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到底是吕后作主还是刘邦也同意呢?
韩信的军事才能自不必多说,然而其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与然其政治头脑简单不无关系。当刘邦和项羽在正面战场对峙之时,韩信奉命率兵开辟北方战场,自此韩信离开刘邦开始独自掌兵,然而三次重大决策失误,却直接导致其失去了刘邦的信任。因此当刘邦派遣的使臣抵达之后,英布对此更是确信无疑,遂杀死贲赫全家,就此起兵造反。刘邦得知之后,亲自率兵讨伐,英布战败之下,率领一百多残兵逃至长江以南。刘邦晚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安刘”开展的,包括刘如意的封王、丞相职位的排序、白马之盟和下令除掉樊哙等,这些措施都是针对吕氏集其实大家多虑了,刘邦和吕雉是两口子,刘邦是皇帝主要负责国家事务,吕雉是皇后主要负责宫内的事务。要杀人也要有借口才行,况且如果刘邦想杀韩信,也不用等韩信做了淮阴侯,留在了京师之地,在自己的严密监视之下的时候。这三个人也被后世称为“汉初三杰”!但是在这三个人当中,萧何与张良最终得以善终,唯独只有韩信被皇后吕雉诱杀于未央宫。也是仅把樊哙抓起来准备押回长安,结果中途刘邦就死了,樊哙被放了,也没有被处死。有些事情经常在变化。准备来个里应外合,颠覆汉朝政权。陈豨起兵后,刘邦还不清楚这事情跟韩信有关系,所以他率兵亲自去讨伐陈豨。京城内只有吕后坐镇,韩信统兵很牛,但搞起政变实在是个外行。刘邦有杀韩信的心。但是,刘邦还是下不了决心。因为刘邦本来就对不起韩信。如果不是韩信在汉中给他指明了方向,刘邦恐怕就出不了汉中,当当时的刘邦在外面征战,城中就只剩下了刘盈和吕雉母子,韩信对于打下江山以后的刘邦没有给他足够的荣耀而感到深深的不满,所以有了反叛之心。
[create_time]2021-05-08 16:40:09[/create_time]2021-04-02 18:22:02[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1[alue_good]秋天的菊花Y[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2479288449,405425909&fm=3012&app=3012&autime=1693537127&size=b200,200[avatar]TA获得超过64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9[view_count]吕雉为什么要杀死韩信
韩信是开国功臣吗,可以说汉室江山是韩信一手打下来的,韩信本人威望极高,一旦造反刘邦是没有胜算的,吕雉为了稳固汉室江山,和萧何密谋一起杀了韩信,大致过程如下。 汉高祖十一年,异姓王陈豨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吕雉留守长安,而陈豨于韩信一直有书信来往,多是劝韩信一同谋反,但韩信十分犹豫,当时刘邦当了皇帝后开始杀功臣,导致人人自危。但即使在当时,韩信仍没有决定要谋反。 之后韩信手下有一人犯了错误,准备要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后,向吕雉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于是吕后找来萧何商量,萧何出了一个主意,就说刘邦已经灭了陈豨,群臣庆祝,邀请韩信前去,当时交通不发达,韩信也不知道前方战事,欣然前往长乐宫。 当韩信进入宫中后,吕后让预先埋伏的武士将韩信捆起来,韩信破口大骂,才发现上来萧何的当,于是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名句。吕后当机立断,把韩信杀了,并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开国大将多没有好下场,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同享福,连汉王朝开国第一功臣韩信,都被诬谋反蒙冤被杀,可想而知其它开国大将的下场。 吕雉这人有谋略却生性残忍,她是怎么死的呢?公元前180年,吕雉患了重病,八月一日吕雉病死,终年六十二,死后还希望让吕氏一族掌权,之后被周勃、陈平灭了其宗室,之后刘氏才得以掌权。
[create_time]2017-06-15 10:31:45[/create_time]2013-10-15 03:45: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31[alue_good]男孩6651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1c66575.LlmryZypirx4bDPoJkFTYA.jpg?time=3709&tieba_portrait_time=3709[avatar]TA获得超过358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49653[view_count]
韩信生平事迹
韩信生平事迹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刘邦。刘邦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拜为大将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刘邦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刘邦问道: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刘邦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刘邦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刘邦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刘邦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刘邦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create_time]2023-06-17 19:19:46[/create_time]2023-06-30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樱桃教育问答[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1257968349,692708557&fm=3012&app=3012&autime=1696388689&size=b200,200[avatar]超过2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6[view_count]韩信的主要事迹
韩信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部署,占取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又北上降服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create_time]2023-01-14 08:46:25[/create_time]2023-01-28 18:56:3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哲哥聊历史2333[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2bc5058.uDLqq7qJv72XkTo3E4qqOA.jpg?time=6618&tieba_portrait_time=6618[avatar]TA获得超过231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view_count]
韩信的故事有哪些
韩信的故事包括:胯下之辱、一饭千金、韩信点兵、拔旗易帜、背水一战等故事。 韩信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有关他的民间故事有很多,在坊间广为流传,究竟有关韩信的故事都有哪些呢?下面请跟随我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胯下之辱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 施舍,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 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02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 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03 韩信点兵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 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 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 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 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进逼,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04 拔旗易帜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 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05 背水一战 公元前205年,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10月,刘邦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挺进,攻击赵国。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 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万重兵,严密防守。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对大将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可谓是一路威风。 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挡。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之遥,长途跋涉。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 这样你暂时给我3万人,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断绝他们的供给,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退。 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 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 然后韩信又派出1万人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韩信、张耳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靠拢。陈余则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 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士兵们杀死了陈余,抓获了赵王在庆祝胜利的时候。 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create_time]2022-08-13 12:42:08[/create_time]2022-08-22 23:49:5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2[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416[view_count]
韩信的经典故事有那些呢?
