,其名字来源于中国,意为一种鱼。由于2016年第22号台风海马给菲律宾以及中国华南地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台风委员会决定把“海马“这个名字退役,由“木兰“替代。 2016年超强台风莎莉嘉(英语:SuperTyphoonSarika,国际编号:162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Karen),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1个被命名的风暴。“莎莉嘉”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名字意义是啼鸟。由于“莎莉嘉”给中国华南和菲律宾造成严重影响,在2017年2月的第第49届台风委员会议上,台风委员会决定将“莎莉嘉”除名。替补名为Trases,中文名为翠丝。 2016年超强台风洛坦(英语:SuperTyphoonNock-ten,国际编号:162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Nina)为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6个被命名的风暴。“洛坦”一名由老挝提供,名字意义为一种鸟。由于“洛坦”给菲律宾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在2017年2月举行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决定将“洛坦”退役,其替补名为“轩岚诺(Hinnamnor)”,其意义为老挝当地的一处保护区的名称。 2013年11月,由我国命名的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由“布谷”替补 2012年第24号台风“宝霞”(超强台风)在菲律宾棉兰老岛影响620余万人口,造成1000人以上死亡,房屋6万间全倒、9万间半倒,经济损失近十亿美元。(柬埔寨命名) 2011年第21号台风“天鹰”(强热带风暴)在菲律宾棉兰老岛造成1200人以上死亡,财产损失占到全年西太热带气旋总数75%以上。替补名“天鸽”(Hato)。(日本命名) 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超强台风)在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1人死亡,41人失踪。因灾伤病328人,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1.5亿元人民币。其替补名为“雷伊”(Rai)。(密克罗尼西亚命名)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台、闽、浙、赣造成巨大损失,遇难人数600人以上,8000余人被困,造成台湾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被除名,替补名为“艾莎尼”(Atsani)。(泰国命名) 2009年第16号台风“凯萨娜”造成菲律宾、南海诸岛、越南共计402人死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重大,替补名为“蔷琵”(Champi)。(老挝命名) 2009年第17号台风“芭玛”(超强台风)造成菲律宾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湾降水量打破全年记录,给海南、广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惨重,死亡441人,替补名为“烟花”(In-Fa)。(中国澳门命名) 2006年第1号台风“珍珠”(强台风),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三巴”(Sanba)。(中国澳门命名) 2006年第4号台风“碧利斯”(强热带风暴),在菲律宾、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踪以及44亿美元的损失,替补命名为“马力斯”(Maliksi)。(菲律宾命名) 2006年第8号台风“桑美”(超强台风),在马利安那群岛、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省总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山神”(Son-Tinh)。(越南命名) 2006年第16号台风“象神”(超强台风),在菲律宾、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国总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丽琵”(Leepi)。(老挝命名) 2006年第22号台风“榴莲”(超强台风),在菲律宾、越南、泰国总共造成于81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替补命名为“山竹”(Mangkhut)。(泰国命名) 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强台风),给我国华东地区造成重大损失。40万人被撤离,上海地铁停运。仅浙江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其中宁波损失27亿元)。江苏发生狂风暴雨天气,并且造成经济损失达12亿元。替补命名为“帕卡”(Pakhar)。(老挝命名) 2005年第14号台风“彩蝶”(超强台风),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补命名为“杜苏芮”(Doksuri)。(韩国命名) 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超强台风),给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替补命名为“海葵”(Haikui)。(中国命名) 2004年第1号台风“苏特”,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带来一定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替补命名为“银河”(Mirinae)。(韩国命名) 2004年第8号台风“婷婷”,造成日本南鸟岛4人死亡,多人受伤,并造成一定自然灾害。替补命名为“狮子山”(Lionrock)。(中国澳门命名) 20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强台风),“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替补命名为“凡亚比”(Fanapi)。(密克罗尼西亚命名) 2003年第1号台风“欣欣”,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造成一定灾害。替补命名为“白海豚”(Dolphin)。(中国香港命名) 2003年第7号台风“伊布都”(超强台风),造成菲律宾、我国华南地区重大人员伤亡。仅在中国广西就造成12人死亡,损失超过5亿元。替补命名为“莫拉菲”(Molave)。(菲律宾命名) 2003年第14号超强台风“鸣蝉”(Maemi),造成韩国150多人丧生。损失无法计算。替补命名为“彩虹”(Mujigae)。(韩国命名) 2002年第6号台风“查特安”(超强台风),登陆日本关东平原,造成多人丧生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麦德姆”(Matmo)。(美国命名) 2002年第15号台风“鹿莎”,袭击韩国西部,替补命名为“鹦鹉”(Nuri)。(马来西亚命名) 2002年第26号台风“凤仙”,造成关岛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替补命名为“红霞”(Noul)。(朝鲜命名) 2001年第26号台风“画眉”(热带风暴),虽然不是很强,但它是有史以来最靠近赤道的台风,所以被除名了,替补命名为“琵琶”(Peipah)。(中国澳门命名)
台风榴莲的介绍
超强台风榴莲(英语:Typhoon Durian,台湾、港澳、马新译作榴梿,国际编号:0621,JTWC编号: 24W,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强烈台风),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榴莲”(泰语:ทุเรียน)是由泰国提供的名称,是泰国人喜爱的一种水果。由于榴莲造成极大的灾害,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39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榴莲这个名字退役,由“山竹”替代。菲律宾的台风引发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也为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
历史上有哪些台风被除名了?
历史上被除名的台风有2018年22号台风“山竹”、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2017年13号台风“天鸽”、2017年26号台风“启德”、2017年27号台风“天秤”等。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台风命名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科普:台风为什么会被除名
台风造成损失严重的会被除名。一般情况下,台风会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台风的命名方法台风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