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时间:2024-09-07 12:10:45编辑:小星

淮南子是什么

《淮南子》
《淮南子》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以及他的门客撰写的一部杂家著作。刘安是汉高帝的孙子,汉武帝的叔父,承袭父亲的爵位封为淮南王。
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做《鸿烈》,经过刘向的校订以后称为《淮南》。《隋书•经籍志》将这本书称作《淮南子》。
《汉书•艺文志》收集了内篇21篇,外篇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天仅存内篇21篇。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以道家思想为核心,但也杂糅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
书中从天道自然出发,主张清静无为,详细阐释了“道”、“气”和宇宙生成的学说,并且他用很多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论事说理,保存了很多的古史和神话材料。
创作了《塞翁失马》、《亡秦者胡》、《西家之子》、《卢敖游北海》等许多优秀的语言故事。


《淮南子》为什么又叫《淮南鸿烈》?“鸿烈”两个字有什么含义吗?

《淮南子》的原名就是叫做《鸿烈》的,因为这本书是西汉皇族后裔刘安带领他的门客编纂的,刘安是当时的淮南王,所以后人便称这本书为《淮南鸿烈》或者《淮南子》。

“鸿烈”二字都是用来说明道家观点的,“鸿”是鸿大的意思,“烈”是明晰的意思。

可参考东汉高诱《淮南叙目》的这段话:“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然其大较归之于道,号曰《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汉代道家典籍,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著,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等。《汉书‧刘安传》记载刘安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则言:「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晋葛洪编《神仙传》又记淮南王事曰:「养士数千人,皆天下俊士,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章,论变化之道,凡十万言。」该书流传至今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汉书》所说《内篇》,一般又称《淮南鸿烈》。中篇和外篇分别又称作《淮南鸿宝》、《淮南万毕》,现已佚散。该书是汉代道家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内容庞杂,旨在「论道」,同时又将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和儒家思想糅合起来,在后世有着巨大影响。该书现存二十一篇的篇目为:〈原道训〉、〈俶真训〉、〈天文训〉、〈坠形训〉、〈时则训〉、〈览冥训〉、〈精神训〉、〈本经训〉、〈主术训〉、〈缪称训〉、〈齐俗训〉、〈道应训〉、〈氾论训〉、〈诠言训〉、〈兵略训〉、〈说山训〉、〈说林训〉、〈人间训〉、〈修务训〉、〈泰族训〉、〈要略〉。 〈本经训〉 〈本经训〉内容多宣扬「至人之治」,强调以道家「清静无为」观念来治理国家,所谓:「故至人之治也,心与神处,形与性调;静而体德,动而理通;随自然之性,而缘不得已之化;洞然无为而天下自和,憺然无欲而民自朴;无机祥而民不夭,不忿争而养足;兼包海内,泽及后世,不知为之者谁何。」同时,又批评儒家的仁义礼乐等,如言:「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也,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 陈广忠:《淮南鸿烈解》(合肥:黄山书社,2012)。


西汉时期著作淮南子保存了不少

古代神话传说和史料《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哲学著作。 《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 《四库全书总目》归入“杂家”,属于子部。《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版版本,大多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版。“说林、说山、人闲诸篇多纪古事”。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纵横家类。梁启超说:“《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胡适说:“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书又集道家的大成。”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

上一篇:植物大战僵尸95版

下一篇:芭比之真假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