1、胯下之辱这个相信大家都知道,韩信落魄时,曾被一个恶霸欺负,恶霸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如果换作夏侯惇,早就将他砍了,可是韩信不是武夫,只有认怂,不过这被后世看作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典范。2、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还曾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一个好心的老妇人施舍给他一碗饭,韩信发达后没有忘记这件事情,赏赐千金给这位老妇人,此举也被比喻为不忘旧恩。3、国士无双在汉中的时候,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问韩信有大能耐?萧何不假思索地说:国士无双。就是指一个国家难找出两个这样的人,可见萧何对韩信评价之高。4、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是韩信的成名战。当时刘邦被困汉中,栈道被烧毁,很难在短时间打回关中。韩信此时出奇策假装慢慢修栈道,实则从陈仓小道悄悄杀入关中,迅速平定三秦,为后来打回中原,和项羽争天下打下了重要基础。5、背水一战这是韩信的经典战,虽不是他首创,但运用得恰到好处。当时韩信和刘邦兵分两路,渡黄河北上攻打赵国,在不利条件下,他采取截断自己归路的方法激励士气,背水一战将赵军打垮。这一招被后世名将不断使用。6、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成语也是说的背水一战的故事,只是换了种说法。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让自己没有退路,奋勇向前,唯有胜利,才能活下来。这是一种险中求胜的方法。7、独当一面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和刘邦兵分两路夹击项羽,刘邦对韩信这一路心存疑虑,就向张良寻求意见。张良的回答是:韩信能独当一面。意思是说:韩信完全能胜任那一路的工作。这个成语也被用来形容能独立完成某个领域工作的能力。8、十面埋伏这是韩信的“封仙”之战,在强悍的霸王项羽面前,他能算无遗策地将项羽包围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比八面都还多两面埋伏,迫使项羽最后逃亡乌江,并在那里走投无路自杀。9、功高震主汉朝建立后,由于韩信的功劳太大,使得刘邦的地位都受到他的威胁,这样反而对韩信不好,因为臣不能超过君。果然,不久后刘邦的夫人吕后就对韩信下手了。10、金石之交金石之交指的两人关系非常好,像金石一样坚不可破。韩信曾有一个幕僚劝他自立为王,和刘邦平起平坐,却被韩信拒绝了。幕僚感叹到:你虽觉得和汉王的关系就像金石一样,但终有一天会被他擒获。后来果然应验。1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能被刘邦登坛拜将靠的是萧何的推荐,所以“成也萧何”;韩信最后被骗受擒也是因为对萧何的信任,所以“败也萧何”。比喻成事败事都是同一人。12、推陈出新韩信还在为刘邦管粮仓的时候,把粮仓开了两个门,新粮食进,旧粮食出,这样就可以保证粮食不会变质浪费,即推陈出新。13、解衣推食刘邦重用韩信的时候,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韩信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给韩信吃,对韩信是关怀备至,可是最后呢?。14、妇人之仁这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韩信认为:项羽做事意气用事,不识大体,有时不够狠,就像妇女的软心肠一样,最终会害了他。15、人心难测当时天下有一对著名的刎颈之交,叫张耳和陈馀。话说两人誓同生死,但后来却翻脸了。韩信从他们的身上感慨:人心难测。此一时、彼一时,谁也说不清未来会发生什么。16、拔旗易帜古代打仗,旗帜很重要,旗帜就是胜负风向标。韩信抓住这一点,一有机会就拔掉敌人旗帜插上自己旗帜来迷惑敌人,这样就可以让敌人兵败如山倒。
[create_time]2021-09-15 20:11:58[/create_time]2021-09-30 19:56:59[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XxMrshine[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4d8e4c6.dRYX4xD5M2vsbUrfhCU7lg.jpg?time=4876&tieba_portrait_time=4876[avatar]关注于个人成长[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61[view_count]
评价韩信这个人物
韩信是少有的军事奇才, 也是刘邦集团里唯一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 在刘邦和项羽在荥阳的正面战场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 韩信开辟北方战场, 并最终形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大包围之势, 所以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毋庸怀疑的。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为战略家,韩信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韩信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但人无完人,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实无虚言。