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夏树芳)
答案:
1.对象是化石,顺序是化石形成的过程.
2.化石形成的条件:
(1)集体死亡;
(2)即使掩埋;
(3)有硬质部分成为化石的可能性高;
(4)石化.
3.因为海洋里形成化石机率较高.
4.(1)化学过程是指生物被化学物质所替换;
(2)物理过程是指生物体的花纹印在岩石上,或生物体的躯壳被其他矿物质量所填充.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答: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化石;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13、通读全文,说说化石……
答:1、生物死亡的数量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生物尸体的掩埋速度 4、石化的程度和快慢
14、“在海洋环境里形成的……
答:因为海洋中的一些无脊椎动物、藻类,特别是那些群体固着生活或底栖生活的生物,它们形成化石的机会较之陆上散居生活的动物要多.在森林茂密地区,一旦自然环境出现剧变,植物大批死亡,成为化石的机会也极多.所以,在海洋环境里形成的地层中寻找化石比较容易,在含煤地层中寻找植物化石也不难.
15、在化石加固过程中,这……
答:物理变化是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化学变化是物质本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最本质的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夏树芳阅读答案
答案:
1.对象是化石,顺序是化石形成的过程。
2.化石形成的条件:
(1)集体死亡;
(2)即使掩埋;
(3)有硬质部分成为化石的可能性高;
(4)石化。
3.因为海洋里形成化石机率较高。
4.(1)化学过程是指生物被化学物质所替换;
(2)物理过程是指生物体的花纹印在岩石上,或生物体的躯壳被其他矿物质量所填充。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答: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化石;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13、通读全文,说说化石……
答:1、生物死亡的数量 2、生物体组成部分的坚硬程度 3、生物尸体的掩埋速度 4、石化的程度和快慢
14、“在海洋环境里形成的……
答:因为海洋中的一些无脊椎动物、藻类,特别是那些群体固着生活或底栖生活的生物,它们形成化石的机会较之陆上散居生活的动物要多。在森林茂密地区,一旦自然环境出现剧变,植物大批死亡,成为化石的机会也极多。所以,在海洋环境里形成的地层中寻找化石比较容易,在含煤地层中寻找植物化石也不难。
15、在化石加固过程中,这……
答:物理变化是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化学变化是物质本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最本质的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01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或其他生活活动的遗迹被沉积物埋藏之后,在沉积物的压实、固结成岩过程中,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以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 02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dài)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化石一般最少都要经过上亿年才能形成。 03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因为在较老的岩石中的化石通常是原始的较简单的,而在年代较新的岩石中的类似种属的化石就要复杂和高级。 04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五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时生物死后虽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冲刷等各种因素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较古老岩层中的化石,因岩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坏。 (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化石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当一个生物死亡后,其遗体可能会被流沙埋葬,然后在下方的土壤压力下被压缩。在这种情况下,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可能会被清除,而骨骼或其他硬组织可能会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硬组织可能会被岩石覆盖,并在被矿物质侵蚀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坚硬。最终,这些硬组织可能会成为化石。不同的类型的化石可能会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但大多数化石都是在受地质压力作用下形成的。最古老的化石最古老的化石是在蓝岩石中发现的单细胞生物的化石,这些化石的年龄约为35亿年。这些化石是在瑞典的卡尔斯塔德发现的。这些化石表明,在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这些生物可能是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生物。此外,还有一些古老的化石,例如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化石,其年龄约为3.4亿年,表明在地球上最早出现了藻类生物。
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满足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客观存在。资源是指取之于自然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并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和深化。旅游资源也不例外,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活动进入社会经济领域,并以大量旅游企业、旅游商的涌现为标志的旅游业出现之后才被明确提出来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我国与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这一名词已获得人们认同。然而对“旅游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却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有着多种阐述。旅游资源是一切旅游活动的基础,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产生并不断深化的。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旅游环境保护学》(孙克勤,2010)通过对各位学者观点的研究,总结出旅游资源概念的一些共同性:(1)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形成的,也包括人类社会创造的,其存在是客观的。(2)旅游资源是与旅游者直接相关的,它应该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对象,并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3)旅游资源是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系的,它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为旅游业服务,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目前,国内比较权威且被广泛接受的有关旅游资源的定义来源于由国家旅游局制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1003)国家标准(2007),其定义如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该定义明确了两点:第一,旅游资源涵盖面是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包括“物质”型旅游资源,也包括“非物质”型旅游资源;第二,旅游资源应同时具有两大属性,即吸引力和经济性。但有一些专家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同样值得我们思考,郭来喜(1982)提出“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陈传康和刘振礼(1990)提出“旅游资源是在环境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保继刚(1993)也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李天元和王连义(2003)认为“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通过对以上学者的定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对旅游资源是否必须具有经济性持怀疑态度。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人类的迁移活动,虽然当今社会旅游活动与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其本质上并不属于经济活动。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动机,而并非是促进经济发展,所以作者认为判断是否是旅游资源并不在于其能否可以开发成旅游产品。本书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如下:凡是能够引起人们旅游欲望并给人带来感官刺激、精神愉悦、知识满足、文化交流的自然与人文的一切产物,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二、地质旅游资源的含义根据旅游资源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它是大自然长期雕琢的天然景观。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地质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一部分,是地质旅游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但对于它的定义,学界还不能达到统一的共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主流观点。(1)具有旅游观赏功能的地质现象。(2)是一种普适性同于矿产资源的,但开发利用又远不相同的,并具文化社会性和新观念性的地学资源。(3)是自然旅游资源中具有地学考察旅游价值,富于地学特色,可辟为地学旅游区的那部分资源。(4)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地理现象,并能被利用于旅游事业的自然风景资源,称为旅游地学资源。(5)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以称为地质旅游资源,一部分与地质形体有直接关系的旅游资源也可称为人文地质旅游资源。(6)用于地质旅游专项活动的那一部分地质资源。《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是:“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它包括旅游资源中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第四纪全新世以来人类形成过程中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等。在第六届旅游地学年会上,把旅游地学研究领域由自然景观扩大到人文景观领域,并提出将观赏石列为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这是旅游资源内涵的一个突破,而旅游商品资源还包括矿泉、宝玉石等。综上所述,我们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价值,能够使人产生旅游动机的景观,就是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是地质历史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产物,但以地质遗迹为主体,而所谓的人类活动是指人类进化过程中在地质体附近遗留下来的活动遗迹。此外,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它更侧重于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地质旅游资源比起经整理而成的书籍报刊,更生动、形象、直观,更有利于达到科研的目的和教育的效果,这就是它的特色之处。
地质旅游的介绍
地质旅游是以游览考察具有观赏及科研价值的地质景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从宏观上看,凡是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其成因与功能无不与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地质体(山、水、土、石)密切相关。而许多形态奇特而罕见的天然地质景观(如典型地质剖面、古化石群、典型构造及古冰川遗迹等)本身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们既具有较高的游览观赏价值,又可进行科普教育和学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