由于韩信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以至当时军中兵器均刻上“不杀韩信”四字。韩信也自恃功高,刘邦不敢杀他。但刘邦得天下后,恐韩信造反,无人能敌,又见韩信十分狂傲,终于动了杀机。最后韩信被好友萧何诱至宫中,死于吕后的菜刀之下。临死前,韩信才大悟,后悔当初没听蒯彻之言。扩展资料:韩信的其他介绍:韩信是楚汉之争中叱嚓风云的人物。汉军得到天下其功不可没。韩信是当时首先提出了统一天下的重大决策人。韩信助刘邦经营汉中,平定关中地区;可惜的是如此一个战功显赫的汉开国元勋却落个被荑三族的可悲下场,成了主子刘邦的刀下鬼。史书记载韩信被诛的原因是挑动和勾结陈豨谋反。但这一说法很颇让人怀疑。不少人猜测这是刘邦和吕后一手造成的大冤案,是枉杀韩信的一个借口。韩信的死造成其人格悲剧,过于张扬自我,不注意收敛,过于高功自居,目空一切。在以家天下的封建帝王时代,这种臣将犯了君主大忌。这一切限制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韩信清醒的认识时务,让他变成了一个不识时务的英雄。徒劳的成了刘邦在夺取天下后一只被舍弃的棋子。
[create_time]2021-01-08 22:53:18[/create_time]2013-08-31 12:42:03[finished_time]9[reply_count]17[alue_good]更上百层楼[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6ca7bcb0a46f21f6280332ce6246b600c33ae1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avatar]没有比挣大米更让我开心的了[slogan]没有比挣大米更让我开心的了[intro]29440[view_count]韩信的人物形象分析(2)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优点,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正因为有了如此的优点,使得韩信在秦末的乱世之中崛起成为一个盖世的大英雄。但韩信功成之日,也正是其向灭亡之日,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韩信自己分析的“兔死狗烹”的外在因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其内在的因素,也就是性格上的因素。
其一,不学无术。这不是指韩信军事上的不学无术,而指个人修养方面的。还是《淮阴侯列传》末尾的“太史公曰”所说的,“假如韩信学一些道家的谦让之道,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这,不骄傲自己的才能,那他对汉室的功勋,真可以上比周公、召公、姜太公等的对周朝的贡献,子子孙孙,都可以一直享受殊荣,获得祭祀。不朝这个方向努力,而在天下大局已定,才来阴谋叛逆,杀了他的全家,不也真是罪有应得吗?”这一点,中唐的郭子仪绝对做得韩信的老师,可惜的是,郭子仪比韩信晚生了好几百年!但他可以学学春秋时期的范蠡啊,功成之后,携西施而去,乐得做个陶朱公,三次散尽家财,不知所终!遗憾的是,生在尊奉黄老之术的大汉时代的韩信却偏偏没认真地学习黄老之术,却倚功卖功,终致杀身之祸。这一点,在韩信被免去楚王,贬为淮阴侯时,仍可见证。一次,终日不得欢的韩信见到了樊哙,樊哙非常敬重韩信,对落魄的韩信非常客气,韩信却说了一句不知轻重的话,“唉,想不到我竟落得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了!”这是什么话?樊哙是何等的人,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的性命,吕后的妹夫,与这样的人为伍,怎么就丢了你韩信的面子了呢?
其二,倚功卖功,埋下祸根。韩信用兵如神,在楚汉战争中节节取得胜利后,却做了两
件绝对的错事。第一,进攻齐国。本来,齐国已被汉使郦食其(音异基)劝降,结果韩信的谋士,就是后来劝韩信自立的那位蒯通,却劝说韩信,“将军奉诏攻齐,偏巧汉王又派使臣去游说齐王,难道汉王命令你停止进军了吗?怎能不前进呢?况且,郦食其只是一个平常的书生,乘着一辆车,到处去播弄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说动了齐国七十多处城池降汉,而将军率领着几万大军,一年多才攻下赵国的五十多城,做了几年的大将,反赶不上一个小小书生的功劳吗?”你看,为了贪功,竟然在人家归降的时候去攻打齐国,而此时,刘邦是多么的希望韩信不要攻齐,率兵南下去攻项羽啊。结果,导致郦食异被烹,齐楚联盟!第二,要挟刘邦,要求做假齐王。当时,楚汉两军对峙,不分胜败,攻下齐国的韩信却按兵不动,并写信要求刘邦封他做假齐王。刘邦看信后拍案而起,沷口大骂,只是在张良和陈平的暗中提醒下才断然改口说,“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才对,干什么要做假王呢?”虽然获得了分封,却落下了要挟主上之嫌,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其三,犹豫狐疑,不识大体。第一层意思是指,蒯通三次劝说韩信自立为王,韩信均患得患失,让机会从自己的手中溜走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韩信,在政治上却是那样的犹豫狐疑,当断不断。如果韩信自立为王的话,我相信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的。但当机会已经丧失殆尽的时候,韩信却真得反了!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件事情。当初,手握重兵的他没有反,而如今,被软禁京城的韩信却想谋反,最后落得个被夷三族!
正如,易中天教授所说的,“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的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那个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摘自易中天《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
韩信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2]
韩信一生英雄,却死于妇人之手。想来实在令人叹息,有人说韩信之死是因为叛乱,但细读历史,韩信之死与叛乱无关,倒是与他的为人有关。
公元前201年的时候,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征求将领们的意见。大家都说:赶快发兵,把这小子活埋了。刘邦沉默了一阵,然后问陈平。陈平说:打仗的话,韩信不容易对付,得用个计策才行。结果刘邦用陈平的计策把韩信给抓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韩信非常不得人心的,文臣武将都不喜欢他。刘邦对韩信的态度一向有点暧昧。一方面很欣赏甚至爱惜他,一方面又担心他。从他内心来说他不希望韩信造反,他也不愿意杀掉韩信。所以他在询问下属的时候,不见得一定对韩信怎样,只是想看看大家的态度。但是大家不约而同的要求杀掉韩信。韩信的人缘可见一斑。
韩信被抓以后,刘邦惜其才,并没有杀他。只是贬了他的爵位,从楚王变成了淮阴候。按说死里逃生,做人应该低调一点、谨慎一些。但韩信似乎没有收敛。下面两件事可以看出来。
一件事是刘邦有一次和韩信闲谈。刘邦说:韩信啊,想我这样的能够带多少兵啊?韩信说:最多带十万了。刘邦又问:那你能够带多少兵呢?韩信答:我当然是越多越好了。你想刘邦最忌讳的就是韩信善于打仗,我不能带兵,你能带。那天下的兵都给你带了,我这个皇帝怎么当啊?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作为一个待罪之身,居然对皇帝说出这么犯忌的话来,已经是离死不远了。
再有一件事情是韩信有一次去看望樊哙。大家知道樊哙是鸿门宴的重要人物,也是大汉王朝的将军之一,同时还是刘邦的妹夫。也算是一个显赫的人物。这个时候樊哙的位置已经在韩信之上了,但他还是毕敬毕恭的接待了韩信,口称臣子,以大王的礼节待之。可以说已经是很给韩信面子了。但韩信居然对樊哙说:想不到我活着竟然要和你这样的人为伍。好象十分不屑的样子。就算是好脾气的人听到也不高兴。何况军人出生的樊哙呢?韩信这样的为人得人心才怪!
后来,韩信被吕后诱杀。这个注意就是丞相萧何提的,包括骗韩信到朝廷都是萧何一手操办。萧何对于韩信是有知遇之恩的,可以说韩信就是萧何一手提拔起来的,但这样一个人也出卖了韩信,韩信做人的失败已经没有办法讲了。
韩信被杀时,刘邦并不知情。刘邦回朝得知这个消息后既欣喜又惋惜。欣喜的是心头之患终于解除,从此不必担心;惋惜的是这样一个人才不能再为所用!但就算吕后不杀他,以韩信恃才傲物,到处树敌,有反心却无大气魄之个性,结局早已经注定!
观人一生,本事越大,越要低调,为人越要注意。须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有才能的人面对的挫折往往越大,稍不注意,就会落入他人设下的圈套,成为末路英雄!
[create_time]2022-07-05 17:16:28[/create_time]2022-07-18 19:21:2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我的草莓你的美C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255271.Izhett0VwuV-JHZDwMKi9w.jpg?time=4782&tieba_portrait_time=4782[avatar]TA获得超过774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1[view_count]
历史名将韩信生平简介
韩信是淮阴的普通群众,是刘邦的大将军,作为大将军,韩信的成就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搜集 历史 名将海信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信生平简介
韩信,淮阴人,西汉的开国功臣,著名的 军事 家,与彭越、英布合称汉 初三 大名将,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
韩信早年家贫,既不是官吏,也不会经商,性格还比较放纵,常在别人家中糊口度日,令人生厌。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韩信投奔了项梁,后归项羽,但得不到重用,故刘邦入蜀之后,韩信又投奔了刘邦。韩信在刘邦处曾坐法当斩,后因夏侯婴觉得他话语不凡,故放了他,后得夏侯婴与萧何的欣赏,经萧何推荐后得到了刘邦的重用。韩信献计使刘邦很快占据关中,后平定魏国,击败代国与赵国,北上降服燕国,攻克齐国,又围歼楚军,在楚汉之争中发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最终导致项羽自刎,韩信因功先后被拜为相国,封为齐王。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封为楚王,后因有人告发他谋反而被贬为淮阴侯。公元前197年,韩信与陈豨预谋反叛,但计划被告发于吕后,吕后遂与萧何谋划杀掉了韩信,并夷其三族。韩信作为“谋战”派的代表人物,“战必胜,攻必取”,无一败绩,而作为一个军事理论家命他著有兵法三篇,并于张良一同整编兵书。
韩信的成就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在打江山时最为重要的一个将领,可以说,若是没有韩信,便没有刘邦的江山。尽管在刘邦一统 天下 之后便疑神疑鬼,将原先甚为依赖的三军大元帅韩信给诱杀了,但是就算是刘邦也不能否认在战争年代的韩信成就。
韩信成就十分显著,战功赫赫。在早期的楚汉战争期间,韩信仅用数万兵力便开拓了北方战场。在之后的破四国中,使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破了魏国军队,并且俘获了魏王豹。在破赵之战中用些微兵力抵抗赵军,用“背水一战”之策使得赵国军队军心大乱,将其大败。之后韩信又率领大军,趁势北上,打败了燕国。在淮水之战中,利用地势,将齐楚联军分割开来,再各个击破,全歼名将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楚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与楚军的大决战垓下之战中,又将霸王项羽逼迫到了乌江边上,引来一场流传千古的乌江诀别。
韩信曾被萧何评价为“国士无双”,也是被刘邦认可的“战必胜,攻必取”之人。韩信自幼熟谙兵法,并且曾经将自己的毕生兵法集结于三卷书册当中,却在后世中失传,实乃大可惜。作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军事家,他能够活灵活现地运用书本上的军法 经验 ,因地制宜,将许多前人计谋糅杂在一起,成为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策略,这也使得韩信所经历的战役几乎都成为军事史上的教科书式战役。若是没有韩信,也不知刘邦与项羽,谁才能取得天下。
韩信是怎么死的
前197年,陈豨造反,韩信也打算来个里应外合,从内部反叛。于是,刘邦亲自率军队去平反的时候,韩信借口自己生病没有随从,实际他是在内部协助陈豨。
韩信本来和家臣商量,趁夜里可以假传圣旨赦免罪犯和奴隶,然后让这些罪犯一起去袭击吕后和太子。看似一切部署完毕,只欠东风了,就因为韩信的一个家臣得罪了韩信,这个人就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处死,那个家臣的弟弟怀恨在心,就马上告诉吕后韩信准备造反的情况。
吕后听后,很着急,想把韩信召过来,但是又怕韩信不肯就范。于是吕后去请教聪慧的萧何,萧何告诉吕后,可以假装说刘邦平叛归来,陈豨已被处死,请韩信进宫庆贺。
果然,韩信看到是萧何传来的话,居然毫不犹豫信了,于是就进宫。可是刚踏进宫门,韩信就被武士绑了起来,在长乐宫中,被吕后残忍的杀害了。韩信到死都不肯相信,自己的好朋友萧何会骗自己,更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猜你喜欢:
1. 大将军韩信生平简介及事迹
2. 韩信的生平简介
3. 开国中将孙继先个人资料
4. 名将韩信的生平
5. 张郃的生平简介
6. 历史上吴起的简介
[create_time]2022-06-30 18:07:18[/create_time]2022-07-09 13:06:4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得书文化[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eb189bac.0_-p-DmjI7RYdCR_8LSsvQ.jpg?time=690&tieba_portrait_time=690[avatar]TA获得超过8491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089[view_count]
韩信的人生经历
韩信的人生经历 韩信的人生经历,韩信是个威猛八面,用兵如神的大将军。他能受到刘邦的重用,都源于萧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早年受到萧何赏识,被引荐向刘邦,但是晚年,萧何却与吕后合谋将他谋害。 韩信的人生经历1 秦末汉初,韩信怀着一腔抱负投奔项羽,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韩信毅然决定投奔刘邦。 最开始,刘邦也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刘邦的`心腹之臣萧何。与韩信一席长谈之后,萧何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便决定向刘邦推荐。 这时候,韩信以为自己不会受到重用,便趁着夜色连夜逃走了。 萧何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就立即跳上战马,连追了两天,才把韩信给追了回来。 刘邦知道后,非常生气,还骂萧何是小题大做。经过萧何再三举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信能够遇到萧何,实乃他三生有幸。多少有识之士,只能惋叹自己怀才不遇,所托非人。 韩信的人生经历2 风筝来历 风筝的起源与韩信。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 相传,风筝的发明人是大军事家韩信。 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为了瓦解楚军的军心,韩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风筝,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风吹着笛子发出凄凉的声音,汉军和着笛声唱起楚国的民歌来。 楚军听到了乡音,都想念起故乡来,斗志涣散了。结果,楚霸王一败涂地,在乌江边上自杀了,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唐朝赵昕也在《熄灯鹞文》中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让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还记载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
[create_time]2022-08-18 21:50:22[/create_time]2022-08-30 14:48:0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我的草莓你的美Cf[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255271.Izhett0VwuV-JHZDwMKi9w.jpg?time=4782&tieba_portrait_time=4782[avatar]TA获得超过774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83[view_count]刘邦为什么轻易解除了韩信的兵权?
楚汉之争,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议论的焦点,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两方势力的争夺战,最终以人们眼中的“小混混”刘邦的胜出而告终结。很多人其实也在为项羽唏嘘,不过这中间还有一个人不可忽视,那就是韩信。当时的韩信握有重兵,结果刘邦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就把韩信的兵权给解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韩信那么容易就被解了兵权呢?
公元前二零二年刘邦与项羽决战于垓下,杀楚兵八万,项羽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刘邦平定楚地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二零四年彭城兵败,刘邦逃走,在第二天清晨冲入张耳、韩信的军营夺了他们的兵权。
刘邦灭掉项羽实际上此时的刘邦自己已经意识到将要君临天下,最大的威胁是手握兵权的韩信,聪明过人的刘邦这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他对齐王韩信的警觉、对他的不放心早就在心里有了通盘的考虑,只是障于项羽未灭、借其兵势而已,项羽已亡,正在其时,夺其军、灭其势。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韩信的兵权怎么那么容易收走?
想要知道韩信为什么轻易就被收走了兵权,就要先知道汉初的政治制度。以唐朝为例,唐朝的节度使虽然不是王爵,但是封疆大吏,兵权日炽。为什么唐朝末年,皇帝不能轻易收走节度使手中的兵马大全呢?
因为这些节度使手中不仅有兵权,才掌握了地方政府的政权和财权。这就很要命了,一个国家是由一块地盘一块地盘共同组建起来的,而国家中央之所以能够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是因为没一个独立的地盘他又无法彻底独立,因为你必须要依赖中央的政治权力和财政权力。但是一旦这两个权力被下放,每一块地盘就拥有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他就不在需要依靠中央就能直接统治脚下的土地,这就很无赖了。中央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韩信为什么不能绝对掌握自己的军权。很简单,因为韩信虽然名为齐王,但是实际上齐地的政治权力和财政权力并不属于他,甚至于连她手底下的兵权也并不是绝对掌握。在地方政府需要依赖中央的情况下,中央皇帝的权威就被无限放大,地方大员无论多么牛逼,也只能跪在地上喊万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这块地方,不适合搞什么联邦制,就只能中央集团。想强大,就必须一个强力的中央把大家的力气聚拢到一块去,不然中国内斗起来,不比欧洲人差,没别的路。
[create_time]2022-08-03 23:07:11[/create_time]2022-08-12 15:09:0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cfe853e.n2L4jJuvR9CGPFsbSiQtBA.jpg?time=250&tieba_portrait_time=250[avatar]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9[view_count]
刘邦先后两次夺取韩信的兵权,韩信为什么不选择反抗?
韩信几乎都是刘邦的“造军机器”,刘邦三次带领韩信大军。 第一次攻占代理国后,刘邦下令派遣使者撤离主力。 第二次是刘邦在成皋输给楚军后,突然渡黄河,闯入韩信大营,抢走了韩信的兵符。 第三次垓下之战后,刘邦重新运用技术冲进韩信大阵营,夺取了他的军权,将他封为楚王。 当初刘邦在彭城之战中败北后,开始向西撤退。 彭越也在这个时候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城堡。在黄河附近继续游击战争,不断骚扰楚军,然后从不同的地方破坏楚军的后路,斩断项羽的粮草。 也就是说,此时彭越带着大军和项声的部队交战,成功打败了对方,斩了薛公。 此时,项羽知道了后方的情况,只能自己率军攻击项羽。 于是,他留下终公保护了成皋。 项羽刚离开,终公并不是刘邦的手下,刘邦很快又重新占领了成皋。本来,军营这样的地方配备严密,士兵们不管你是谁,只要听主将的命令,刘邦就要小心成为刺猬才能入侵营地! 刘邦强行冲进去,也瞒不过韩信。 刘邦不是孙悟空。 为什么两次抢了韩信的兵符? 这件事到底可靠不可靠? 当然可以信任。 理由如下。 朝廷三大权制约了统帅。 得到兵符不等于完全掌握军队。 很多人误会的是,将军一拿起兵符,就是无冕之王,想做就做。特别是“不会在外面受君命”这句话,我觉得好像获得了兵权。 那样的话,天下不就永远处于军阀混战的军人政治时期吗? 事实上,人们早就认识到军队的两面性,早就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法,把这只大老虎关在笼子里,需要的时候拿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关进“监狱”。 有几项措施足以管制军队。 后来听说项羽率领大军打败彭越,刘邦再次占领成皋后仍带大军攻击荥阳。 此时,荥阳根本抵挡不住,荥阳再次成为项羽的地盘。 这时,项羽抓住了刘邦的部下周酷。 项羽对周酷说如果你投降,我可以让你当将军,把你封在三万户。 但是周酷完全不服从,反而骂了项羽。 如果你现在不向汉王投降,迟早会成为俘虏的。 你不是汉王的对手。 项羽愤怒之余,杀了周酷。 后来项羽带大军去皋讨伐,刘邦无奈偷偷逃跑。
[create_time]2022-04-23 08:35:13[/create_time]2022-04-26 14:26:49[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巴黎还没有去过[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8db3e58.hzItXP4z64hTJYaB2_wyTg.jpg?time=11664&tieba_portrait_time=11664[avatar]TA获得超过53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2[view_count]韩信是怎么死的?
韩信功高无二,略世无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韩信了。在西汉被杀的功臣当中,他是第一个。
韩信之死,是西汉第一大案,也是一个名案和疑案,他被看作是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典型,使我们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在汉十一年,就是当刘邦当了汉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当皇帝的第六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的起兵造反,他自称代王,即代国之王。陈当时有许多人马,手下有许多英雄豪杰——陈这个人是很厉害的,走到哪儿都有人拥护他。陈反了,刘邦勃然大怒,御驾亲征。这期间,韩信与陈有书信来往。韩信写信给陈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作内应。而且他也作了准备。但这件事被告发了,向吕后通了风报了信。吕后找来萧何商量,萧何就出了一个主意: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捷报,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去祝贺。那时通信不发达,前方有什么战事,韩信并不知道;萧何这么一说,韩信就信了。韩信一生病为由拒绝(前一段时间闹情绪),萧何说大家都去了,你不去不好嘛!韩信就勉勉强强进宫了,来到长乐宫。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了,韩信一进来,很多壮士一拥而上,就把韩信捆了起来。吕后先斩后奏把韩信杀了——斩于长乐宫钟室,就是长乐宫里面一个方编钟的房子里把韩信杀了;而且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就这样被杀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create_time]2022-12-20 17:18:57[/create_time]2023-01-02 23:47:52[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alue_good]汝芳华狂恺[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d74a2b7d.9_ma30kev-wuim4-mXmpcw.jpg?time=10588&tieba_portrait_time=10588[avatar]TA获得超过3万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50[view_count]
韩信什么时候死的
天下初定,韩信的谋士蒯通献策:“如今项羽已死汉王取得胜利,刘邦一定会剥夺你的王爵并找机会除掉你,你没有听说过‘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吗,趁现在兵权在握,可以自立为王"。韩信还是那句话:“我‘衣汉衣,食汉食’,汉王曾许我‘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我是不会背叛汉王的”。在韩信心里始终认为刘邦是个圣明君主,刘邦曾对着天下说只要你脚下踩着的是大汉的土地,头顶着我大汉的蓝天,不背叛我,我大汉的刀铁就不会落在你的头上。然而韩信太高看了这位汉王刘邦了。天下大定,坐稳了江山的刘邦就开始铲除他认为会对自己皇基有威胁的功臣了。四个立下汗马功劳的异姓王先后被杀。刘邦最忌惮的自然是韩信,因为韩信不但用兵如神而且还拥有重兵,这让他寝食难安,决心一定除掉这个心头大患。刘邦先是用陈平之计借巡游云梦泽诸侯觐见之际以“谋反”之罪抓捕了韩信,成功解除其兵权并削为淮阴侯。虽然最后刘邦免其一死,但此时的韩信已成为没有了爪牙的老虎,不会对汉室王朝构成威胁了。但刘邦仍觉不放心,一定要斩草除根。刘邦再用萧何之计以吕后之名召韩信进宫。韩信刚一进到宫中,吕后立即命身边太监把韩信捆了起来并吊于梁上。吕后指着梁上的韩信说:你犯了谋反罪,汉王让我杀了你。韩信大声叫道:“汉王对我有‘三不杀’,我要面见汉王”,吕后道:“汉王是不会违背对你的承诺的。你现在没有踩着大汉的地,没有顶着大汉的天,你看到我身后这些宫女了吗”。韩信看那些宫女个个手中拿着削得锋利的竹筷,吓得魂飞魄散,哀叹道:“我愧不听蒯通的话,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这难道真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吗”!吕后一声令下,众宫女一拥而上,可怜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吕雉这个歹毒的妇人手中。有人说韩信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低能儿。楚汉战争相持阶段,韩信身为齐王,麾下兵强马壮,对于项羽“归楚”“共分天下”一口回绝,后又拒绝蒯通起兵自立之策。功高盖主又不能审时度势,学习张良激流勇退。关键是太相信刘邦这个超级“政治家”了,一个“不忍背叛”,让其最终死于阴人之手,可悲可叹。
[create_time]2022-02-20 22:58:31[/create_time]2021-03-01 00:0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小纸爱浔子0072[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b9dfe2.g_FFFPVLO8XnxD_1vzpF9Q.jpg?time=3496&tieba_portrait_time=3496[avatar]TA获得超过31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3[view_count]韩信是怎么死的?
韩信(?-削196年),泗水郡准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兵家四圣”,后人奉为“兵仙”、“神帅”。汉十年(前197年),刘邦亲率兵马讨伐陈豨,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笤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事情败露,吕后就和萧何谋划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吕后令武士将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钟室杀掉,并夷其三族。
[create_time]2021-11-15 21:40:00[/create_time]2021-11-16 16:27:05[finished_time]6[reply_count]1[alue_good]longyiwx[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b58ec537.cwgwtQfupmfO7wcVAlbaOg.jpg?time=3001&tieba_portrait_time=3001[avatar]历史文化相关的都是些小爱好[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21[view_count]为什么萧何要帮助吕后杀掉自己所推荐的韩信?
萧何要帮助吕后杀韩信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韩信功高盖主,这让萧何担心自己和刘邦死后新君无法压制住韩信。其二,当时吕后铁了心要杀韩信,萧何帮助吕后也有自保之意。韩信最初跟随项羽,项羽给他找了不起眼的职位。韩信多次在军事行动上劝项羽,项羽都不听。于是,韩信来到汉中,向汉王刘邦投诚。然而,他只能得到一个小官职,这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当韩信觉得未来是黯淡的,打马离开,是肖,他听说埋信因为怀疑的官小走,连刘邦没有报告,飞上了马,星夜,拼命去追韩信,说服韩信,把马,再次回到汉中。萧何帮助刘邦说服韩信后,直接向刘邦建议将韩信任命为大将。刘邦的眼睛很大!要知道,曹申、周波、范快这些围城的老将不计其数,连封印将军都没有,要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连自己都不熟悉这个将军,要么是肖他疯了,要么是他听错了。对于当时的韩信来说,萧何就是他的知己、伯乐。他对此是心存感激,永不忘的。当刘邦将他降职为淮阴侯爵并软禁在长安时,韩信当然也很注意他的安危,不轻易与人交往。然而,萧何却像父母一样,负债累累。于是,萧何一声问候,韩信立即上前,踏上了赴死之路。虽然我事先不知道,但我怀疑,即使韩信知道萧何要谋害他,他也会心平气和地放弃,以死报恩,这是韩信的性格所致。最后,我们来谈谈萧何,他曾经追求过韩信是一场美丽的谈话,但韩信却死在了他的手里。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说萧何太坏,而是说他对刘邦太忠诚了。他知道韩信的能力,所以刘邦不愿意,他还是选择了韩信。但也出于对刘邦的忠诚,出于对大汉的忠诚,他最终不得不除掉韩信自己。萧何最终被吕后说服,加上出于对刘邦的忠诚,他不得不下定决心杀掉韩信。在这一点上,作为朝臣,萧何是对的,对于历史,萧何也是对的,对于朋友,只能说他做错了一半。由于韩信最终被杀,刘邦想直接消灭韩信的三个宗族,此时萧何救了韩信的孩子。
[create_time]2022-01-01 19:02:49[/create_time]2022-01-15 12:37:53[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九百晓生[uname]https://gips0.baidu.com/it/u=973819013,2800233114&fm=3012&app=3012&autime=1686272697&size=b200,200[avatar]爱收集历史素材[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47[view_count]萧何为何要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他的目的是什么?
萧何为何要与吕后联合谋杀韩信?他的目的是什么?鄙人所知这个问题答案大概:1,杀韩自保,将相不和众所周知,韩信是萧何成就的,也是败亡于萧何的,所以,韩信死于萧何的谎言,就是有着一定的复杂的缘由的,而在彼人看来,之所以萧何诓杀韩信,其道理在于,在萧何的角度,韩信是个军事权臣和外藩,是个汉帝国需要忌惮的人,尤其是韩信在楚汉战争节点,对刘邦的带着要挟意义的表功,一度惹怒了刘邦,让刘邦感到了韩信背叛的可怕性。而身为权臣的萧何,因为是汉初的三杰,再加上他和韩信特殊的私人关系,就使得他和韩信的将相和睦,让被汉初叛乱搅得头昏脑胀的刘邦。变得多疑敏感了。故此刘邦出于对全国管理的稳固,对于勋臣外藩的消弱和屠戮,就是刘邦七年执政的关键。2,妥协刘邦,以后铺路所以,面对强藩韩信,要证明自己和韩信,只是工作关系的萧何,选择参与吕后的诓杀韩信计划,以此证明自己的对刘邦的忠诚,同时尽管刘邦没有直接参与对韩信的杀戮,但是这个"脏话“还是让自己的老婆和曾经最为倚重的萧大人来办了,而刘邦对此,只是表示不被承认而已,所以这就是说萧何笃定刘邦默认了韩信的被杀,以及韩信被杀后的相关后国, 所以萧何经过思考,选择向刘邦这君主的妥协。再有,就是刘邦上位后,一直在平叛削藩,征战不断,身体也在每况愈下,儿子也很年轻,而吕后一代女主,必然会成为日后强力的话事人,所以,身为相国,必然要考虑刘邦身后,权力旁落的可能,于是和吕后在刘邦的默许下,勾勾指头,也是萧何在日后铺路!
[create_time]2022-07-12 11:42:37[/create_time]2022-07-27 08:59:47[finished_time]4[reply_count]0[alue_good]荒王爷[uname]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7f24fb744bb5c9ea14cebfc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avatar]生活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slogan]生活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intro]363[view_count]